高二年级 语文 学科问题式导学理想课堂
时间: 年 月 日 名称:《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章重要文言词语。
2、问题导学
导学指导 检测与课堂展示
课前小背 1、《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有“古今第一长诗”之誉,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背景简介 故事发生在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听录音,整体感知 1、生字自缢(yì) 徘徊(pái huái) 箜篌(kōng hóu)公姥(mǔ) 槌(chuí)床 伶俜(líng pīng)鲑(xié)珍 遗(wèi)施 葳蕤 (wēi ruí) 磐(pán)石 踯躅(zhí zhú) 窈窕 (yǎo tiǎo) 否(pǐ)泰 络绎(yì) 青骢(cōng)马 赍(jī)钱 仕宦( huàn) 华山傍(páng)
整体感知 1、 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故事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给故事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全诗的序曲 第二部分(2--6)写兰芝自请遣归,仲卿向母求情,终不获允。 第三部分(7--12)兰芝辞别焦家。 第四部分(13--23)写兰芝归家,官府托媒,兰芝抗婚。 第五部分(24--31)焦仲卿和刘兰芝诀别和殉情。 第六部分(32)焦、刘两家合葬已逝的情侣。3、按什么顺序叙述?以什么为线索?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时间顺序。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小序交待了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第一部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起兴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渲染了全篇的气氛。 (有人认为,孔雀徘徊是因为“失偶”,这样写奠定了悲剧气氛。)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