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2. 如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春稻谷”的示意图。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
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
3.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A点的4个力中力臂最大的是( )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物体,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上升距离的三倍
B.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低
C.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够省三分之一的力
D.如果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变大,其机械效率不变
5. 在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杆秤,如图所示。杆秤的提纽固定在悬点0处,他用橡皮制作了杆秤的“秤砣”,用纸杯制作了杆秤的秤盘,并固定在悬点B处。关于该杆秤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杆秤的支点在B点
B.若杆秤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水平平衡,则“秤砣”的质量大于“秤盘”和物体的质量之和
C.因杆秤的秤杆粗细不均匀,所以杆秤的刻线分布也不均匀
D.利用该杆秤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杆秤左端上扬,可将“秤砣”向左侧适当移动一段距离
6. 如图所示,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的原理示意图,其中杠杆0BA可绕0点转动。现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F,在将重物匀速吊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的阻力臂为0A B.拉力F逐渐变小.
C.动力臂逐渐增大 D.此杠杆一定为省力杠杆
7. 如图所示,是公园内的四座跷跷板。小明想与爸爸用此跷跷板玩游戏,但爸爸的体重几乎是小明体重的2倍,聪明的小明把爸爸拉到跷跷板跟前,安排好座位后,就顺利地玩了起来。小明安排的座位是( )
A.小明A位爸爸C位 B.小明A位,爸爸D位
C.小明B位爸爸C位 D.小明B位,爸爸D位
8. 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1,F1做功为300 J;若借助斜面用力F2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则( )
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240 J B.借助斜面做的额外功为80 J
C.借助斜面做的总功为300 J D. R所做的功为375 J
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700N的物体a,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00N,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5 s内匀速竖直上升了0.8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物体A 上升的速度为1.6 m/s
B.拉力F的功率为64 W
C.5秒内拉力F做的功为560 J
D.此装置提升物体A的机械效率为87.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0. 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其中乙为 滑轮,使用时相当于 杠杆,使用甲滑轮的优点是 ;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且拉力F1=F2则G1 G2(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1.如图甲所示,是学校里面常用的一种移动指示牌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指示牌牌面,CD和BE为支架(支架重力不计)。指示牌被风吹倒时,可看做杠杆,根据图示风向,则支点是 点(填图中字母),若增大BE的长度,则指示牌更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风吹倒。
12. 杠杆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可绕0点无摩擦转动,A点悬挂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 AB=2:1.则F= N,此杠杆是 杠杆。
1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 N的推力,将重为2 0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4 m,高1.5 m,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使用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
14. 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A。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10 s.所施加的拉力=100 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J,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
15. 如图 甲所示是一农业观光园内的桔槔提水装置。该桔槔相当于上个杠杆,如图乙,其上端的横长杆AB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一点0由支架支撑起来,相当于支点。横长杆的B端绑上重石,A端用细竹竿与提水容器相连。请画出人向下拉竹竿汲水时,竹竿对杠杆AB的拉力F1的力臂l1和重石对杠杆的压力F2.
16. 如图所示,用向下的力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 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5 m,重物上升了0.5 m,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17题10分,18题12分,共22分) .
1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不计绳重和摩擦)
(1)组装滑轮组时,为了绕绳比较平稳,应该 (选填“A”或“B”)。
A.先把钩码挂在动滑轮下方,然后再进行绕绳
B.先将滑轮组绕绳组装完成后,再把钩码挂在动滑轮下方
(2)该同学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有一处不当之处,你认为是
(3)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4)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你认为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请写出一条:
18.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0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 cm ,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 °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 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
五、计算题(共15分)
19.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物体M高为3 m,底面积为0.02m2,密度为4.5X103 kg/m3.物体M完全在水面下以0.2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电动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80W恒定不变,g取10 N/kg,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物体M的重力;
(2)物体M完全在水面下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M完全在水面下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参考答案
一、1.D 2.D 3.B 4.A 5.D 6.B 7.A 8.D 9.D
二、10.动 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小于
C 容易
30 费力
3000 75% 省力
2 150 150
三、15.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
17.(1)A (2)设计了求机械效率的平均值 (3)匀速
(4)0.45 83.3% (5)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会出现误差(测量绳子移动的距离以及物体移动的距离时会出现误差)
18.(1)右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6 不能(3)变大 F1l1=F2l2(或动力 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4)4 3
五、19.(1)2 700 N (2)600 N (3)87.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