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 —对称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 —对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2-27 19: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窗1 ——对称
教学内容: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学习目标: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教具: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对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看书1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17-1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的内容,
思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 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 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2、5题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
信息窗1 ——对称
教学内容: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学习目标: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教具: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对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看书1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17-1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的内容,
思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 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 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2、5题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