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12: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5 阿Q正传(节选)/鲁迅
*边城(节选)/沈从文
单元写作 妙笔生花有文采
第二单元
6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再别康桥/徐志摩
7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
*秦腔/贾平凹
8 茶馆(节选)/老舍
别情
单元学习主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单元所选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涵盖了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研读,可以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要根据各种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多角与提升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
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研习本单元,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文化传承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与理解和时代精神,了解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写道: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冯至
统编版高中语文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识记常见常用的生字词。
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陶冶性情,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冯至
(1905-1993)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考入北京大学。
1921年
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3年
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1927年
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29年
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0年
1935年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
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山水》的出版有一个过程,1942年秋,冯至将过去写的10篇散文集在一起,题名《山水》。《山水》出版后,学界对它的评价很高。《山水》中的《一棵老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最为精纯,并将前者称为“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陆耀东称《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我国现代主义散文中的杰作”,“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它都是一个真正的创造,在中国,是独树一帜的”。
背景介绍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类文学体裁,即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冰心说:“散文比较自由,很容易拿来抒发自己当地当时的激感,轻快灵活,可长可短。散文何止抒情,也叙事,也说理,也描写。”
鲁迅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文化常识
现代散文
散文的特点:
文化常识
形散神聚,形式灵活;
语言凝练优美,富于表现力;
篇幅短小精悍。

冯至的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查阅重点字词,梳理文章脉络。
预习检测—字音
清冽 余韵
采撷 靛青
悚然 嗥叫
鼠麹草 卑躬
lié
xiè
sǒng

yùn
diàn
háo
bēi
预习检测—字形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修qì wǎn转
róng毛 wǎn谢
hè色 ráo恕
jiē幕 jiāo水
jié力 环rào










预习检测—词语辨析
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比如说开辟航线
开辟/开拓
开拓/开辟
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开拓一般也泛指扩大、扩充;以及采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例1】这次我们要到海外_____市场,对公司的前途影响很大,希望大家尽力而为。
【例2】人生的路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_______出来的。
开拓
开辟
预习检测—词语辨析
指打扮,可以用于人或物品。
装扮/装饰
装饰/装扮
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侧重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的改造。
【例1】三姑太太是四十岁的人了,却是爱______的,也夹了一包第二天穿的衣裳回来。
【例2】小小的舞台,经过红绿彩绸的______,显得十分美观。
装扮
装饰
预习检测—词语辨析
指打扮,可以用于人或物品。
装扮/装饰
装饰/装扮
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侧重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的改造。
【例1】三姑太太是四十岁的人了,却是爱______的,也夹了一包第二天穿的衣裳回来。
【例2】小小的舞台,经过红绿彩绸的______,显得十分美观。
装扮
装饰
预习检测—成语积累
【语境呈现】
①如今52岁的她,仍旧是孑然一身,没有婚姻,没有孩子。
②在风雨如晦的时代,西南联大的存在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的标注。
【释义】
孑然一身:
孤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风雨如晦:
原指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后用来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预习检测—成语积累
【语境呈现】
①由于个人防护用品会伤及我的身体,白色防护服使我汗流浃背,穿上防护服后连续6个小时无法上厕所甚至喝水,所以我筋疲力尽。
②英国83岁老人身体健康却恐惧感染新冠,担心世界天翻地覆竟自杀身亡。
【释义】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天翻地覆:
形容变化极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结构图示
《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
小溪
小草
彩菌
有加利树
野狗的嗥叫
麂子的嘶声
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美好
对自然的感悟
追寻隐藏兴衰史
脉络结构
PART1
(1~3)
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PART2
(4~10)
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PART3
(11)
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