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第十三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稿
课题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主备教师
导学教师
导学时间
2月14
课时
1课时
累计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技能
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2.表演用道具。
【主要训练形式】1.小组研讨。2.表演。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导学思路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自
主
学
习
(一)
目
标
导
学
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问:亚洲的全称是……
答:
[讲授新课]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回答)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看或读。学生回答:
活动:
【时间】2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指导
教师巡视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亚洲地形图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
(二)自
主
学
习
【时间】10分钟左右。
合
作
探
究
(三)分
组
展
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板书: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兵教兵
相互“培优级补差”,
【时间】5-8分钟。
(四)合
作
探
究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1.学生观察或比较。
2.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3.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4.对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多媒体设
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
置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5.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8-10分钟
(五)
当
堂
达
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1.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2.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3.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柬埔寨 B.越南 C.新加坡 D.印尼
4.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
A.红河平原 B.关东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国家跨赤道的是( )
A.新加坡 B.马尔代夫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6.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 )
A.元江 B.怒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8.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 )
A.死海 B.贝加尔湖C.青海湖 D.里海
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检测。
②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自己掌握知识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③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错必纠。
【时间】 8-10分钟
总
结
与
反
思
板书设计
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
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五、教学反思或学习反思:
枣庄市第十三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稿
课题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主备教师
导学教师
导学时间
2月14
课时
1课时
累计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技能
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2.表演用道具。
【主要训练形式】1.小组研讨。2.表演。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导学思路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自
主
学
习
(一)
目
标
导
学
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问:亚洲的全称是……
答:
[讲授新课]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回答)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看或读。学生回答:
活动:
【时间】2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指导
教师巡视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亚洲地形图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
(二)自
主
学
习
【时间】10分钟左右。
合
作
探
究
(三)分
组
展
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活动: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板书: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兵教兵
相互“培优级补差”,
【时间】5-8分钟。
(四)合
作
探
究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1.学生观察或比较。
2.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3.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4.对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多媒体设
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
置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5.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8-10分钟
(五)
当
堂
达
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1.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2.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3.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柬埔寨 B.越南 C.新加坡 D.印尼
4.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
A.红河平原 B.关东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国家跨赤道的是( )
A.新加坡 B.马尔代夫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6.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 )
A.元江 B.怒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8.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 )
A.死海 B.贝加尔湖C.青海湖 D.里海
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检测。
②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自己掌握知识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③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错必纠。
【时间】 8-10分钟
总
结
与
反
思
板书设计
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
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五、教学反思或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