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15: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23*童年的发现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胚胎(péi)   天赋(fù) B.痴迷(chī) 困窘(jiǒnɡ)
C.伊始(yǐn)   祸患(huàn) D.车祸(huò)  绞肉(jiāo)
2.“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伽利略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B.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重大的发现,必须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这是对发现者的考验。
C.这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D.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3.火眼金睛——找出广告语中故意用错的字并改正
百衣百顺(服装广告) 牙口无炎(药品广告)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领鲜一步(冰箱广告)
自己写出一则这样的广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对相声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听。
B.中指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第一个最先碰到物。
C.我认真改正并发现作业中的错别字。
D.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非常有趣极了。
5.“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句话的含义是(  )
A.作者很想炫耀自己的才华。
B.作者为这个发现抑制不住地感到自豪。
二、填空题
6.写近、反义词。
1.近义词。规律——( ) 大概——( ) 发现——( )
澄澈——( ) 天赋——( ) 痴迷——( )
2.反义词。惩罚——( ) 简单——( ) 遥远——( )
高兴——( ) 困窘——( ) 驱逐——( )
7.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文中指反反复复地看鱼。  ( )
2.形容费尽心思。  ( )
3.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 )
4.一声不吭,不说话。  (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双脚一点,轻轻跃起。 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比喻句: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总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想象:一朵浪花,能让我们想象大海的浩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写恰当内容,使其成为排比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付出一份辛苦;秋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雨点打在玻璃上叭叭直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认识的动物中,我最喜欢忠诚的狗,例如_______,又如_________。
(4)某画家想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作一幅画。他有以下四种构思,你认为第____种最佳,理由是_______
①在碧绿的原野上,一朵红花怒放。
②一望无际的绿野上,一个身穿红色工作服的架线工正在电线杆上架线。
③一碧万顷的大海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④绿树丛中,躲藏着一只翅膀红艳的蝴蝶。
四、现代文阅读
知识巩固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人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0.老师的解释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是怎么进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和老师的谈话对我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种植春天
这是一则日本的童话。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当他把面包拿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3.读短文,回答问题。
(1)文章想象奇妙,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可为什么在少女的坟墓上,竟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农夫的做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的写法。
14.请用“ ”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15.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认为国王、农夫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对待别人不能冷酷无情,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回报。
C.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18.“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读音,本题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B项。
A项:胚胎péi——pēi
C项:伊始yǐn——yī
D项:绞肉jiāo——jiǎo
2.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可知,“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伽利略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这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故A、C、D正确。B选项“必须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过于绝对,说法错误。
3.衣——依;炎——言;骑——其;鲜——先;
【详解】

4.A
【详解】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
A:正确。
B:“第一个”和“最先”语义重复,删掉“第一个”。
C:词序颠倒,把“改正”和“发现”互换。
D:语义重复,删掉“非常”。
5.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仔细分析原句内容,结合原文的主旨可以分析得出答案,“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句话的含义是作者为这个发现抑制不住地感到自豪。
6. 定律 大约 发明 清澈 天才 着迷 表扬 复杂 附近 忧愁 富裕 迎接
【详解】
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即可。
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近义词有:规则、纪律、法则等。
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近义词有:大约、好像、大致等。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近义词有:发觉、创造、发明等。
澄澈:清澈透明。近义词有:清澄、清澈、透明等。
天赋: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近义词有:资质、天分、天资等。
痴迷:深深地迷恋。近义词有:沉醉、迷恋、沉迷等。
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惩罚:处罚。反义词有:奖赏、表扬、表彰等。
简单: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反义词有:丰富、复杂、详细等。
遥远:很远。反义词有:邻近、眼前、附近等。
高兴:愉快而兴奋。反义词有:忧郁、沮丧、气愤等。
困窘:为难;穷困。反义词有:宽裕、富裕、富余等。
驱逐:赶走。反义词有:邀请、挽回、迎接等。
7. 翻来覆去 绞尽脑汁 一本正经 默不作声
【详解】

8.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谈话激发了想象力。 敲起了小鼓 一颗露珠 能让我们想象黎明的清新 一钩弯月 能让我们想象夜空的宁静 我发现了规律。 收获的季节 收起一株庄稼 便收获一份财富
【详解】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3.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常涉及到关联词语运用,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
4.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5.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6.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9. 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 雨点打在玻璃上叭叭直响,就像一首擂鼓的乐曲。 狗在夜晚总是警觉地看家护院 狗喜欢跟着人走,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① 碧绿的原野能表示“万绿”,“一朵红花”能表示“一点红”。

10.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11.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
12.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短文的前三段为老师解释的内容。
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3. 这里的春天来了! 驱赶少女 热情接纳 对比
14.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1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
16. 性情冷漠,没有同情心 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17.A
18.除了春天,还有幸运、幸福、机会、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