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装在喷筒内,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乙烷喷射在伤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这主要是利用了氯乙烷( )
A.温度比较低 B.汽化能吸热
C.密度比较大 D.升华能吸热
2.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3.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4.2022年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会起一层水雾,影响视线,如图所示。这些水雾的产生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5.护士在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沸点
6.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 )
A.液化吸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放热
7.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增加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8.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正在沸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的示数是99°C B.水中的气泡内只有空气
C.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由小变大 D.保持水沸腾需要继续加热
9.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10.小宇和爸爸一起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掉了盖子与温控开关),用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他把电热水壶放在一个电子秤上,加热前电子秤示数为200g,加热过程中,他将温度计放入热水壶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温度计能准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B.沸腾时,水里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C.沸腾后,水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D.加热至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不变
1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 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12.《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很多美食,在烹饪的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牛肉火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保持不变
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出“白气”是水蒸气
C.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
D.煮饺子时盖上锅盖,可以节约加热时间
13.如图是某款隔水炖锅,号称“免看管,不溢锅”。加热器对外锅中的水直接加热,然后将热量传给内锅的食物和水。炖锅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锅中的水无法沸腾
B.内锅中的水会沸腾
C.内锅中的水温有时会等于外锅中的水温
D.“免看管,不溢锅”是虚假宣传
1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描绘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B.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不需吸热
C.水沸腾时出现的“白汽”是水蒸气
D.水的沸点不到100℃,说明酒精灯供热不足
15.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盛水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也沸腾了
B.温度高于沸点,立马沸腾
C.同时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16.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人预定轨道。如图,火箭点火升空时,巨大的火焰喷向下方的水池,产生大量白雾,白雾的形成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7.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 _____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18.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使用时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起到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19.水的沸腾时,仔细观察会发现气泡在上升途中会逐渐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沸腾时气泡里也发生了 _____现象。要使水保持沸腾状态,必须 _____。
20.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图所示:洗手后,将手放在干手机下,干手机吹出热风,通过提高温度和加快__________来加快_________,使手迅速变干。
三、综合题
2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除了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_____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4)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min时的数据.
(5)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 )
(7)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8)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
2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_____℃.[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 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像____________.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答:_________.
2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冰箱
有些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在距地面20~50km 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总有一天会损坏,其中的氟利昂最终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 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己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 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在全面落实议定书中的条款.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简要说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电冰箱会破坏臭氧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自己家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有质量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狄仁杰办案累了,元芳拿来一瓶冰可乐,不一会,仁杰发现罐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事,元芳你怎么看?
(1)罐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
25.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体育比赛中,有时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通常它被储压在压强较大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立即减压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的热,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
(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_______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_______态,它是在常温下采用_______的方法使其______后储存在罐中的。
(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在这个过程会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
2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某天晚上10点左右,某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厘米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某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这种情况比较危险…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看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你能帮他解答吗?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内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什么好处?
(2)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3)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请你说明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因为氯乙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将它高压液化后装在喷筒内,当将氯乙烷从喷筒内喷射在伤口处时,氯乙烷会迅速变成气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需要吸热,伤口处的热量被氯乙烷吸收,温度会迅速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故A不符合题意;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降低容器内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低于80℃,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故C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增加容器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会破坏抗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A.用扫帚把积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增大了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既减慢了空气流动、减小了表面积,又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故C符合题意;
D.吹风机吹头发,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水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医务人员呼吸时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护目镜液化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
体温计示数升高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体温计中的水银密度变小,沸点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后,水很快会消失,是因为水吸热后变成了水蒸气,属于蒸发现象,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小与上方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热量散失,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9℃,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说明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C,其示数是99°C,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以气泡中主要是水蒸气,所以并不是只有空气,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到大,至水面破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且持续吸热,所以要保持水沸腾需要继续加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的底部,不能准确测出水的温度,故A错误;
B.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中,所以气泡中主要是水蒸气,故B正确;
C.液体沸腾的特点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大量水分汽化,水的质量减小,因此电子秤读数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将酒精和水分别装入试管,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由于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沸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沸水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当试管中装有酒精时,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酒精的沸点78℃,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仍能从烧杯中吸热,达到酒精的沸点,所以会沸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
A.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为油的沸点高,所以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煮饺子时盖上盖子,可以减少蒸发,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加热器对外锅中的水直接加热,不断有热量传递给外锅中的水,并且外锅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还能继续吸热,所以外锅中的水可以沸腾,故A错误;
B.外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内锅中的水达到沸点后,内锅中的水和外锅中的水温度是相同的,内锅中的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内锅中的水不会沸腾,故B错误;
C.外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内锅中的水虽然不能沸腾,但是可以达到沸点,所以内锅中的水温有时会等于外锅中的水温,故C正确;
D.由于内锅中的水不会沸腾,所以内锅中的水不会溢锅,人不用看管,则“免看管,不溢锅”是真实宣传,故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
A.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故A正确;
B.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故B错误;
C.水沸腾时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水的沸点不到100°C,说明此地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A。
15.D
【详解】
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盛水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因为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锅里的水达到沸点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温度也达到沸点,但没有温度差了,不能继续吸热了,因此不会沸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 汽化 液化
【详解】
[1][2]发射架下都喷出白雾,这是由于水先经历汽化过程,变成水蒸气,再经历液化过程形成的小水滴。
17. 压缩体积 吸收 降低
【详解】
[1]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气态,在常温下可通过压缩体积使其液化。
[2][3]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会迅速汽化,吸热热量,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而起镇痛作用。
18. 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详解】
[1]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气态的氯乙烷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
[2][3]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起到局部麻醉。
19. 变大 汽化 持续吸热
【详解】
[1][2][3]沸腾后的水,各处温度相同,液态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内使得气泡变大,故上升的气泡会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并产生大量水蒸气;要使水保持沸腾状态,必须持续吸热。
20. 空气流速 蒸发
【详解】
[1]干手机吹出热风,风加快了空气流速。
[2]空气流速影响蒸发的快慢,空气流速越大,水越容易蒸发。
21. 停表(或钟表、计时器) 自下而上 A 9 98 不变 减少烧杯中的水(或提高水的初温,或加大火焰) 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
由题意可知考查研究水沸点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可得.
【详解】
(1)[1]该实验需要记录时间,所以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或钟表、计时器);
(2)[2]为了方便调整器材的高度,尤其是石棉网的高度,各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3)[3]从题图乙可以看出,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4)[4]从表格可以看出,水是从第8min开始沸腾的,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第9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
(5)[5]水温从第8min开始保持98℃不再改变,所以此时此地水的沸点就是98℃;
[6]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6)[6]用描点法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7)[7]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减少烧杯中的水,或者提高水的初温,或加大火焰;
(8)[8]撤去酒精灯后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水供热,水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
【点睛】
安装实验器材时,一般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沸点的高低和液体种类、大气压强有关,同种液体大气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22. C 2℃ 不会 略
【详解】
(1)风加速了人体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对流,是通过对流这种散热方式,故选C;
(2)根据Q放 =cm△t知道降低的温度:△t=Q放/cm=4.2×105J/4.3×103J/(kg ℃)×50kg=2℃
(3)由图象知道,当温度一定时,风寒温度与风速成正比,设关系式为T=kv+b,将v=0,T=5℃代入解得:b=5℃,把v=10km/h,T=3℃,代入解得,k=-0.2,故关系式为T=t-0.2v.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虽然风寒温度为-2℃,但地表温度高,地面的水不会结冰.
23. 工作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不会破坏臭氧层 冰箱压缩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大,因而感觉背面热,不工作时则温度降低.且压缩机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工作时间会更长,因而热的厉害,并不是质量问题.
【详解】
试题分析:(1)从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入手分析,冰箱是利用液化和汽化两种物态变化工作的.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的;
(2)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不会破坏臭氧层.
答:(1)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在冰箱外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电冰箱利用了致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上述冰箱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的替代品R134a,R134a不会破坏臭氧层;
(3)当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使冰箱背面即冷凝器的位置发热.当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的温度,冰箱将停止工作.此时冰箱背面不热.入夏后,室内气温升高,冰箱向外放热的时间会变长,所以感觉更热.因此小明的怀疑没有道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冰箱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4. 液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可乐罐外壁,液化成小水珠
【详解】
试题分析:由于冰可乐的温度较低,冰可乐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
考点:物态变化
25. 气 液 压缩体积 液化 汽化 吸收
【详解】
(1)[1]由于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因此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气态。
[2][3][4]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液态,它是在常温下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后储存在罐中的。
(2)[5][6]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吸收大量热量。
26.(1)利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使氮气液化,液化后体积小,便于携带运输;(2)液态氮泄漏后迅速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雾”;(3)“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不妥,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不妥,因为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1)液化的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
(3)汽化吸热具有制冷效果.
【详解】
(1)槽罐车罐内的液态氮是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即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因为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迅速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文中有两处不妥:
一、“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不妥,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
二、“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不妥,因为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