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题
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这段话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下图为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变化示意图。这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积极作用
B.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C.苏联已经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D.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
3.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开始实行( )
A.工业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4.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的“二五计划”的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5.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D.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6.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7.“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8.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 )
A.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工农兵社会主义国家
C.工兵代表社会主义国家
D.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9.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流行的宣传画《在斯大林领导下奋勇前进》。由斯大林所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10.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新”在 (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国家干预经济
C.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
D.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
11.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短短四年中,苏维埃俄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政治形势得以稳定,改善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1922年12月,在全国上下团结的基础上,便召开了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苏联成立。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
A.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B.巩固了新生工农政权
C.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2.1921年,列宁对美国商人哈默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
A.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3.苏俄(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4.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
15.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千米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
A.实行计划经济 B.经济比例失调
C.产品质量低劣 D.资源消耗严重
16.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推动
二、非选择题
1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虽然时空条件变了,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道曲折,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正在积蓄新的力量,赢得了新的发展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形成)
材料一:下图为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历程的图示线索。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一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
(成功实践)
材料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联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其中的艰难曲折与成败得失已成为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
——摘编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保卫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做了哪些探索。
(传播中国)
材料三 :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图1)。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
材料四: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党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机关在此渡过于都河(图2),开始了……
(4)材料四中的东门渡口位于哪一个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坚持发展)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民网社论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18、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实,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对人类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党人之所以取得胜利,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号召他们(人民 群众)来参加推翻并粉碎旧制度的工作,然后再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同他们一道建立起新世界的骨架。
——约翰 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材料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3.45 44.24
材料三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习近平《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1)列举材料一中的“新世界”建立的标志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
(3)说出材料三中的“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5ACCDC 6-10DCDBC 11-16BCDDAD
17、(1)联系: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并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了一系列工人运动;理论:马克思主义。
(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5)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加以解决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18、(1)十月革命
(2)上升;实行新经济政策
(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结合本国国情;保障农民利益;注重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