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速度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速度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08: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根据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C.速度越大,运动的时间越少 D.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3.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长10dm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100dB
4.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速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C.正常人的心脏1s跳动70次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5.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cm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km/h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7.如图所示四种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进行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图中国旗的长度约为6m
B. 中学生在平直公路上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1kg
D. 南极的气温约12℃
8.如图所示是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至2s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2s至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2s至8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D.小车在0至2s内的速度比5s至8s内的速度小
9.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在同一位置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速度等于25米/秒
C.以乙为参照物,甲在竖直向下运动 D.第6秒时,乙在甲上方0.6米处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它们的运动图像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丙车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4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18m
11.若汽车的速度为100千米/时,自行车的速度为5米/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通过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汽车长
C.自行车比汽车运动得快
D.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能比汽车多
12.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3.一辆长为20m的大货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某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经历时间是133秒,则桥长是(  )
A.2660 m B.2640 m C.2680 m D.2620 m
14.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15.如图所示是球在水平面上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sAB=sBC=3m,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0.5s,则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2m/s B.7m/s C.6m/s D.4m/s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7.身高为1.7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 _____像(虚/实),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m;若她以0.5m/s的速度远离镜子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m,此时的像的高度会 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8.如图所示,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匀速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车速度为_______km/h,若运行5min,则乙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
19.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正对平面镜匀速靠近它,经过2s后铅笔与平面镜间的距离变为10cm。该过程中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________cm/s。
20.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m。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前某处鸣笛,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的距离为_________km。
三、综合题
21.在活动课上,小明用电子手表计时,当小强和小希从跑道起点同时出发时开始启动秒表,他们跑完一圈200米跑道所用时间分别是40s和50s。比较他们的运动速度。
(1)可以判断小强比小希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
(2)计算他们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的公式是什么?______试求出小强跑一圈的平均速度。______
22.港珠澳大桥是我国二十一世纪“超级工程”,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km,海底隧道全长5.6km),大桥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6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1)大桥上某处有如图甲所示交通标志,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2)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
2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的速度为5200m/s。一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另一入在铁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其中第一次响声是在敲击后1.7s听到的。
(1)在空气中,声音以 ______的形式传播着,一般来说,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2)这段铁轨有多长?( )
(3)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响声?( )
2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行驶的距离),如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______;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5m,根据上面图像可判断司机______(选填“超速”或“未超速”);(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如表数据一致)
(3)若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某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反应过程的时间是______s;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3.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60m,则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5.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h 里程/km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5 406
3 南京南 11:46 11:48 3.8 1023
4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4.9 1318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是 _____km,合 _____m。
(2)列车在 _____路段运动的最快。
26.2016年5月15日,南通终于进入了动车时代。如图是南通火车站站台上的动车,动车的速度可达200km/h以上,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列车从南通驶往其他城市的时间。除了在速度方面的优势以外,动车更加安全舒适,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如窗玻璃采用双层玻璃,乘坐时感觉到噪音很小。车厢之间的门可以自动开关,卫生间水龙头自动放水、热风干手机自动吹风。如表是某次乘坐动车的时刻表:
车次 出站﹣到站 类型 开车时间 到站时间 里程
D5454 南通﹣南京 动车组 06:24 08:46 284km
(1)动车组安装的热风干手机,手靠近时能自动启动,利用了红外线传感器。在使用时感觉到,起先手特别凉,好像只吹冷风,等手上的水快干时,才能感觉到吹的是热风。其实干手机一直吹的都是热风,产生上述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明坐动车从南通到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3)一列长360m的动车沿直线匀速驶向正前方的隧道,动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是1min,在隧道内运行的平均速度是64.8km/h,则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___m。动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洞口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到回声。已知司机第一次鸣笛后4s听到回声,第二次鸣笛后2s听到回声,两次鸣笛的时间相隔为9.5s,则第一次鸣笛时动车距离山洞___________m;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2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___________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的长短由速度、时间共同决定,所以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故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公式v=可知,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故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2.D
【详解】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而不是由路程或时间决定。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有关,与路程和时间无关。速度越大,运动的时间不一定越少,还要看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故选D。
3.C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长
26cm=2.6dm
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题意;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70dB,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
A.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题意;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心脏1s跳动1次,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08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0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4km/h,故B符合题意;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0m/s,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0×10 8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18cm,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头发丝的直径在75um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um,在100u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7.B
【详解】
A.图中国旗的长度约为1.92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在平直公路上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B符合题意;
C.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故C不符合题意;
D.南极的气温约-1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D
【详解】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像可知,在0 2s的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2s至5s内,小车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2s至8s内,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距离为4m,时间为6s,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车在0至2s内的速度
小车在5s至8s内速度
所以小车在0至2s内的速度比5s至8s内速度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AB.由可知,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故AB错误;
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一直在向下远离乙,所以甲在竖直向下运动,故C正确;
D.第6秒时,甲所在位置为
乙所在位置为
所以第6秒时,乙在甲上方的距离为
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由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知,甲乙丙三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丙车运动速度为4m/s,则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
故B错误;
C.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分别为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C错误;
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
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C.自行车的速度为5米/秒,即
所以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即汽车比自行车运动得快,故C错误;
AD.汽车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比自行车多,要看两者的运动时间,若自行车运动时间比汽车长很多,由可知,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能比汽车多,故A错误,D正确;
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不一定比汽车长,要看两者运动的路程,由可知,当运动相同的路程时,自行车所需时间比汽车长,故B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0m,运动员的速度为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详解】
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货车所走的路程为
s=vt=20m/s×133s=2660m
桥长为
s桥长=s﹣s大货车=2660m﹣20m=2640m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
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详解】
由题意知
sAB=sBC=3m
足球由A运动到C,速度越来越慢,tBC=0.5s,所以tABtAC=tBC+tAB<1s
因为
s=sAB+sBC=3m+3m=6m
从A到C的平均速度
因此足球的平均速度大于6m/s。当平均速度等于12m/s时,通过AC段所用的时间为
实际上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0.5s,故平均速度不可能为12m/s。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大于 0.25
【详解】
[1]由图象可知,OA段通过的路程sOA=2.5m,tOA=5s,OA段的速度
vOA==0.5m/s
BC段通过的路程
sBC=4m-2.5m=1.5m
tBC=10s,BC段的速度
vBC==0.15m/s
所以
vOA>vBC
[2]0-10s内的路程是2.5m,平均速度
17. 虚 2 5 不变
【详解】
[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所以小华在镜中的像是虚像。
[2]小华离穿衣镜1m,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她的像离镜子也是1m,故像离小华距离2m。
[3]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远离镜子方向行走了3s,则运动的距离是
故人距离镜子的距离是2.5m,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5m。
[4]小华身高1.7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身高也是1.7m,高度不变
18. 36 1500m
【详解】
[1]由s t图像可知, 当t为2s时,甲的路程是20m,则甲车的速度
v甲===10m/s=36km/h
甲车的速度为10m/s。
[2] 当t为2s时,乙的路程是10m,乙车的速度
v乙===5m/s
由v=可得,运行5min后,乙车行驶的路程
s乙′=v乙t′=5m/s×5×60s=1500m
乙车行驶的路程是1500m。
19. 不变 15
【详解】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在铅笔移动的过程中,铅笔在平面镜另一侧成的虚像和铅笔的大小相同,保持不变。
[2]根据可知,铅笔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铅笔向平面镜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在朝平面镜移动,且移动距离和时间相同,故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移动速度与铅笔相对于平面镜的移动速度相同,为15cm/s。
20. 210 0.42
【详解】
[1]由题意知,隧道及客车的总长度
L=vt=10m/s×22s=220m
隧道的长度
L隧道=L-L客车=220m-10m=210m
[2]经2.4s,客车及声音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s车=vt1=10m/s×2.4s=24m,s声=v声t1=340m/s×2.4s=816m
客车及声音通过的总路程
s=s车+s声=24m+816m=840m
则刚鸣笛时,司机与山的距离
21. 大 v= 5m/s
【详解】
解:(1)[1]小强跑完200m用时t小强=40s,小希跑完200m用时t小希=50s,根据可知,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t越小,速度越大,故小强比小希的平均速度大。
(2)[2][3]计算平均速度大小的公式是,则小强跑一圈200m的平均速度为
答:(1)小强比小希的平均速度大;
(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为;小强跑一圈的平均速度为5m/s。
22. 小型客车限速100km/h 80km/h,没有超速
【详解】
(1)[1]图甲所示的是限速标志,其物理意义是:小型客车限速100km/h。
(2)[2]由图乙可知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用的时间
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平均速度是
所以轿车没有超速。
23. 波 大于 8840m 24.3s
【详解】
(1)[1][2]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2)[3]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铁轨的长度为
s=v铁t铁=5200m/s×1.7s=8840m
(3)[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声音在空气与铁轨中传播的时间之差为
Δt=t空﹣t铁=26s﹣1.7s=24.3s
24. 超速 0.7 15
【详解】
(1)[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2)[2]从横轴40﹣60的中点位置做垂线,与图像的交点所对应的纵轴的数值即为制动的最大距离,如图所示:
由题可知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5m,根据上面图像可判断司机超速。
(3)[3]由得,反应过程的时间是
[4]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5. 1318 北京南到济南西
【详解】
解:(1)[1][2]由表中数据可知,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为1318km,合
(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通过路程和时间
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路段的速度
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通过路程和时间
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的速度
列车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通过路程和时间
列车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路段的平均速度
显然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段运动的最快。
答:(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是1318km km,合;
(2)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路段运动的最快。
26. 发生了汽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它要吸收热量 120 1440 760 14.17
【详解】
(1)[1]液态水在手上蒸发变成气态的水,发生了汽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它要吸收热量,所以在此过程手会感到特别凉。
(2)[2]动车从南通到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3]动车运动的路程为
则隧道的长度为
[4]第一次鸣笛后



第二次鸣笛后



联立①②解得

(4)[5]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则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则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