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22: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导入新课
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主要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明确文体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①针对性
特 点
②可讲性
④整体性
⑥临场性
③鼓动性
⑤口语性
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类 型
演讲稿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开头、主体和结语)、结尾几部分组成。
青 山 青 , 华 夏 新
尊 敬 的 老 师 , 亲 爱 的 同 学 们 :
大 家 好 ! 今 天 我 演 讲 的 题 目 是 “ 青 山 青,
华 夏 新 ” 。
… …
我 的 演 讲 到 此 结 束 , 谢 谢 大 家 。
标 题
称 呼
问 候
正 文
结 尾
夯实基础
缝隙 银锭 衰颓 毋庸争辩
愚钝 狡狯 刨土 惊慌失措
雇佣 估量 莱茵 繁芜丛杂
嫉恨 诬蔑 悼念 浅尝辄止
竞相 诅咒 坚韧不拔 豁然开朗

dìng
tuí

dùn
kuài
páo
cuò
yōng
liáng
yīn

zhé
huò
dào
rèn
miè

jìng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①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②形容一下子领悟明白了某种道理。
微不足道:
繁芜丛杂:
浅尝辄止:
永垂不朽:
豁然开朗: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稍稍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任务情境
段考在即,一向表现优异的李华最近却因为不会写演讲稿而苦恼不堪,一筹莫展。为了解决李华的难题,也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在考场上轻松地写作演讲稿类作文,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老师决定把本文作为范文剖析,指导大家写作。希望全班同学积极思考,共筹智慧。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三
了解演说背景, 把握演说情境。 整体感知本文, 把握文章结构。
欣赏演说艺术,
领悟演讲技巧。
任务:分析课文写作技巧,寻找有效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要去演说?是为了达到什么演说目的?
学习任务一:了解演说背景,把握演说情境。
演说背景
19世纪中叶的欧洲崇尚革命、追求革命,发表这篇演说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马克思受邀参加《人民报》创刊4周年纪念会。
演说目的
马克思想借此鼓舞参加纪念会的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们继续战斗,号召大家坚定地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并警告敌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抗拒。
1.根据演讲活动的性质与目的确立讲题
2.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
任务二: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结构。
本文着重阐述了哪些观点?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呢?请具体分析。
开 头 主 体 结 语
1848年革命微不足道,但意义重大,蕴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能量。
阐述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现代工业和科学的发展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之间的尖锐矛盾。
阐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工人无产阶级必须承担其历史使命,以革命形式掌握新生力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开门见山,亮出主旨。
收拢全篇,发出号召。
层层展开,步步推进。
任务三:欣赏演说艺术,领悟演讲技巧。
1.运用否定句,抓住听众心理
演讲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却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2.运用问句,增强语言感召力
第二段中“你们可感觉得到吗”一句让听众真切认识到工业和科学的革命将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是唤醒,是启示,是感召,也反映了马克思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3.运用大量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
原 文 用 意
“外壳”“裂口和缝隙”“深渊”“大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避免平淡,充满力量,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激起听众的无限革命热情。
狡狯的精灵、好人儿罗宾(《仲夏夜之梦》)
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哈姆莱特》)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典故,将革命比喻为“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既风趣幽默,又拉近了与在场的英国听众的距离。
菲墨法庭(德国历史)
颇有历史庄严之感,而最后一句,“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更是将演讲推向高潮,庄重有力,颇具感染力。
通读全文,我们感悟到本文思想并不晦涩,理论并不枯燥,经典并不艰深。150多年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年轮不仅丝毫没有消蚀掉这篇演讲非凡的风采,而且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至今仍然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
对比阅读
1.两篇文章都是演讲稿,作为演讲稿,作者在当时的场景中写作,会设想听众的反应,根据不同的受众来调整笔触。写作情境、语言体式和风格之间是互相关联的。请结合两篇文章分析他们语言风格的异同。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演讲,运用口语语体,语言通俗明快。但是他们所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相应地用了复杂的长句。
马克思的演讲思想深刻,气势恢宏,体现了伟大的革命家的胸怀。因为在纪念会上讲话,所以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幽默感,活跃了现场气氛;而恩格斯的演讲在墓地,是写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悼词,语调庄重、哀伤而又充满力量。
演讲稿的写作技法
要有明确的场合意识
要有充分的对象意识
讲求行文结构与逻辑
要有恰当的修辞意识
用理性力量征服听众
2.学了两篇文章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或者你熟悉的演讲词,你觉得演讲时要注意什么技巧?
实战演练
题1: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835年8月,中学毕业的马克思撰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马克思有崇高的职业理想,那就是从事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甘愿为之贡献一生。我们也正处在和马克思当年一样的年龄阶段,以何种价值观选择我们的职业,成为当代青年必须回应的问题。只有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实现自我与社会统一,才能不负时代,铸就辉煌。
标 题
称 呼
问 候
正 文:开头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在尽职尽责中成长。鲁迅先生说,青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无数青年迎难而上,尽职尽责。“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慰藉了。”这是于敏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他是中国氢弹之父,30年隐姓埋名,恪尽职守。光辉的榜样永远激励我们尽职尽责,砥砺前行。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在奋斗中铸就辉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砥砺奋斗。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扬起。
正 文:主体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用奉献成就美丽人生。诗人鲁藜在《泥土》中写道:“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当代青年应该弘扬奉献精神,投身于人民大众的神圣事业中。
马克思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代青年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做时代新人。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结 尾
正 文:结语
题2: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本单元的文章展现了革命导师和革命先烈对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他们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请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单元中任选一篇文章进一步研读,想想其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使命”。
悠悠古国,千载华夏。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辉煌的成就昂立于世界之林。而这,是由无数人勇担责任,共同努力奋斗出来的。
我们的使命
身担重责,洒下汗水,璀璨背后几人知?还记得中国“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的那一幕吗?它在祖国希望的心中留下了太空的美丽印记。这是千百航天员、万千工作者不负心中责任、国家期许,日夜辛劳换来的回报。“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扶贫干部不惧艰险,只为无愧于肩上责任,无愧于人民、国家而顽强拼搏的成果。无论是荒凉偏僻的陇西荒原,还是落后困乏的大山深处,抑或是破败不堪的草屋陋室,哪有贫困,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奔小康的路上,不允许一个人掉队”是他们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们神圣的责任。
灾祸面前,不负职责,艰辛付出终长青!汶川大地震,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赶赴灾区,全力救助受困群众,成为人民心中的中流砥柱。新冠肺炎爆发,南方医院的请战书让人泪目,他们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用生命在阐释“白衣天使”的责任。“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他们勇担起军人“为人民着想”、医者“仁心济世”的责任砥砺前行,换来了我们的静好岁月。
在中国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祖辈们用无数鲜血换来了国家的独立,父辈们用泪水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如今的辉煌。而现在,中华复兴繁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怎可受时代发展滋生的“佛系青年”等负能量的侵蚀而消极堕落,辜负他们的血泪付出和殷切期望?
再过若干年,中国将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松懈、自满,层出不穷的“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等不断提醒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不乏巨大的挑战,而它们,需要我们勇担起使命和责任去面对,去战胜。
愿我们共同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祖国得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横绝四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开头要先声夺人,有吸引力
开门见山,亮出主旨。
叙述事实,交代背景
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2.主体要层层展开,步步推进
并列式
递进式
并列递进结合式
3.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演讲稿的写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