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散步》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4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习本文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课前指导(学习方法、相关知识等)自主学习:
1疏通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能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吗?
学习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羚羊木雕》一文以____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全文故事情节集中、紧凑。“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安排在___部分。
二 预习目标
1 生字注音
熬﹙ ﹚ 咕咕﹙ ﹚ 嫩芽﹙ ﹚ 分歧﹙ ﹚ 霎时﹙ ﹚
水波粼粼﹙ ﹚ 拆散﹙ ﹚
2 形近字辨析
熬 折 掼
遨 拆 惯
3 重点词语释义
① 各得其所 ⑥ 委屈
② 信服 ⑦ 粼粼
③ 嫩芽 ⑧ 熬
④ 霎时 ⑨ 分歧
⑤ 拆散
4文学常识速记
①这是一篇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___代作家。
②作者通过选取_____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以____为线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_________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的传统美德,说明了人到中年对生活要有一种_____。
5 整体感悟课文.
(1)课文总共划分几部分?并总结每一部分的大意。
(2)本文写了一种怎样的家庭关系?
(3)文中有景物描写的句子,你能找到吗?在文中起何作用?
(4)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你能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吗?
6 针对文中你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
三 合作研习
把各自预习的结果相互交流,并试着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 展示交流
1 学生分组把自主预习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老师点拨、纠错,强调考点、重点。
2 重点语句分析
①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②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 疑难问题探究
﹙1﹚“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深刻含意?
﹙3﹚文中的“熬”字用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5﹚你能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吗?
4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解惑。
五 课后反思
本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颂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完此文你有感想?
六 课后练习
尊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试着把它写出来。
七 强化训练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 ﹚ 分歧﹙ ﹚ 霎时﹙ ﹚ 咕咕﹙ ﹚ 水波粼粼﹙ ﹚
2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熬过﹙忍受﹚ 霎时﹙突然﹚
B 各得其所﹙位置﹚ 分歧﹙不一致﹚
C 粼粼﹙水清、明净﹚ 不知所措﹙安置﹚
D 信服﹙佩服﹚ 平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
3 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着……( )
A 长 B 摆 C 铺 D 摊
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的父亲。( )
A 健壮 高大 B 强壮 强壮 C 高大 强壮 D 强壮 高大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5 填空
《散步》这篇隽永的小散文用_____的写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三代人一起___的故事,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的美好品德。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的是“我”的心态。
C《散步》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7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
②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
③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④“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
﹙二﹚课内精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我说:“走大路。”
1 “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
2 散步过程中,一家人在____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分歧主要发生在___和___之间。“我”的决定是____,原因是______,这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思想。
3 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给这段文字绘成一幅画面,应叫什么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请举例谈谈你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尊老爱幼,尤其是孝敬老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下节课的预习目标
1 自主阅读课文《散文诗两首》
2 疏通课文里的生字词。
3 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4 给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