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整理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整理复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7 21: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算定律——整理复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孩子们学习完单元知识后进行的整理和复习。课前构思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简算了不想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不会静心听,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技能呢?通过反复的斟酌后,再根据整理复习课的作用,本节课我主要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通过复习各个运算定律,观察变与不变,找到了运算定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努力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达到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让学生形成技能。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运算定律,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系统掌握5大定律2大性质,能合理灵活的选择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学习活动,沟通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能够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积累简算经验,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运算能力,并养成简算习惯。
4. 在分析运算定律之间内联系及其运用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运算定律的结构及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运算定律
【板书:运算定律】
师:今天,我们就对这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明确目标。】
二、整理比较、沟通联系
1、回忆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
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2、生1: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字母表达式是a+b=b+a;还有加法结合律,字母表达式是(a+b)+c= a+(b+c);
【生说,师随机板贴磁性板书贴:a+b=b+a (a+b)+c= a+(b+c) 】
师:说得很清楚,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再来说一说。
生2: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3:减法的性质......
生4:除法的性质......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贴:a×b=b×a ;(a×b) ×c= a×(b×c);(a+b)×c=a×c+b×c;
a-b-c=a-(b+c);a÷b÷c=a÷(b×c) 】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但对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了回顾,还按照加、减、乘、除四种不同的运算进行了分类,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请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特点,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吧!
3、汇报分类
问:下面,谁能上来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你的想法?
(1)按级分类
生1:我把它们分成了两类,乘法分配律有两级运算为一类,其余的为一类。
问:这样分,可以吗?
(2)按交换律、结合律等分类
生2:老师,我还有其它的分法。我是把两个交换律分为一类,两个结合律分为一类。。。
【生上台调整磁性板书贴的顺序】
问:这种分法,大家同意吗?
4、质疑提问,抓核心—“变”与“不变”
(1)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这两个交换律要放在一起?
生1:因为它们都交换了位置。
师:你想补充?
生2:因为它们都改变了位置,但结果不变。
师:也就是说,这两个运算定律什么在变?【板书:变】
什么不变?【板书:不变】
【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磁性板书:位置 】
追问:再仔细看看,除了结果不变,还有什么不变?
【注意引导:如果学生说到数字,老师要纠正:在这里我们是用字母表示的数】
【引导出数、符号 板贴:数、符号、结果】
(2)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变与不变,找到了这两个交换律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你能用这
样的方式去找一找其它运算定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 汇报
① 师:刚才大家都讨论得很热闹,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先说说结合律吧!
指生全班汇报交流
② 问: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有没有补充的?
师:也就是说结合律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板贴:运算顺序 数、符号、结果 】
③ 再问:那这一组呢?(手指性质)
【板贴:运算顺序、符号 数、结果】
追问:符号是怎样变化的?
④ 乘法分配律
A、师:刚才有同学是把乘法分配率单独归为一类的,它有两级运算,看来比较特殊。那我们就进一步来观察一下乘法分配律,从等号左边到右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原来有一个c,现在有两个c。
师:你真善于观察,关注了数的变化;
生2:原来是先加后乘,现在是先乘后加;
师:说的不错,他关注的是什么的变化?(运算顺序)
生3:原来是一乘一加,现在是两乘一加。
师:哦,有谁听清楚了,他关注了什么的变化?(符号)】
B、师:相信通过他们的回答,大家对于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了。
4、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根据这些运算定律的特点,把它们进行了这样的分类。
5、总结
师: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整体观察一下,有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有的运算顺序,有的运算符号也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都是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不变的是什么?
师:对,正是因为它们具有形变,而结果不变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先让孩子们整理、复习5大定律2大性质,使其形成系统;然后通过抓核
心—“变”与“不变”,沟通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
的知识学得更有深度,掌握得才会更为扎实,才能更好地将运算定律和性质运
用于简便计算。】
三、灵活运用、形成技能
(一)基本练习
1、师:来,拿出题单,完成第1题。
师:同桌都完成的孩子,互相说说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和性质?
【课件出示:一、填空:

2、汇报交流
(1)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填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和性质?其它同学要及时进行判断。
问:和他一样的举手。
(2)师问:完成了这些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第5题是错的(有问题)
师:别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算式,根据减法的性质,这样填,可以吗?
问:你还想说什么?
生:这样做没有简便,反而更难算了。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3)师小结:看来,我们在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还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灵活的选择。
(二)针对练习
师:现在请看这些题,你认为哪些可以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哪些没有必要
出示课件:
1、师:首先看第1组,谁来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1)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35提出来,7加3就可以凑整了。(2)题没有必要,因为25×44更难算。
生2:这样算没有达到凑整的目的。】
问:大家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师表扬:刚才这个孩子“凑整”这个词用特别好,运用运算定律就是为了使某些数实现凑整,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2、问:那第2组呢?
生:第(3)题可以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第(4)题就没有必要了,运用后计算还更
麻烦了。
师:看来,第4题按原题的运算顺序计算还要好算一些,没必要使用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3、问:第3组呢?
生:第(5)题可以在86的后面补乘一个1,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了;第(6)题可以
将32分成8×4,这样计算就简便了。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问:大家同意吗? 师表扬:你的方法很巧妙。
师小结(5)、(6)题:看来,像这样的题只要大家动动脑筋,变一变,就可以变成运算定律的基本形式进行简算了。
4、问:通过刚才这几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预设生:凑整、数据特点、变形)
师总结过渡:相信你们的提醒,对大家一定很有帮助。接下来,老师收集了几道平时孩子们
出错的题,一起来看看,错在哪儿?要注意些什么?
(三)对比练习
1、出示课件:
2、反馈
问:第1题,谁来说?
【生1:第一道括号外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里面的加号要变成减号。】
师:大家同意吗?
师:那第2题呢?
【生2:99看做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57要分别乘进去。】
师:大家记住他的提醒了吗?
师:第3题呢?
【生:符号看错了,应该用乘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
师小结:看来,像这样易错易混的题,孩子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分析,还要看清楚符号,正确区分和选择运算定律。
3、总结过渡
师:刚才孩子们真能干,积累了这么多简算的经验。相信大家独立简算也一定没问题。拿
出题单,请完成题单上的第2题。
(四)独立练习
1、【课件出示:
2、师:哪位孩子愿意上台给大家交流下结果是多少?
师:全对的孩子请举手,有错的请及时改正。
3、关注第(5)、(6)题 (留下学生的题单)
(1)师:一起再来看看第(5)题,25×44 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拿生的上来对比)
问:他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可以这样做吗?
(2)师:再看第(6)题,那我们按原来的运算顺序来算一算。
问:用这个孩子的方式简算,这样做对吗?
追问: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了吗?
问: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
问:既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样做,又是对的,这又是不是一个规律呢?大家课后可以去验证一下。如果是,又可以用怎样的字母表达式表达呢?
【设计意图:精心挑选和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题,既做到了基础练习,又让孩子体会到了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必要性,以及对易错易混的题更加明晰,积累简算经验,从而在独立简算中提高技能和进行知识的延伸。】
四、总结全课
师:看来,除了今天我们复习的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外,在数的运算中,还蕴藏着很多的
规律,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你就会有很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
附: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
——整理复习
变 不变
a+b=b+a
a×b=b×a 位置 符号、数 、结果
(a+b)+c= a+(b+c)
(a×b) ×c= a×(b×c) 运算顺序 符号、数 、结果
a-b-c=a-(b+c)
a÷b÷c=a÷(b×c) 运算顺序、符号 数 、结果
(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