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堂提优——第4节 植物的一生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思堂提优——第4节 植物的一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2-27 20: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植物的一生
知识结构
胚芽:可生长成茎和叶
胚 胚轴
胚根:可生长成根
双子叶 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
植物种子 胚乳:贮存营养,大多数植物没有,但柿、蓖麻有肥
种皮
种子| 胚芽:可生长成茎和叶
结构 胚 胚轴
单子叶 胚根:可生长成根
植物种子 子叶:一片
1.种子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种皮
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水分、空气、温度
分 顶芽:它的生长使植物主干长长,位于枝条或主干顶端
类 侧芽:它的生长使植物形成侧枝,位于枝条或主干侧面
2.芽 生长点:细胞分裂,使芽轴伸长
叶原基:可发育成幼叶
结构 幼叶
芽轴
芽原基:可发育成芽
花托 ‘
萼片
花瓣
3·花 雄蕊 花药:含有花粉
花丝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含有胚珠

果实 种子
解题指引
例1 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中,所说的“白胖子”是指 ( )
A.果实 B.种子 C.胚 D.子叶
【指引】“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个谜语,其实我们都知道它的答案,就是花生。花生是双子叶植物,“麻房子”是它的果皮,“红帐子”是它的种皮,“白胖子”是它的胚。“麻房子”和它的内含物合在一起是它的果实,“红帐子”和它的内含物合在一起是它的种子。“白胖子”的大部分是它的二片子叶,二片子叶间有胚芽、胚根和胚轴。本题答案是C。
【探究】 要注意观察生活,并勤于思考。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常常占胚的绝大部分,因此,不要把子叶和胚混淆起来。
例2 在开花前,剪去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
A.甲能结果实,乙不能结果实 B.甲不能结果实,乙不能结果实
C.甲不能结果实,乙能结果实 D.甲能结果实,乙能结果实
【指引】 剪去雌蕊和雄蕊的桃花甲、乙,分别保留有雄蕊和雌蕊。在自然状态中,两朵花留存的雄蕊和雌蕊也将会逐渐发育成熟。桃花甲失去了雌蕊,所以不可能结果实,而桃花乙虽然留有雌蕊,但被透明塑料袋罩着,不可能有成熟的花粉落在它的柱头上,即没有实现传粉,更谈不上受精,所以也不能结果实。
【答案】 B
【探究】 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一般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传粉和受精,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子房是雌蕊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雌蕊,即无子房.就不可能发育成果实。但如果只有雌蕊,而没有进行佑粉和受精,同样不可能发育成果实。
例3 某同学在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证实。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l—18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_____实验。(填“探索性”或“验证性”)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图l-l8
(3)如要证实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 ___作用。
【指引】探索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总结出规律,而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验证某种假设或理论。该同学是在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即已经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的理论后,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是否正确,因此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该实验采用对照实验的原理,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对照实验的思想是科学中常用的,即只有一个可变因素,其他的均为控制因素,这样才能确定可变因素和实验结果的因果关系。如B处的种子和A处的种子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都有空气供应(控制因素),只有水分不同,B处的种子有水分,A处的种子没有水分(可变因素),由此可推断B处种子萌发(结果)与水分(可变因素)存在因果关系,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同理,通过B处的种子和C处的种子比较,可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空气。如同学们不假思索地认为甲装置能证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那就错了,因为甲装置中的三粒种子所处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温度不是可变因素,所以不能验证。因此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乙,这里甲和乙是两个装置对照,温度是可变因素(分别为25℃和5。C),其他均为控制因素(水分和空气状况都一样),并且实验结果不同(种子萌发和种子不能萌发),通过分析可知,种子只能系在乙装置的b处。本题答案是:(1)验证性 (2)水分和空气 (3)b对照
例4 请你说说玉米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指引】玉米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果皮和种皮——两者紧密结合,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乳——胚以外的部分,贮藏有淀粉等营养物质。
胚芽一一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分布在与胚芽相对应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子叶——一片,不肥厚。种子萌发时,通过它将胚乳里的营养转运给胚芽、胚根和胚轴。
达标练习
1.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它的 ( )
A.子叶 B.胚 C.胚乳 D.胚芽
2.下列花的结构中,能产生花粉的是 ( )
A.子房 B.胚珠 C.雄蕊 D.雌蕊
3.豆油是从大豆种子的哪一部分榨出来的? ( )
A.胚 B.子叶 C.胚乳 D.种皮
4.在种子结构中,被称为新植物幼体的是 ( )
A.胚 B.胚乳 C.种皮 D.胚芽
5.下列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 ( )
A.菜豆 B.棉 C.玉米 D.黄瓜
6.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
A.小麦 B.甘蔗 C.水稻 D.黄瓜
7.我们食用的蚕豆主要是吃蚕豆的 ( )
A.胚 B.胚芽 C.胚乳 D.子叶
8.雌蕊由什么组成的? ( )
A.柱头、花丝、花药 B.柱头、花柱、子房
C.花柱、花丝、花药 D.子房、花柱、花丝
9.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是 ( )
A.种子 B.胚珠 C.胚 D.幼苗
10.下列各组植物结构中都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
A.西瓜籽、谷粒、玉米粒 B.蚕豆荚、花生、西瓜
C.花生米、大米、茄子 D.芝麻粒、黄豆粒、苹果
11.在植物学中,果皮是指 ( )
A.水果的皮 B.果实中子房壁发育成的部分
C.果实的果肉 D.子房发育成的部分
12.小麦种子结构包括 ( )
A.种皮、胚、胚乳 B.种皮、胚、子叶
C.种皮、胚芽、胚乳 D.种皮、子叶、胚乳
13.玉米种子的最外层结构是 ( )
A.果皮 B.种皮 C.果皮和种皮 D.种皮和胚乳
14.下列种子中属于有胚乳种子的有 (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南瓜④大豆 ⑤花生 ⑥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⑥
15.被子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分别由什么发育而来? ( )
A.受精卵、胚珠 B.胚珠、子房 C.受精卵、子房 D.胚珠、受精卵
16.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植物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下列植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有 (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南瓜 ④大豆 ⑤花生 ⑥水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⑥
17.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能发芽
18.下列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且有胚乳的是 ( )
A.黄瓜和花生 B.柿和蓖麻 C.高粱和毛竹 D.甘蔗和大豆
19.(温州中考题)大豆种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豆种子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受精卵
20.“无花果”之所以“无花”是因为 ( )
A.真的不开花就结果 B.是低等植物,不会开花
C.开的花很小,不被人注意 D.它的花没有子房
21.下列描述被子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正确的是 ( )
A.开花 传粉 受精 果实种子形成 B.传粉 开花 受精 果实种子形成
C.开花 受精 传粉 果实种子形成 D.受精 开花 传粉 果实种子形成
22.要使行道树枝繁叶茂,扩大遮阴面积,园林工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摘除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均保留
23.在开花前,完全剪去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和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甲不结果,乙不结果 B.甲能结果,乙不结果
C.甲不结果,乙能结果 D.甲能结果,乙能结果
24.面粉和花生油主要是由什么部分分别加工而成的? ( )
A.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C.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25.(杭州中考题)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l22米~l30米。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26.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仅做I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I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27.大米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要粮食,加工好的大米就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___。
28.种子植物的一生可以分为__、__、__等生长时期。
29.根据你的猜测.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等。这些变量中,要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他变量必须___。
30.一年生的植物经过__萌发、__生长发育、__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就会__。
它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_年。
31.民间有句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利用__的方式来繁殖柳树的。嫁接属于无性
生殖中的___生殖,将蜜橘的枝嫁接到另一植物的茎上,必须使两者的__紧贴,才能长成新植株。 .
32.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小研同学对植物生长素的研究非常有兴趣,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不完善,具体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9实验设计示意图
33.(嘉兴中考题)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绿茶和红茶的颜色、味道差异很大,但都取自茶树。茶树的叶子里含有大量的儿茶素和咖啡因。采摘后的茶叶经揉捻、切碎后,通过“发酵”使儿茶素变成茶黄素或茶红素,即为红茶;采摘后马上加以高温翻炒,没有经过“发酵”,即为绿茶。
(1)茶的“发酵”其实是指儿茶素在氧化酶作用下的一种氧化过程,而真正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的______。
(2)泡茶时,水温不同,茶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情况也不同,其中的儿茶素(带有苦味)、氨基酸(带有甜昧)、咖啡因的溶解情况如图1-20所示。因此要使茶水显得甘甜,应用___(填“低于”或“高于”)60℃的水冲泡。

图1-20
34.(金华中考题)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人具有萌发能力的数量相等的大豆种子,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装置
空气
养分
温度
水分
A
充足
充足
25℃
适宜
B
充足
较少
25℃
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是由___发育形成的。
(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该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B两只锥形瓶内的大豆种子温度都明显升高,引起温度明显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5.(绍兴中考题)刚收割起来魄水稻种子堆在一起温度会明显升高,升高温度所需的热
量来自于哪儿?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堆积的大豆种子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来自于水稻种子的__,该生理过程的主要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将收割起来的水稻种子放人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
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二氧化
碳含量和氧气含量。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二氧化碳①和氧气含量②随时间变化的是___。
(3)为探究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因素,某科学兴趣小组设置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装置
大豆种子
氧气
温度
水分
A
50粒
充足
25℃
适宜
B
50粒
充足
25℃
少量
C
50粒
充足
35℃
适宜
D
50粒
少量
25℃
少量
如果该兴趣小组计划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应选择装置___进行实验,
如果计划探究种子存放时间与种子萌发的关系,则该实验的变量应为___。
36.图1-21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编号的名称:
④___,⑧___,⑩___。
(2)雄蕊由[ ]___(内有[ ] ___)、[ ]___组成。
(3)雌蕊由[ ]___、[ ]___、[ ]___(内有[ ]___)组成。
图1-21
37.图l-22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
(2)贮存营养物质的是___(填编号)。
(3)种子中的胚由___组成(填编号)。
图1-22
38.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播种在水田里能发芽吗?为什么?
39.(台州中考题)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拱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毫米),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
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
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
(3)为了在20。c~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40.农谚云:“籽大苗壮”,说的是农业生产上,播种粒大饱满的种子。幼苗才会长得健壮。试以大豆和小麦为例,说说“粒大饱满”对大豆种子和小麦种子而言主要指什么?“籽大苗壮”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C 6.D 7.D 8.B 9.C l0.B ll.B l2.A l3.C l4.D l5.B 16.B l7.C l8.B l9.A 20.C 21.A 22.A 23.A 24.A 25.A 26.C 27.胚乳 28.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发育 开花结果
29.温度 空气 水分 种子是否饱满 种子的大小 种子的形状 保持不变
30.种子 幼苗 植株 死亡 一 31.营养繁殖;营养;形成层 32.缺少对照组,将未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已切除尖端的胚芽的相同位置,观察现象的不同
33.(1)无氧呼吸 (2)低于 34.(1)胚珠 (2)养分 (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大大加强,有机物被氧化后放出许多热量 35.(1)①呼吸作用 ②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C (3)①A、C ②存放时间 36.(1)④花瓣 ⑧萼片 ⑩花托 (2)⑤花药 ⑥花粉 ⑦花
丝 (3)②花柱 ③柱头 ⑨子房 ①胚珠 37.(1)①胚轴 ②胚根 ③种皮 ④胚芽 ⑤子叶 (2)⑤ (3)①②④⑤
38.不能;因为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由于缺少种皮和胚,不是一粒完整的种子。
39. (1)25 0C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l次或多次分组实验 (3)在20~30℃之间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
40.“粒大饱满”对大豆种子而言主要是指子叶内储藏的营养物质多,而对小麦种子而言是指其种子胚乳内储藏的营养物质多。“籽大苗壮”的道理指种子内储藏的营养物质越多,种子在萌发时幼苗获得的养分就越多,长得也就越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