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我的“长生果”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我的“长生果”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15: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7*我的“长生果”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小时候的读物从小画片到文艺书籍,到连环画,再到大部头小说。
B.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读书和写作的经历。
C.作者读书时不求甚解,所以作文水平快速提高了。
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B.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排比)
C.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夸张)
D.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拟人)
3.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恰似(sì shì)      似的(sì shì)
美差(chà chāi) 差不多(chà chāi)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
C.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D.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5.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强调 B.表示特殊的含义 C.表示特定的称谓
6.人们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因为( )
A.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可以像长生果一样使人益寿延年。
B.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二、填空题
7.“我”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广泛阅读_____。你觉得要把作文写好,还有什么诀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介绍了自己读书的感受以及读书给写作带来的启发,作者对写作的感悟有两点,一点是_______________,另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个活动,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活动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例子,结合你平时看过的书仿写句子。
例:几套连环画让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1.“长生果”的原意指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
12.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讲“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B.讲读书的好处。
C.讲“我”读书的收获。
1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文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 )
(2)第二自然段是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郊游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
14.仿句。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是________。
书是_________。
开心阅读。
读书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我们只觉得那个头额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讲到谈吐的风味,那完全要看一个人读书的方法如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他的生活就在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B.读书的乐趣与读书为了“改进心智”的目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是矛盾的。
C.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所以读报纸不是读书。
D.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向学生推荐,父母也不绝对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
16.关于读书的目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B.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
C.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知识,他便会在行为举止中把这种知识表现出来。
D.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
17.关于读书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说,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小时候的读物是从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再到大部头小说,故A错误;
作者作文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是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并不是读书是不求甚解,故C错误。
2.C
【详解】
C选项的句子是比喻句,把赞扬声比作雨点。
3.sì shì chāi chà
【详解】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本题中没有修辞手法的是C项。
A项:比喻,把“书”比作“长生果”
B项:比喻,把“落泪”比作“珠”
D项:拟人,把落叶当做人来写。
5.B
6.B
5.
此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长生果”加引号代表的不是真正的长生果,而是一种隐喻,代表着其他东西。
6.
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书可以传播知识、思想、文化,人类的文明皆可通过书的形式传播,永不消逝,是人类文明的永生,所以是长生果。人们把书比喻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7. 课外读物 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积累好词好句。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课外积累。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可以积累文化素养,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广泛阅读可以积累很多好词好句。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素材,提供创造灵感。
8. 构思要别出心裁 要写真情实感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与填空,答题时回顾文章内容,结合题目要求或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或者在把握全文中心和线索的前题下进行概括、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构思要别出心裁;要写真情实感。
9. 示例:征文比赛 把读书体会写成作文,展出后进行评比。
【详解】
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活动的题目要明确,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要确实可行。
答案为:示例:征文比赛 把读书体会写成作文,展出后进行评比。
10.示例:《安徒生童话》让我看得入了迷:《海的女儿》让我爱不释手,《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叫我唏嘘不已。
【详解】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示例:《安徒生童话》让我看得入了迷:《海的女儿》让我爱不释手,《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叫我唏嘘不已。
11. 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 具有“丰富营养”的书籍
12.A
13. × ×
14. 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前进路上的明灯
11.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长生果”的原意指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选文中指具有“丰富营养”的书籍。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12.
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由“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可知,文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1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本题叙述错误。文段“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与“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文段没有运用排比与夸张的修辞手法。
(2)本题叙述错误。第二自然段不是景物描写,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没有写出作者郊游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14.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比喻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仿写的句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比作另一相似的事物,将事物的作用写出来即可。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黑夜里的长明灯。
15.C
16.C
17.①读书的整个目的;②读书的艺术;③思想有力量;④谈吐有风味。
15.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认真阅读文本,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行判断,不难得出答案。
16.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认真阅读文本,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行判断,不难得出答案。
1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