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1: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表为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优越性
B.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C.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战争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2.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一部分是为了给新型的工业提供可以流动的劳动力,而沙皇政府以鼓励工业化作为巩固、加强俄罗斯帝国的方法。因此,虽然俄罗斯的工业化发生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但是和西欧的工业化有很大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其动力不是来源于企业而是政府。可见,俄国和西欧国家工业化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流动劳动力的提供 B.政府鼓励工业化
C.资本主义框架的建立 D.动机和动力来源
3.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她追求爱情自由,但最终被虚伪、黑暗、冷酷的沙俄上流社会所抛弃,走向了死亡的深渊。安娜的人生轨迹生动说明了俄国那个时代的特征。与那个时代特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的二月革命 B.俄国1905年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4.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C.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
5.《全球通史》指出,“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更重大。”有关上述材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农奴的暴动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美国解放劳动力的途径都是立法
6.知识提纲能有效的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关键词:农奴、自由、份地、赎买 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罗斯福新政
7.国家在不断的改革中进步、发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俄国历史上,与中国洋务运动有着同样地位的改革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8.阅读表格,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废除了农奴制
C.都是全面而彻底的改革 D.都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亚历山大二世的荣誉在于他具有勇气和坚定性,并为进行19世纪东欧史上最伟大的改革而斗争。这一改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使俄国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扫除了封建残余
C.完成了工业革命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C.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产生 D.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废除
1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美国内战 C.十月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
12.亚历山大二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
A.使俄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 B.废除了腐朽沙皇专制统治
C.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3.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为解决农民问题,从沙俄统治集团到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及措施。然而这些主张及措施却先后走向失败。这反映了1861年改革( )
A.使俄国的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14.下面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分析与俄国机器制造业变化相关的措施是( )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A.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
B.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派遣留学生
C.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15.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15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一场向中国全面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开始。 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起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卡片一描述的是日本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此次改革有何影响?(写出一点)
(3)写出卡片三中的“改革”的名称。这次改革对俄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4)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61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所以俄国企业数、工人人数和产值的巨大增长主要是因为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B项正确;当时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不能体现其优越性,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战争不利于俄国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
根据材料“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其动力不是来源于企业而是政府。”可知,俄国和西欧国家工业化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动机和动力来源。D项正确;“流动劳动力的提供”不是主要的区别,排除A项;“政府鼓励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框架的建立”是共同之处,排除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根据材料“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于1861年,属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C项正确;俄国的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排除A项;1905年属于二十世纪初,排除B项;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于18世纪初期,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是指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D项正确;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属于“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排除A项;“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属于“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5.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把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说明解放农奴问题属于改革而不是革命,A项符合题意;“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指的是农奴制危机,农奴暴动频繁,这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排除B项;通过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排除C项;“《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所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美国解放劳动力的途径都是立法,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制获得了自由,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是克伦威尔,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没有农奴,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的领导人是罗斯福,排除D项。故选C。
7.A
【详解】
根据题干“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俄国历史上,与中国洋务运动有着同样地位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A项正确;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属于革命运动,与题干“改革”不符,排除BC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题干“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说明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说明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A项正确;彼得一世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排除B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说明改革不彻底,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而不是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项正确;改革前俄国就是统一的国家,排除A项;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排除B项;此时的俄国并没有完成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D项不存在因果关系,D项符合题意;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排除A项;罗伯斯庇尔转折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根据材料"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D项正确;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排除B项;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项正确;俄国没有赢得一战的胜利,排除A项;二月革命废除了腐朽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B项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的消极影响,C项是积极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农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4.C
【详解】
根据“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可知,19世纪60-70年代俄国工人人数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大量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工厂工人,C项正确;改组行政机构、推行文化教育,与工人数大幅增加无关,排除AB项;D项是18世纪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排除。故选C项。
1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都是沙皇领导的改革,所以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A项正确;两场改革都没有改变俄国社会性质,所以也都没有废除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D项;废除了农奴制度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C项;故选A项。
16.(1)表现: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原因: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2)状况: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原因:俄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3)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15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可知,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工业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861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3)综上所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等。
17.(1)大化改新。唐朝。
(2)彼得一世。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一点即可)
(3)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改革是强国之路;先进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1)
根据卡片一“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一场向中国全面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材料描述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学习的是中国的唐朝。
(2)
根据材料二“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他”指的是彼得一世。此次改革,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
根据卡片三“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改革,这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改革”的名称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这次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先进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