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我的有趣生活》(讲义)2022年语文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记叙文:《我的有趣生活》(讲义)2022年语文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17: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讲 记叙文:《我的有趣生活》
知识点 1、学会欣赏; 2、写作时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3、使用描写方法使文章细致生动。
学习目标 1、鼓励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领会作文要求,自主选择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3、懂得具体细致的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把文章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中心需要,有选择、有主次详略地进行细写。
学习重点 1.根据中心需要,有选择、有主次详略地进行写作。  2.启发学生使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细致生动。 3. 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学习难点 1.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思想。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学会以观察生活,有步骤 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1、复习如何审题?(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几件事)
2、作文的几种命题方式。
二、知识讲解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 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 )、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 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 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 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 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 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 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 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 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 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 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 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 ,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 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 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 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 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 ,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 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 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 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 ,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 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 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 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 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 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 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 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 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 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 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 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 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 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 》、《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 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 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 。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 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 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 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 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 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 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 是个实际问题。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 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 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 “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 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 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写作文的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往教学生写作文,都是写命题作文,尽管老师指导得头头是道,可不少学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甚至感到厌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因此,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文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法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针对他们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我让他们写作文先从写童话、寓言练起。如有一次上作文课,我让学生先阅读《巨蟒与豹子》这段材料: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只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豹子咬着巨蟒的脖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可果我不下力气死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于是,双方都拼命地用着力气。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学生读完这段材料后,我让他们分别谈感想。有的说:“如果两者团结起来,同时扑向羚羊,然后平分,多好啊!”有的说:“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它们都不会死。”有的说:“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谦让,另一个扑向猎物,也不会有那样的惨剧……”同学们纷纷举手,侃侃而谈。在同学们对作文材料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则材料扩写成一则寓言故事。他们都拿起笔写了起来,没有一个再感到无从下笔了,而且写得都比较好。真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呀!
三、美文欣赏
【学生作文举例】
例文一:
暑假乐事
记时光飞逝,细水长流。转眼间,又将迎来新的学期。回首这个暑假,心中掀起了一些记忆的浪花。
我跟随着记忆的浪花来到了游泳馆,眼前出现了教练教我们游泳时的身影。“首先,第一步练的就是憋气,先深吸一口气,把头埋到水里面去,使自己整个身体浮在水面上。”就在教练这样孜孜不倦得教悔下,我终于学会了憋气。就这样一日复一日,每天在游泳馆里做着相同的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离开了游泳馆,我继续追随着记忆的浪花,寻找暑假的趣事。突然间,我来到了西湖。眼前浮现出我们坐着小木船在水中荡漾,看着这水波粼粼得水我不觉伸出手摸了一下,“啊,凉凉的,感觉真好。”我惊叫到。置身在这美丽的湖水之上,我心中想起了大文豪苏轼曾经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西湖最有名的三谭印月,踏上三潭印月漫游,这满目的奇石嶙峋,草木荫然。在这山石草木之间宛如镶嵌上一颗硕大的珍珠,光彩夺目。我陶醉在了这记忆的浪花中,久久不想离去。
带着西湖的美丽,我又来到了惠庭湖山脚下,望着登山者们一个个都陆陆续续的上山了,我也跟随这他们的脚步,不慌不忙的上山了。山上给人一种特别的清新美,许许多多的松柏树形成了一片树林给人一种视觉地享受。山上还有许多的蝴蝶在有一起飞来飞去,像是在欢迎人们的得到来。登上山顶,俯瞰下方景色可真是美极了;湖面泛着一片轻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我走出了记忆的浪花,不觉得感叹到:“这个暑假的收获真大啊!”
点评:这篇作文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文章条理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谋篇。同时作者抓住了旅游中的“乐”事,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贯穿全文。
例文二:
暑假游记---九寨沟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历经了各种各样的风景,或雄伟壮观,或朴实无华。这些风景,引领我走向不一样的世界。
热的天气像绳索一般缠绕着我的咽喉,近乎窒息的感受让我痛苦不堪,于是我与父母走出了家门,在朝阳的金光下缓缓步入九寨沟。
来九寨沟的游客真是络绎不绝,另我百感焦急——不是何时,才能这入这片圣土。
等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后,我和父母终于乘上了专用的巴士。顺着山势盘旋而上的柏油马路宽阔且干净,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是自然与现代完美的结合。
少顷,我和众人下了巴士,走在山林间的木板小路上,穿梭于茂密的林中,阳光透过叶间缝隙投下的斑斑点点,如同一幅最美的油画,风儿带着阵阵芳香接踵而来,使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地方,怎不让人留恋。
人们都说这里有世间最美丽的水。
当我初见它时,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内心的震撼——沉睡了千百年的横木仰卧在水中,那水哟,倒映出少女的容颜,单纯执着如《庄子》里的尾声,与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笑面如花的模样黑白相映,羞涩,干净,纯真。
我所爱的九寨沟,它似一座烟雨台,恰一筑明月阁,如一处丝竹轩。承载着岁岁月月的才人佳子。你的美在我还未成熟的平平仄仄的长短句中流淌,你的平静在我简单纯真的声音里飞扬。
静静地离开了九寨沟,我还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山水,望着那人们,舍不得离去。妈妈看见我那神态,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歌中画,画中歌。想要看尽这里的美丽风光,下次再来吧!”
是啊,九寨沟是一幅画,就连这里的一根草,一株木都有它独到的创意;九寨沟是一首歌,就连这里的一朵花,一滴水都跳动着清丽的音符。
告别九寨沟多日,而我的思绪依然系着那山山水水。
点评:作者在这篇作文中,在语句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大胆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是一篇佳作。
例文三:
参观上海科技馆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科技馆。
科技馆座落于上海浦东,地铁载着我一颗兴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馆站。刚一出地铁站口,一座宏伟壮观的扇形大楼就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这座大楼的中心是一个玻璃大球体,球的两旁向外伸展着两座扇形楼房,像是球上长出了两只大翅膀,大楼的正面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灿烂的光彩,这就是上海科技馆。
今天参观的人可真多呀!我随着人流来到科技馆生物万象区,刚跨进区内,哇!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呆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一边漫步在高山流水下,一边观看着热带雨林植物,耳边还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鸟歌唱声,使我尽情领悟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让我仿佛进入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区。
离开了生物万象,去了机器人世界展区,咦!这里哪里传来钢琴曲,我闻声放眼望去,原来是机器人音乐家正在有声有色地尽情为大家演奏,太美妙了!你看,那边的机器人更棒着呢!它正专心致志的跟一位小朋友下棋,看着那位小朋友满脸焦急、大汗淋漓的样子,我想,他肯定已斗不过机器人了。这里的机器人真多呀!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机器人剧场,它们个个都穿着漂亮的衣裙,头上带着时尚的帽子,手上还撑着一把小花伞,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远远望去真像一群俊俏的小姑娘。穿过机器人世界,我们又去参观了信息时代、探索之光,宇宙天地……
这次参观不但让我愉快地过上了一天,更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科学奥秘,使我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我们作出更大的贡献。你没和机器人比赛魔方呀,真可惜。
点评:作者在选材上非常好,科技馆是小学高年级喜欢的一个地方。作者重点把机器人的表演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
例文四:
暑假读书笔记---读《伊索寓言》
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用短短的寥寥几字就凸显出教育意义,这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是伊索辛苦一身的着作。人们对历史上的他所知甚微。但对这一部,着作可谓妇孺皆知。
  伊索世界里尽是一些举止野蛮,生性残忍之徒,人生在世独善其身,他人有难落井下石。文章包括的内容十分广阔,都是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的残忍,自私,蛮横……篇幅短小的文章几乎是没有爱,没有人性的光辉。污秽,丑陋,玷污了这个世界,我真想把这些东西狠狠擦去,不留一点痕迹。
  文中有一小则故事是讲狐狸和葡萄,狐狸饿极了,一心想摘葡萄,偏偏够不着,还说是葡萄没熟。我看呐,这葡萄又甜又大,又红又紫,色味都很不错。只是狐狸不甘心,爱面子,才编了这么一个谎言。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法,只能骗自己,不会想法子,只知道找借口,志大才疏,不足成事。
  有一则是两只口袋,云普罗米修斯造人时把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装自己的缺点,却挂后面。这样啊,人们只能低头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他们自己的过错就看不见了。若是让我觉得,应该是把后者的口袋挂前面,前者挂后面。这样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而看不见别人的缺点便能宽容他人,就不会斤斤计较,将心比心,生活才会美好。
  指尖划过书页间,阳光跑进书页里,这白纸黑字,我越看越感受到社会的污秽,但是在污秽肮脏中还是有善良的心的。那是一个农夫和老鹰的故事,农夫发现了落网的鹰,把它放回来大自然的怀抱中。因而那只鹰十分感激,是农夫躲过一场灾难。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报答,这是一个善良好心的农夫,这是一只感激,有情有义的鹰,这是才是人性的光辉。
伊索寓言刻画的,有动物,有神或人,一个一个的故事,一个一个人生的哲理。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评点:这是一篇读后感,在暑假读书,写读书体会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本篇读后感作者选了《伊索寓言》中的几个小故事,联系生活实际淋漓尽致地剖析了寓言中藏着的道理。
例文五:
暑假日记---包混沌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去菜场买来了包馄饨用的皮子、肉和一些作料准备包馄饨吃。
  九点多一点,奶奶开始动手了。她先把肉洗净,然后放在菜板上,把肉切成条,然后,切成粒,最后剁细。她又从菜蓝里拿出香菇、榨菜、葱等作料,同样切细,和肉一起放在一只大盆子里。然后,放一些盐、味精、菜油等调料,拌匀。接着,奶奶拿了一只碗放了一些水放在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就开始包馄钝了,
  我看了一会儿觉得好玩,就对奶奶说:“奶奶,你教我包馄饨好吗?”奶奶爽快地答应了,同时对我说:“小燕,你得先把手洗干净!”我立刻去洗手,然后,我坐在凳子上等奶奶教我包馄饨。
  奶奶一边说一边示范,先把馄饨皮平放在手掌上,然后用筷子夹一点肉,接着把肉卷进皮子里裹住,再用手把皮子的两端反卷到中间用一点水把它们粘住。这样,一只馄饨就包好了。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包馄饨了。我也把馄饨皮放在手掌上,拿着筷子夹了一小团肉放到皮子上,然后,慢慢地用皮子把肉裹起来,留下一点皮子不卷。接着,我用两只手拿住皮子的两端往下一弄。“唉呀!”我叫了起来。原来是皮子破了。奶奶见了说:“一定是你放的肉太多了。”我剥开皮子取出肉,把肉放到碗里,换一张皮子再做。这一次,我更加小心了。我夹了一点点肉,放在皮子上像刚才那样继续做。不一会儿,一只馄饨好了。我举起馄饨对奶奶说:“奶奶,我也做好了一只馄饨。你看,好不好!”我心里在说一定会受到表扬!不料,奶奶说:“肉放得太少,样子不好看!”“好,第二只我一定包得更好看!”说着,我又拿起第二张皮子包了起来。这回放肉前我特地看了奶奶放的肉,照样放,所以这次做出来的要好看多了。奶奶还夸奖了我。就这样,我越包越快,越包越好看。
  包好馄饨,奶奶特地从我包的馄饨中拿了二十只放到锅中煮。过了一会儿,就煮好了,奶奶盛出来给我吃。我吃着自己做的馄饨非常高兴:因为肉香四溢,味道鲜美。我越吃越爱吃,竟然吃了三碗,不是奶奶限止不让我吃,我还要吃三碗呢!
点评:作文来自生活。这篇作文来自作者的暑假生活。作者抓住学包饺子这件事,细致地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可见这篇暑假作文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三、 课堂小结
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 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课后练习
请你以“我的见闻”为题有一篇记叙文。一定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少于450字。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