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1: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来历有关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讨论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时,三组同学出示了如下史料,她们的观点应是( )
A.苻坚骄傲轻敌 B.前秦兵力分散 C.民族矛盾尖锐 D.前秦实力弱小
3.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的发生,可能使这句话不再是正确的(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 D.经济重心南移
4.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决心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使用汉语 C.改穿汉服 D.与汉族通婚
5.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有关花木兰所属民族,大多认为是鲜卑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木兰代父从军体现了对国家忠义、对父母孝道的汉族儒家观念,这种分歧表明南北朝时期(  )
A.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仍然较大 B.北方民族已经全部被汉化的现象
C.北方民族与汉族的隔阂逐渐加强 D.北方民族交融已深入到文化层次
7.“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使用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汉武帝的大一统 D.秦的统一
8.“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管仲改革
9.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商鞅变法
B.诸侯争霸
C.三国鼎立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0.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措施后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兵强马壮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潮流
11.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取长补短 D.对外开放
1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对这一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B.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和西晋
C.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一了北方 D.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世纪后期
13.在纪录片《中国》第八集《融合》中,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带领鲜卑族,主动发起变革,融入汉文化。下列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有( )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能反映民族交融的诗句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综合题
16.探究题。中华文明的发展独具特色。带着这样的观点,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一“ ”处填上合适的朝代,图二文物有何史学价值
材料二
秦朝措施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材料,指出秦朝、汉武帝时期在文化思想上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C:经过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的中华文明,虽然仍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实际上却已远不限于秦汉时代的旧的汉族传统内容,而是包含了由众多少数民族输入的,大量成份复杂的营养,从而变得更为清新艳丽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只有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3)利用材料A、B,实证材料C中划线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
(4)综合上述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三:北魏初年,有个姓拓拔的人穿着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经担任“白鹭官”。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四: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统一……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统编本《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的《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曹丕建立了图示中的哪个政权?(用字母表示)请写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名称。
(2)根据材料二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白鹭官”,他的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淝水之战时期,苻坚以“投鞭断流”表明其军队强大。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故这些成语均与淝水之战有关,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排除B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破釜沉舟与此战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表明,苻坚作为领导者,骄傲轻敌,自以为是,最终导致战争失败,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题干图片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详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特别是鲜卑的姓改为汉姓,使得同一姓未必同宗同源,故B项正确;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项;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所以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决心的措施是迁都洛阳,A项正确;使用汉语、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措施是最能体现民族融合的措施,排除BC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活动内容包含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耕生活等第一单元的内容,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根据材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有关花木兰所属民族,大多认为是鲜卑族,理由是诗作显示出的尚武精神及兵制更契合少数民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异议,因为木兰代父从军体现了对国家忠义、对父母孝道的汉族儒家观念,这种分歧表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已深入到民族文化的层次,D 项正确;题干分歧不能体现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仍然较大,隔阂逐渐加强,排除AC项;“已经全部汉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D项。
7.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使用汉语,同汉人通婚,故B符合题意;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商鞅变法,故A不符合题意;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主要有:地方上实施推恩令、思想上实行“摆出败家独尊儒术”等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如,改官制、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学汉礼等,C项正确;禅让制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管仲改革的内容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等,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潮流,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北魏兵强马壮不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孝文帝迁都洛阳是改革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说明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他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北魏是在北方,与江南开发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北魏单方面的学习中原文化,与取长补短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北魏学习中原文化,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交往,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8万军队打败了前秦80多万兵力,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成就,A项正确;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前秦在战前统一了北方,但惨败后政权土崩瓦解;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控制,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后,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故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属于商鞅变法内容,排除ABD选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声鹤唳”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草木皆兵”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在城楼上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因此题干给出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出自淝水之战。D项正确;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排除A项;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分析选项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中的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C项正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排除A项;B项与佛教的兴盛相关,排除B项;D项反映的是草原风光,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夏朝;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秦朝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是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统一了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观点: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特点:多元一体。
(1)
根据图一,由“早期国家的产生”,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因此“ ”处填上合适的朝代是夏朝。由图二“商朝出土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
根据材料二,第一问,由图片可知秦朝,在文化思想上的措施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是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二问,由“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可知出,到汉武帝时代,华夏族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换言之就是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角度的大一统。因此汉武帝在思想上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统一了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
根据材料A、B,由A“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话)。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可知与说汉语相关;由B“鲜卑姓改为汉姓”,可知使用汉姓相关,由C“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的中华文明,虽然仍以汉族文化为主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鲜卑姓为汉姓;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实证材料C中划线的观点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内涵,促进各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和文化认同感增强。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17.(1)A;赤壁之战。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族通婚(或者答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北魏孝文帝改革。
(4)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详解】
(1)观察题干“三国鼎立形势图”及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所以A是曹丕建立的政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从东汉末年起,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到西晋后期,我国出现了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可知,材料三中的“白鹭官”,他的后人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族通婚(或者答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带来的结果。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推行改革,内容包括:穿戴汉族服饰;使用汉语;改为汉族姓氏;与汉族联姻;学习汉族的官制等。改革的结果造成了“白鹭官”的后人与汉族交往更加密切,生活习俗朝着改革所引领的方向发展。
(4)根据材料四“多个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