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1: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铁幕演说,推行杜鲁门主义 B.美苏争霸,实行马歇尔计划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2.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西欧 B.遏制苏联
C.扼杀中国 D.称霸世界
3.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月8月间在莫斯科举行,美国等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使得最终只有80个国家参加。1984年洛杉矶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上,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据此可知
A.20世纪80年代时冷战达到最高 B.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C.两极对峙格局影响竞技体育发展 D.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
4.下列选项与图中空白处对应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家宣言》、《北大西洋公约》
B.《九国公约》、《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联合国家宣言》、《北大西洋公约》
D.《凡尔赛和约》、《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国家宣言》
5.如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一《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以下不是山姆大叔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欧洲发展 B.扶持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 D.建立北约组织
6.下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
1948年 397 582
1949年 145 765
1950年1—6月 41 268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冷战与西方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7.英国人约翰·M·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史实是( )
A.“冷战”期间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大 D.“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8.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时间(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农业生产上升
1948~1952 25% 35% 4.8%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欧共体的成立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主要武器”。“这项措施是( )
A.杜鲁门主义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0.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B.欧洲一体化实现
C.非军事化政策推行 D.马歇尔计划实施
11.“战后西欧经济混乱,政局不稳,美国决心利用这一机会,通过援助西欧,保证西欧的政局稳定,阻止苏联和共产主义的侵入。”据材料判断,此援助西欧计划的目的是( )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发出冷战信号 C.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D.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12.下图漫画所反映史实的真实目的是( )
A.控制西欧,牵制苏联 B.帮助西欧复兴经济
C.抵制苏联的进攻 D.为了获取投资利益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以上材料均选自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1)材料一中“印度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指的是什么?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什么事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结束的标志。
(3)材料三提到的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中国应如何顺应这一变化?
14.历史上,大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局势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族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奉行“大陆政策”,追求在欧洲大陆的崛起,被英国视为抑制法、俄的力量。德皇深知,在成为霸权国前,英国随时可以给德国以沉重打击,因此要求尽量维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到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落后在美德之后。对英国而言,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德国成为其头号对手。英德之前的良好关系走到了尽头。
——《国际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其转化》
材料三 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四 1947年到2016年欧洲大事年表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推行马歇尔计划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3年 英国加入欧共体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2016年 英国公投脱欧
(1)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德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战前英国与德国分别加入哪个军事集团从而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影响。
(4)根据材料四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逐渐走向联合的原因及欧洲联合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5.古今中外,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束唐末五代以来割据分裂局面而完成全国统一的是哪位皇帝?其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
(2)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哪一地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一地区回归的国际原因是什么?
(3)外部势力是影响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造成德国分裂的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哪个国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图中二战后德国的地图变化,说明在美苏冷战中,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开始,排除A项;美国援助西欧国家,实现马歇尔计划,排除B项;华约的形成标志着两级格局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体现,“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说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来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已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项正确;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排除AB项;扼杀中国不是“冷战”的根本目的,美国冷战的主要对象是苏联,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由材料可知,美国等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行动,而苏联、朝鲜、古巴、匈牙利、蒙古等国也抵制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这是美苏冷战在体育领域的体现,说明美苏冷战影响竞技体育发展,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冷战达到最高潮,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A项;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得出,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中《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1942 年1 月,以美、苏、英、中为主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9 年4 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C项正确,排除B项;《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排除AD项。故选C项。
【点睛】
5.D
【详解】
据所学知,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防止了革命的爆发,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也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使欧洲成为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图片中山姆大叔说:来吧,小鱼。即是以“马歇尔计划”为诱饵,把西欧国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ABC排除;建立北约组织不是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D符合题意。故选择D。
6.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1948年至1950年,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不断下降,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西欧的贸易出口额远远高于美国。结合所学知识,这与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有关。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出口额不断减少;由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以及欧洲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西欧的贸易出口额远远高于美国,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启动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由于石油危机、通货膨胀引起的,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1944年,无法体现1948-1950年贸易出口额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B
【详解】
冷战时期,由于双方势均力敌,美苏都拥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维持了恐怖的核平衡,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B项正确;“冷战”期间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没有体现“长时期的和平”,排除A项;“冷战”期间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大没有体现“长时期的和平”,排除C项;“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与“长时期的和平”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B
【详解】
根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的计划,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C项是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表现,不属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D排除。故选择B。
9.C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经济手段指的是美国在欧洲推行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主要武器”指的是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对付苏联,这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C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B项;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是欧洲走向联合的组织,与美苏冷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苏联经济的发展,1947年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的复苏,所以1948年至1952年欧洲经济发展迅速,D项正确;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3年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非军事化政策是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的政策,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A
【详解】
依据题干“战后西欧经济混乱,政局不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经济混乱,政局不稳,为了防止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1947年,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A项正确;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排除B项;“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并不是真正目的,排除C项;欧共体的成立、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
根据题干“美帝国主义、援助、西欧各国”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将美帝国主义誉为黄鼠狼,西欧各国是鸡,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西欧,牵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破坏,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A项正确;“帮助西欧复兴经济”是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排除B项;当时苏联没有进攻美国、欧洲,“抵制苏联的进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为了获取投资利益”与题干“代表黄鼠狼的美国项代表鸡的西欧援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1)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
事件:美国内战
(2)作用:罗斯福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结束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
(3)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新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
顺应措施:深化改革;全方位外交;倡导“一带一路”;共筑中国梦等。
【详解】
(1)起义:据材料“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所学可知,印度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指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事件: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作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罗斯福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等方面回答。
爆发标志: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结束标志: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
(3)标志: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新变化:据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
顺应措施:结合所学可从深化改革;全方位外交;倡导“一带一路”;共筑中国梦等方面回答。
14.(1)政治: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因素: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经落后于德国。军事集团: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3)变化:由战时同盟走向对抗。影响:冷战开始。
(4)原因:西欧国家为了提高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屡次战争带来灾难和损失的教训;美苏冷战的压力。影响: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详解】
(1)根据题干“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所以法国对英国“畏惧且憎恨”。
(2)因素:根据材料二“到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落后在美德之后。对英国而言,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德国成为其头号对手。”可知,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经落后于德国。军事集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加入了三国协约,德国加入了三国同盟。
(3)变化:根据材料三“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可知,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对抗。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关系破裂后,美国采取“对苏强硬”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4)原因:根据材料四“杜鲁门主义出台、推行马歇尔计划”“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国家为了提高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屡次战争带来灾难和损失的教训;美苏冷战的压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15.(1)元世祖或忽必烈。实现了全国大江南北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2)台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等归还中国。
(3)美苏“冷战”。美国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结束唐末五代以来割据分裂局面而完成全国统一的是元世祖或忽必烈。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促使社会走向安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2)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的胜利。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回归的国际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等归还中国。
(3)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40年代,造成德国分裂的原因是美苏“冷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美国。1947年开始美苏进入到冷战时期,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美国与苏联分别支持建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所以美苏两国在欧洲冷战的产物是德国的分裂;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遏制”中国,美国把朝鲜战争的战火推进到中国边境,我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