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兴旺 ( )
A.xīng B.xìng
2.追悼 ( )
A.dǎo B.dào C.diào
3.受苦受难 ( )
A.nán B.nàn
4.李鼎铭 ( )
A.dǐng B.dǐn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 ,感受的是 ;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 ,重现的是 。
A.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B.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C.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D.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6.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事非经过不知难
C.忠言逆耳利于行 D.莫把无时当有时
7.选出句中加点强调的地方与括号中意思不相符的一组是( )
A.今天晚上我去和平电影院看电影。(是“今天”不是“明天”)
B.今天晚上我去和平电影院看电影。(是“晚上”不是“白天”)
C.今天晚上我去和平电影院看电影。(是“我”不是“别人”)
D.今天晚上我去和平电影院看电影。(是“看电影”不是“听京剧”)
8.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给先人扫墓,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来了。
C.我们的队伍里,无论是谁牺牲了,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
D.他死后,子孙们将他送回了家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二、填空题
9.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chè dǐ lì yì xī shēng zhì dù jì tuō āi sī
( ) ( ) ( ) ( ) ( ) ( )
10.查字典填空。
(1)“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鼎力相助” 中“鼎”的意思是( ),“鼎盛”中“鼎”的意思是( ),“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 )。
(2)“泰”是( )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组词( )。
三、语言表达
11.最美的背影。
2017年8月9日16时许,距九寨沟景区只有3公里的十三中队官兵们行至神仙池路口附近,遇见大批从震中撤离出来的群众。突然,道路一侧的山体开始晃动,扬尘卷着大小碎石从高处滚落,砸向惊恐的人群。看上图,一名游客提着包裹慌张地往外跑,一个身着迷彩服的背影,则往里冲。这名战士叫张国全,是武警阿坝州支队十三中队的一名班长,他所在支队的政委说:“他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请结合这个例子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口语交际。
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班会,会上请你即兴发言,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英雄。(提示:“英雄”可以是精忠报国的革命烈士、戍边将士;可以是影视剧中行侠仗义、飞檐走壁的侠客;更可以是身边默默付出、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父母,甚至是陌生人。)
要求:说明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司马迁的话。
14.找出第一段话的中心句:__。
15.第二段中的前四句话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句:_____
第二句:_____
第三句:_____
第四句:_____。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捉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6.将司马迁的名言填在文中“ ”上。
17.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8.以上片段选自《________》,本文是_________于1944年9年8日在_______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属于______文体。
原文围绕“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9.以上片段的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__句话。中心句是第_________句。第_________句运用了对比论证。
20.结合你了解的事例,说一说你对文中司马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详解】
略
5.B
【详解】
通读全段话可知,它主要谈大理与丽江市风景与文化的差异。题干中的句子首句是总提句,然后从对大理和丽江的用词上区分其差异,“体味”的是人们生活的情趣,故应与“风花雪月的浪漫气韵深厚的文化”搭配,“探寻”的是古老的印记,故应与“生命意义的圣地前世江南的繁华”搭配。所以正确答案是B
6.B
略
7.D
略
8.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给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
A.哀思:对死去的人的无限思念,怀念之情。
B.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C.追悼会:为死者举行的追悼仪式。
D.死得其所:是的有意义,有价值。用在此句中不合适,句中用“落叶归根”更为合适。
9. 彻底 利益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详解】
这道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准字音,结合字音,回顾对应的字形,规范工整地作答。要特别注意:“牺”左边的“牛”作为偏旁时笔顺有变化,最后一笔是“提”,右边不要写成“西”。
10. ② ③ ① 上下 T tài 5 安泰
略
11.示例: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人的职责。抗震救灾的战士不顾危险执行任务,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体现,值得被尊重和爱戴。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紧急情况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进行理解,写出自己对“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的认识。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要结合材料的内容,同样要契合“为人民服务”的主题。
12.小时候,我迷恋动画片里那些风度翩翩、能拯救天下的英雄,他们是那样的正义、完美,却遥不可及。后来我发现,其实有一个英雄一直在我的身边,他,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所以父亲从小便知钱财的来之不易。他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跟着师傅学到了一手过硬的本领。他对我的严格要求,引导我从小就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也提高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父亲作为儿子很是孝顺。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到老家,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农活,让他们不那么劳累。父亲作为一名司机,责任重大,他一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工作。父亲勤奋、孝顺、敬业,对我要求严格,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略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5. 讲“我们”要欢迎批评。 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讲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 讲“我们”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办法。
13.
本题考查了对原文内容的掌握。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4.
本题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
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第一段话主要阐述人死的意义。故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三句话围绕这一句分别写了人死的意义到底有何不同。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个句子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可知,第一句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可知,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由“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可知,第三句讲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由“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可知,第四句讲评判标准是否对人们有好处。“我们”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办法。
16.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7.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18.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张思德 应用 为人民服务
19. 四 一 三
20.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此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名人名言的识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和对课文的识记能力。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的第三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其中“因为……所以……”属于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其中“如果……就……”属于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其中“不管……都……”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背景的识记和课文内容的概述能力。此文章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应用文体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具有实用价值、惯用格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这篇演讲稿属于应用文体。原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9.
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关键句的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数文章的句子能知道第一段共有四句。第一段围绕第一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来写,所以中心句是第一句。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第三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将“为人民利益而死”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进行比较,所以第三句运用了比较论证的手法。
20.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理解句子的能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文章的第一段,结合文章第一段的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以及作者在第一段举的两个相反的例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