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落实每一段重要实词、虚词、特使句式(重点)。
2、通过文本理解“忠”“孝”(难点)。
教学重点
落实每一段重要实词、虚词、特使句式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理解“忠”“孝”
学习任务
李密是如何打动晋武帝的?
教学过程
李密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臣子,蜀国灭亡之后归降晋朝,晋武帝征其为太子洗马,这原本是一件许多人艳羡不已的事,但李密出于种种原因不愿出仕,面对朝廷的一再催促,李密挥笔写就《陈情表》,上呈晋武帝,说明自己不愿出仕的缘由。
注意文本的前后联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一、渲染氛围,诉说不幸
从“孤” “弱”两个方面着手,竭力渲染自己童年所遭受的不幸。
1、幼儿期的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候,是祖母刘氏“躬亲抚养”。
2、童年、少年的不幸:“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身体多疾病,孤独寂寞一直到成人自立。
3、人丁单薄:“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无兄无弟,没有家族支持,幸而上苍眷顾,很晚才有了儿子。作者之所以将自己的生平写得如此凄凉,正是为了突出祖母刘氏的恩情,突出自己对祖母深切的感佩之意。
4、孤独寂寞:“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表现自己只有和影子对话交流,突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渲染了自己的孤苦无依,引起读者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引发晋武帝的同情。
小时候祖母辛辛苦把自己抚养成人,现在祖母却一直被疾病缠身,常年卧病,我只有服侍于床前,方能尽孝心。
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赞颂圣朝,以理服人
李密尊奉晋朝为“圣朝”,“圣朝”二字,一则表明李密已经将晋朝视为
正统,二则表明李密对朝廷的忠心。“沐浴清化”中的“沐浴”两字,主要体现在“察”(品行)“举”(优秀人才)“特下”“拜”“除”,表明朝廷和皇帝对自己的特殊礼遇和照顾,作者感恩戴德。再到后来,“切峻”“责”“催”“急”等字,表现对李密的责怪。
一方面,作者将朝廷和晋武帝的位置抬得极高;另一方面又极尽谦卑,自称“微贱”,就算是万死也难以报答上恩。这一褒一贬之间,晋武帝的地位显得更为尊贵,而作者自己看上去则更为低贱,这无疑再一次消除了晋武帝的戒心,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晋武帝身为上位者的矜傲。
三、孝治天下,以情感人
“孝”字体现在
从大的方面而言,孝治天下,是晋朝的治国方针;从行动而言,对“故老”(主要指蜀汉、吴国年老而又功德的旧臣)无不得到朝廷特殊的照顾,而对自己特为怜惜养育,可以通过“况”“特为尤甚”看出。
自己现状:“且”“少仕伪朝”(年轻时在蜀汉做官),追求官职显达,不顾惜名节,只为功名利禄。“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却受到了优厚的待遇。我之所以不能“奉诏奔驰”,只是因为刘氏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因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含情,情中带理,刚柔相济,分寸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既表明自己不能出仕的情由,也道出了自己无法离家的苦衷,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先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为立足点,然后列举事实,令人无可辩驳,再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说明自己之所以滞留家中,并非贪图安逸,也不是留恋前朝,不愿身侍新朝,而是确实需要在祖母榻前尽孝。
四、尽忠君王,奉献生命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用祖孙两人年龄大小的比较和尽忠与尽孝的比较,旨在说明自己为晋朝或者说晋武帝尽忠的机会很多,尽忠的时间之长久。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但愿陛下能怜悯臣愚昧和诚意,听取并同意臣实现志愿。这样的话,祖母刘氏能够平安,终享晚年,则臣活着应当为陛下奉献生命,死后也要报恩。
李密自剖心迹之举,既让晋武帝知悉了自己的孝心,同时也让晋武帝看到了自己的忠诚,如此忠孝之人,向来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因此,李密的忠孝也成为一面挡箭牌,替他挡住了晋武帝的明枪,以及其他有心之辈的暗箭。毕竟,圣朝文治武功,德被天下,不可能容不下这样一位既孝且忠之人,而李密也再次朝最终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板书设计
祖孙之情 愿乞终养(先)
矛盾
君臣之义 死当结草(后)
(
孝
)
祖孙之情
矛 盾
(
忠
)
君臣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