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21: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 (2019)必修一 5.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月球车示意图。月球车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采集样品等任务,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  )
A.不受月球的重力作用
B.仍有惯性
C.不受月面阻力作用
D.不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2.“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自然在牛顿而前像是一本打开的书,许多自然的奥秘被牛顿用数学的方法一一破解。牛顿作为物理学的奠基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思想的宝藏。而其中可以称之为物理学的基石的方法既是后世物理人剖析世界的手术刀也是同学们在每次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这种方法是指(  )
A.建构物理模型方法 B.演绎推理法
C.反证法 D.控制变量法
3.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而奠定了牛顿运动力学的基础。关于力与运动中的惯性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
B.同一辆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从地球转移到月球上,其惯性减小
D.战斗机在战斗前丢弃副油箱,这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
4.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伽利略理想实验步骤如下: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AB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BC。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这是因为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都具有惯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6.2021年8月5日,跳水运动员全红婵以五跳三满分,总成绩466.2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冠军,在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落时,感觉水面是静止的 B.以跳台为参考系,运动员向下运动
C.运动员下落速率越大,其惯性越大 D.裁判给运动员打分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7.如图所示是我国新型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不久将下线调试。因为采用了磁悬浮原理,所以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其速度可达,高速磁悬浮列车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能发挥出速度优势,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
B.速度可达,这是指平均速度
C.因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所以磁悬浮试验样车惯性比较小
D.因磁悬浮试验样车运行速度大,所以惯性大
8.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成为首位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奥运会最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不只是夺金,那些拼搏与挑战,突破与超越,都是运动健儿身体力行去诠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此的成绩,这样的苏炳添,无需多言,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致敬鼓掌!苏炳添,中国骄傲!关于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苏炳添百米跑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他当成质点
B.苏炳添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他的瞬时速度为
C.在新闻报道中,“9秒83”是时间间隔
D.因为苏炳添跑的更快,所以他的惯性更大。
9.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难以刹车
B.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C.该限速值约为
D.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B.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
C.各种机床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
D.“嫦娥五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不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
11.关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 B.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通过对倾角较小的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B.图1中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速度的测量更容易
C.图2的实验为“理想斜面实验”,由此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D.两图中的丁都可以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3.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自然界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和人类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需求,构成了自然科学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动力。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用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跟它的轻重无关
C.胡克定律说明了弹簧弹力越大,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
D.牛顿第一定律只研究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情况
14.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一个有滴管的盛油的容器,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三滴油落在车厢的地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滴油依次落在O点
B.三滴油依次落在同一位置上
C.三滴油依次落在O到A之间,而且后滴比前一滴离O点近些
D.三滴油依次落在O到B之间,而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点远些
1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填空题
16.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_一种性质,__________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7.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它一定作________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外力作用,物体的________一定会发生变化。
18.在一般匀速行驶的轮船舱内,一个人顺着轮船行驶的方向往前跳,比逆着轮船行驶的方向往后跳跳得_____(选填“更远”、“更近”或“一样远”)。
1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______;由此进一步外推,可得到推论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21.有一旅游爱好者,想做环球旅行.他设想乘坐一气球将自己悬浮在高空中,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他只要在空中停留一天,就可以环球旅行一次了.你认为这个旅游爱好者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
2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本身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某人驾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故障,他要跳车自救。跳车时,他向哪个方向跳更安全?
23.如图甲所示,当用力向前拉静止在地面上的小车时,车上的木块将会向后倾倒;如图乙所示,当运动中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将向前倾倒,试分别解释其中的道理.
24.请根据下图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 受月球的重力作用,A错误;
B. 仍有惯性,因为有质量就有惯性,B正确;
C. 对月球表面有压力,有摩擦力,受月面阻力作用,C错误;
D. 遵循牛顿运动定律,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建构物理模型方法是每次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
故选A。
3.A
【详解】
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属性,A正确;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同一辆汽车,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B错误;
C.物体从地球转移到月球上,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C错误;
D.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战斗机在战斗前丢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之所以称之为理想实验,是因为实验的结果是无法用实际的实验进行验证的,但是,分析推理的过程是合乎逻辑的,是严密的,是对实验过程科学的抽象,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对客观世界真实的反映,故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故A错误;
B.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不能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
C.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受到重力作用,与惯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运动员下落时,感觉水面是上升的,故A错误;
B.以跳台为参考系,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向下运动,故B正确;
C.运动员的惯性只与运动员的质量有关,与运动员速度无关,故C错误;
D.裁判给运动员打分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姿态,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故A正确;
B.速度可达,这是指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
C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磁悬浮试验样车运行速度大无关,与受力情况无关,故C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研究运动员的跑步动作时,运动员的肢体动作是不能忽略的,故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
B.苏炳添的100m成绩为9.83s,其平均速度为,不是瞬时速度,B错误;
C.在新闻报道中,“9秒83”是时间间隔,C正确;
D.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的快慢无关,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A错误;
B.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初速度越大,刹车时加速度一定时,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B正确;
C.根据
该限速值约为,C错误;
D.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AB.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与运动状态无关,AB错误;
C.各种机床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使其静止的状态不易改变,C正确;
D.“嫦娥五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因为质量不变,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故A正确;
B.速度变化得越块,加速度就越大,故B错误;
C.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A.斜面实验是在已有实验现象基础上做了合理外推,并没有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A错误;
B.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是为了使时间的测量更容易,B错误;
C.图2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C正确;
D.图1中的丁不能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
A.伽利略用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故A正确;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跟它的轻重有关,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故B错误;
C.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故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对做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物体均有研究,故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三滴油离开容器时的速度和车厢速度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上油滴相对于车厢,其初速度为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情况相同,落到车厢地板上所用的时间相同,在水平方向上油滴相对于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油滴相对于车的位移方向向左,位移大小
所以三滴油依次落在同一位置上。
故选B。
15.D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故A错误;
B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则惯性越大,故D正确,B错误;
C.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故选D。
16. 固有 质量
【详解】
[1]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质量是反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7. 匀速直线 速度
【详解】
[1]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它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2] 如果受到一个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
18.一样远
【详解】
[1]因为乘客随匀速行驶的轮船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一名乘客在轮船舱内跳远时,无论顺着轮船行驶的方向还是逆着轮船行驶的方向,乘客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乘客相对于轮船来看是静止的;所以这两次跳远的距离一样远。
19. 摩擦力越小,小球上升的高度越接近原来高度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详解】
[1].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摩擦力越小,小球上升的高度越接近原来高度;
[2].由此进一步外推,可得到推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20.(1)不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2)见解析
【详解】
(1)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马拉车,车就前进,是因为车受力不平衡,力改变车的运动状态,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因为拉力虽然消失,但阻力还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状态不变。
21.见解析
【详解】
不能实现,因为旅游者在地面上的时候,跟随地球一起转动,同时,地球上的大气也跟着地球一起转动,当旅游者乘坐气球上升的时候,由于惯性,他还是随大气跟随着地球一起转动,所以旅游者无法通过他所设想的方法乘坐气球做环球旅行。
22.向后跳
【详解】
面向着车辆行进的方向向后跳下,这样做可以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了由于惯性身体拥有相对地面的速度,二是避免了仰面跌倒的危险。
23.见解析
【详解】
甲图中静止的小车和木块突然受到拉力时,小车和木块的底部一起向前运动,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乙图中运动的小车和木块遇到障碍物,小车和木块底部突然停止,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所以小木块会向前倾倒。
24.见解析
【详解】
第一辆车应该是行驶过程突然刹车的状态,乘客下半身随车要停下,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乘客向前倾倒;
第二辆车应该是突然启动加速的状态,乘客下半身随车要加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乘客向后倾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