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2-27 11:12:12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  BDBAA BCDDC CABAC BAACA
二、相关链接题:21.孝德天皇 22.476 23.《汉谟拉比法典》
24.穆罕默德 25.楔形文字 26.巴黎圣母院
三、列举题: 27.《圣经》 《古兰经》
28.麦加的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
四、识图释图题:
29.(1)中国(唐朝)。
(2)大化改新;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
(4)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战争和恐怖主义都遭到了人类的普遍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和相互促进学习,所以我们今天要珍爱和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五、材料解析题:
30.(1)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他还发展了机械学,确定了许多数学方面的计算方法)。
(2) 亚里士多德。
(3)罗马帝国 大秦
(4) 汉朝 丝绸之路
六、读史有感题:
31.(1)佛教 公元前6世纪 (2)乔达摩· 悉达多 (3)公元前后
(4)《汉谟拉比法典》 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5)伊斯兰教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考试
历 史 试 卷
题号






总 分
得分
( 卷面总分:50分 答卷时间:5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奇奇学完了“人类的形成”这一主题内容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
帮他指出记录中不恰当的一项
A.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B.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
C.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D.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2.男子在氏族社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C.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3.右图中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下列关于这种建筑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古代埃及人修建的 B.修建在两河流域
C.是古埃及国王的陵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4.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
历史上的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
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它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6.如果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成年男性公民,下列活动你可以参加的是
①担任政府公职 ②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问题③参加陪审法庭
④担任雅典执政官 ⑤必须服兵役,住在军营里不准回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7.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
A.罗马战胜迦太基 B.凯撒夺取政权 C.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D.“罗马和平”的出现
8.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开始是公元622年。因为在那一年发生的大事是
A.默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C.麦加的克尔白神庙改为清真寺 D.默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9.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题。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从此确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使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C.使基督教成为西欧的精神支柱     D.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10.中世纪,教会拥有大量地产的主要原因是①很多欧洲国家的国王先后接受了基督教
②教会巧取豪夺 ③欧洲社会长期动乱,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影响 ④宗教改革使教会日益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强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2.右图这座大教堂作为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经过政治兴迭,
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与庄严,依然撼动着每
一个参观 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3.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灭掉了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非常长
C.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的
D.亚历山大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4.公元2世纪时,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我们把阿拉伯人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等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B.阿拉伯人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阿拉伯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并传遍了全世界
D.阿拉伯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亚之间
16.下列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271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②马可·波罗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③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 ④马可·波罗亲笔写成了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7.历史学家汤姆·马克准备研究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的历史,他首先必须掌
握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拉丁字母 D.希腊字母
18.右图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
100多万穆斯林聚集在此 举行朝觐。此地应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19.讲故事可以改变人,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美丽的皇后用一千零一个故事来感动、改变了暴虐的国王,这本故事集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A.《马可·波罗行纪》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罗摩衍那》
20.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
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二、相关链接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21. 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
22. 西罗马灭亡于 年。
23.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法典是《 》。
24. 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的人是 。
25.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使用的文字是 。
26. 哥特式宗教建筑的代表作是是 。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7.请你列举出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
28.请你列举出集中表现阿拉伯建筑艺术特色的两处建筑。
四、识图释图题:(共6分)
29.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一是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反映了日本文化受哪国文化的影响?(1分)
(2)七世纪时,日本受该国影响,在政治上进行了什么改革?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图二的符号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人发明的?(2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1分)
五、材料解析题:(共7分)
30.材料一:一天,古希腊叙拉古城。一个人光着身子从浴室中狂奔而出,高声大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请你举出他的一项成就。(2分)

(2)右图中的人物,你知道此人是谁吗?(1分)
(3)材料三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 我国古代典籍中称之为什么?(2分)
(4)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 (2分)
六、读史有感题:(共7分)
31. 材料一:众生平等”,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材料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哪种宗教?说出该宗教产生的时间。(2分)
(2)这个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1分)
(3)这个宗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1分)
(4)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有何重要价值?(2分)
(5)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使西亚成为世界关注的地区。
7世纪在这里产生什么宗教?(1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  BDBAA BCDDC CABAC BAACA
二、相关链接题:21.孝德天皇 22.476 23.《汉谟拉比法典》
24.穆罕默德 25.楔形文字 26.巴黎圣母院
三、列举题: 27.《圣经》 《古兰经》
28.麦加的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
四、识图释图题:
29.(1)中国(唐朝)。
(2)大化改新;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
(4)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战争和恐怖主义都遭到了人类的普遍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和相互促进学习,所以我们今天要珍爱和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五、材料解析题:
30.(1)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他还发展了机械学,确定了许多数学方面的计算方法)。
(2) 亚里士多德。
(3)罗马帝国 大秦
(4) 汉朝 丝绸之路
六、读史有感题:
31.(1)佛教 公元前6世纪 (2)乔达摩· 悉达多 (3)公元前后
(4)《汉谟拉比法典》 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5)伊斯兰教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考试
历 史 试 卷
题号






总 分
得分
( 卷面总分:50分 答卷时间:5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奇奇学完了“人类的形成”这一主题内容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
帮他指出记录中不恰当的一项
A.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B.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
C.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D.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2.男子在氏族社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C.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3.右图中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下列关于这种建筑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古代埃及人修建的 B.修建在两河流域
C.是古埃及国王的陵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4.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
历史上的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
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它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6.如果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成年男性公民,下列活动你可以参加的是
①担任政府公职 ②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问题③参加陪审法庭
④担任雅典执政官 ⑤必须服兵役,住在军营里不准回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7.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
A.罗马战胜迦太基 B.凯撒夺取政权 C.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D.“罗马和平”的出现
8.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开始是公元622年。因为在那一年发生的大事是
A.默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C.麦加的克尔白神庙改为清真寺 D.默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9.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题。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从此确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使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C.使基督教成为西欧的精神支柱     D.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10.中世纪,教会拥有大量地产的主要原因是①很多欧洲国家的国王先后接受了基督教
②教会巧取豪夺 ③欧洲社会长期动乱,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影响 ④宗教改革使教会日益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强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2.右图这座大教堂作为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经过政治兴迭,
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与庄严,依然撼动着每
一个参观 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3.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灭掉了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非常长
C.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的
D.亚历山大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4.公元2世纪时,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我们把阿拉伯人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等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B.阿拉伯人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阿拉伯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并传遍了全世界
D.阿拉伯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亚之间
16.下列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271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②马可·波罗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③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 ④马可·波罗亲笔写成了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7.历史学家汤姆·马克准备研究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的历史,他首先必须掌
握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拉丁字母 D.希腊字母
18.右图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
100多万穆斯林聚集在此 举行朝觐。此地应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19.讲故事可以改变人,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美丽的皇后用一千零一个故事来感动、改变了暴虐的国王,这本故事集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A.《马可·波罗行纪》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罗摩衍那》
20.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
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二、相关链接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21. 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
22. 西罗马灭亡于 年。
23.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法典是《 》。
24. 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的人是 。
25.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使用的文字是 。
26. 哥特式宗教建筑的代表作是是 。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7.请你列举出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
28.请你列举出集中表现阿拉伯建筑艺术特色的两处建筑。
四、识图释图题:(共6分)
29.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一是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反映了日本文化受哪国文化的影响?(1分)
(2)七世纪时,日本受该国影响,在政治上进行了什么改革?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图二的符号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人发明的?(2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1分)
五、材料解析题:(共7分)
30.材料一:一天,古希腊叙拉古城。一个人光着身子从浴室中狂奔而出,高声大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请你举出他的一项成就。(2分)

(2)右图中的人物,你知道此人是谁吗?(1分)
(3)材料三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 我国古代典籍中称之为什么?(2分)
(4)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 (2分)
六、读史有感题:(共7分)
31. 材料一:众生平等”,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材料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哪种宗教?说出该宗教产生的时间。(2分)
(2)这个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1分)
(3)这个宗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1分)
(4)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有何重要价值?(2分)
(5)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使西亚成为世界关注的地区。
7世纪在这里产生什么宗教?(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