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22: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作者:梁衡
壶口瀑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目录
CONTENTS
知人论世
1
基础学习
2
整体感知
3
深入探讨
4
01
PART
背景知识
走近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背景链接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下。
壶口瀑布
02
PART
基础学习
字词积累
铸(zhù) 告诫(ɡào jiè) 推搡(tuī sǎnɡ)
霎时(shà shí) 驰骋(chí chěnɡ) 漩涡(xuán wō) 寒噤(hán jìn) 迂回(yū huí) 汩汩(ɡǔ ɡǔ) 湿漉漉(shī lù lù) (口语中也读shī lū lū)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ɡ )
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ɡ)
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
词语解释
推搡:使劲推;推抢。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文体知识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03
PART
整体感知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
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比较作者两次观赏壶口瀑布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表格。
季节 观察角度 景象 作者感受 瀑布特征
雨季
枯水季节
俯视
移步换景
俯视
定点观察
仰视
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瀑布: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龙槽深不可测;河水涌来如千军万马;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跌得粉碎;大水向龙槽两边涌去时如钢板出轧;两边滩壁上的河水,如泉、成溪、哀哀打旋。
“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我听了不觉打了个寒噤”
“我突然陷入沉思”
粗野、雄壮、令人震撼
气势磅礴、刚柔并济
精读片段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
04
PART
深入探讨
结构梳理
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无坚不摧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两次看
的瀑布
雨季壶口瀑布粗野、雄壮的景象
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
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浩荡声势
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
——至柔至和、凝重猛烈
主旨概括
本文记述了作者几次游览壶口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观,使作者感受到了黄河的博大宽厚,激发了作者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歌颂了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