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22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22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13: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词论
金石录后序
别是一家
声声慢词牌
声声慢,词牌名,原名胜胜慢,相对于令曲来说,慢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唱起来格外的悠长婉转。唐人就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诵读感知
这首词里哪个字可以概括全词的情感?
愁——“词眼”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词人是写的是什么愁?怎么来写的?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雁过也,正伤心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可以不用叠字的形式吗?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
(通俗)——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生动)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春日即事》乔吉
(自然)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 ——张端义《贵耳集》
写从早到晚咽下一天的真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局面,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梁启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雁象征家国之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间接抒情:
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结论: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艺术特征
卒章显志
叠词的运用
多重意向的烘托
吴文英 唐多令· 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弟,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漫:空,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