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12:3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1905-1993)
诗人、翻译家,“沉钟社”成员;
16 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开始写诗;
22岁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出版;
34岁任西南联合大学西语系教授;
41岁中篇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出版;
研究杜甫的专家,著有《杜甫传》。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鲁迅
自然里无所谓奇,无所谓胜,纵使有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永恒的美中并不能显出什么特殊的意义。
——《山水》后记(冯至)
能否理解
司马长风:“冯至在诗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在‘一览众山小’的高峰。”
何出此言
孑然一身
俯拾皆是
风雨如晦
字词?
事物 感悟
鼠麹草
生命的美好
加利树
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嘶叫的麂子
事物?
事物 感悟
鼠麹草
生命的美好
加利树
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嘶叫的麂子
事物?
生命的宁静之美
彩菌
生命的崇高
嗥叫的野狗
死亡的可怕
你在阅读中会喜欢《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描绘的哪个画面?请进行赏析。
画面?
文章开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图景:“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荒寂的一座森林或一片草原,作者却从洪荒时代、人类历史开始叙述,用深厚的沉思和丰富的联想设造了一个宏大有力的画面,为整个作品开拓了壮阔的天地,也为即将出场的风物布下了相应的背景。
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从杂草中露出头来。”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幽远的画面,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生动形象地渲染了人物和环境的和谐。通过对那纯洁而坚强的装饰着山坡的从杂草中露出头来的鼠麹草、那无忧无虑聚精会神的村女、涌动在“四面是山,四面是树”的旷野中的羊群的描绘,使画面动静结合,呈现出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解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意境含蓄、韵味隽永的散文。作者细致地体验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通过诗意的渲染,丰富意象的营造,凸显鲜明生动的画面。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高度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含蓄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第2段中“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有什么含意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我们能读到一切。
在选文结尾处,作者写道:“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根据全文分析,这种“意味不尽的关联”指的是什么?
空间上: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互相联系的事物,不管空间的间隔有多远,彼此都会感到亲切,彼此都会觉得有声息想通的地方。
时间上:现在的“我”所看见的一切,曾经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的村庄,眼前的事物将“我”和曾经居住在那里的人联系起来,关联了现在和过去。
自然里无所谓奇,无所谓胜,纵使有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永恒的美中并不能显出什么特殊的意义。
——《山水》后记(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