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二十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2.朱元璋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其中掌管军事权的是( )
A.都指挥司 B.布政司 C.按察司 D.巡检司
3.宋代书法在风格上充分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特点,自由潇洒,颇多趣味。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时间的书法仿佛丧失了活力,书法的风格“中规中矩”,不再如宋代书风那般充满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则使得宋代书风再现于世。这些变化( )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B.体现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艺术追求
C.深受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D.使古代的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4.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的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中国人开始吃上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方法。根据下图中的关键词可以概括的学习主题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经济控制的增强 D.思想控制的巩固
6.“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①宋朝时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②武则天翻阅史书《资治通鉴》
③临安城有许多回族商人用交子做买卖④清朝百姓喜爱吃马铃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如果你是明朝初年的地方官员,有事要去京城奏事,应去
A.成都 B.应天 C.长安 D.洛阳
9.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材料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在地方设置三司 B.大兴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丞相制度被废除
10.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
B.唐太宗创立殿试制度,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C.明朝推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D.1898年百日维新废除了科举制
12.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中①②处应填( )
隋 ①
唐 增加考试科目,创立殿试
宋 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人数
明 ②
清 大兴文字狱
A.①隋炀帝创立进士科②兴办太学
B.①隋文帝创立进士科②依据门第推荐
C.①隋文帝创立进士科②废除丞相
D.①隋炀帝创立进士科②八股取士
13.清代历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草根揭竿而起没有凭借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仅仅是为了为民除害;他们没有谋权篡位的意思)符合孟森观点的是( )
A.刘秀、朱棣 B.刘邦、朱元璋 C.刘邦、朱棣 D.刘秀、朱元璋
14.“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转运使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行省 D.废除丞相
15.科举考试到明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文体灵活多变 C.考生可畅所欲言 D.以诗词为主要考试内容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皇帝以图谋不轨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这则材料反映了明初为集中权力,在中央采取了何种举措?为何要采取这种举措?
(2)为强化皇权,上述“皇帝”在地方上是如何做的?
材料二:这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这种文章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3)材料二提到的这种“文体”被称为什么?这种文体兴起于哪一朝代?有何弊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
(1)材料一评价的是什么制度?这制度确立于哪一朝代?
材料二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科举制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分析,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实行八股取士,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这样就禁锢了思想,D项正确;诗赋是唐代科举规定的标准,二十四史、前四史是史家分类,不是科举考试内容,排除ABC三项。选D项。
2.A
【详解】
三司是明代省级地方政府的三个权力部门,分别是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其中,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其长官为布政使,是一省行政长官负责全省民政。按察司是一省的最高司法与监察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按察司长官称作按察使,别称臬台。都指挥司乃是一省最高军事机构,长官称作都指挥使,掌控全省军事。三司之间,互不统属,各司其政,其长官官职相同,均直接对中央负责,A项正确,排除BC项;巡检司不是三司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社会文化氛围宽松,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影响了社会文化活跃,而明代封建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导致明代书法艺术中规中矩,缺乏活力;但是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也高度发展,所以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则使得宋代书风再现于世。C项正确;明初中规中矩的风格不符合市民阶层的需求,排除A项;这些变化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引起的,而不是士大夫多元的艺术追求,排除B项;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D项正确;西汉经丝绸之路引入的是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排除A项;唐朝农业发展没有农作物方面的表现,排除B项;北宋引入的是高产作物占城稻,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东厂和废除丞相是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以上这些措施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地强化,B项正确;特务机构指东西厂,选项说法无法全部概括题干,排除A项;题干涉及政治文化方面,经济没有体现,排除C项;思想控制的加强是指文字狱和八股取士,题干中信息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依据题干“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大意是:我朝废除了丞相,设立五府,六部机构,相互牵制,稳定朝廷的统治,根据课本所学可知,明太祖继位后,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直接对皇帝负责,C项正确;ABD项与废除丞相无关,排除。故选C项。
7.D
【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①符合题意;《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②符合题意;回族形成于元朝,③符合题意;明朝引进马铃薯,清朝百姓喜爱吃马铃薯符合史实,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B项正确;成都是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排除A项;长安(今西安)在历史上是西汉、隋朝、唐朝等朝代的都城,排除C项;洛阳在历史上是东汉、曹魏、北魏等朝代的都城,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说明明太祖朱元璋工作极为繁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丞相制度被废除,D项正确;在地方设置三司、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土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从“不胜谄事”到“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体现了秀才对进士出身和举人出身的官员态度截然相反,这说明了科举考试对官员威望的影响很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官员士绅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与地方政事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官员的行政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推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05年,宣布废除了科举制,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图表中内容“增加考试科目,创立殿试”“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人数”可知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故①为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明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是八股取士,故②处填写八股取士。D项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朝,排除A项;依据门第推荐是九品中正制,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废除丞相是明朝的,但是与科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
根据材料“草根揭竿而起没有凭借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仅仅是为了为民除害;他们没有谋权篡位的意思”可知,符合孟森观点的是刘邦、朱元璋。刘邦、朱元璋都是从农民起义当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B项正确;刘秀是西汉皇族出身,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权上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丞相、专权乱政”可知,为避免这一点,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项正确;宋朝设置转运使,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元朝设置行省,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5.A
【详解】
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与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6.(1)朱元璋。举措: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原因: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2)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3)八股文。明朝。弊端: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钻研八股,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详解】
(1)根据“洪武十三年(1380年)”可知是朱元璋。举措:根据“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得出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原因:根据“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分析得出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2)根据所学可知,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3)根据“这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可知是八股文。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弊端:根据所学,可从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皇帝培养忠实奴仆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
17.(1)科举制;隋朝
(2)措施: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统治者重视科考。
(3)考试科目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文体格式为“八股”
【详解】
(1)根据“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可得出是指科举制;根据所学可得出是隋朝,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2)措施:根据“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可得出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原因:根据宋代的政策得出重文轻武政策;根据“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得出统治者重视科考。
(3)根据“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得出考试科目来自《四书》《五经》;根据“对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得出答卷文体格式为“八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