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51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51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00: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苏轼
01
回顾作者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与辛弃疾齐名称“苏辛” ,
开创豪放派词风;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之一。
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
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苏东坡全集》。
02
写作背景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03
文题解读
mount
mount
文体知识介绍
游记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
走近石钟山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
《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文人墨客与石钟山
03
初读课文,明确字音
彭蠡 郦元 钟磬
桴止 铿然 硿硿
栖鹘 磔磔 鹳鹤
噌 吰 穴罅
无射 窾坎 镗鞳


qìng

kēnɡ
kōng
qī hú
zhé
guàn
chēnɡ
hónɡ
xià

kuǎn
tānɡtà
读准字音
04
文本研读
任务: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勾画圈点标注重点文言知识,标记疑难字句。
(时间:15分钟)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一自然段◇
疏通文义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
鼓:振动。
洪:大。
搏:撞击。
是:这。
疏通文义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以:把。
置:放。
鸣:使……发出声音。
虽:即使。
疏通文义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始:才。
访:寻访。
得:找到。
函胡:通“含糊”。
扣:敲打。
徐:慢。
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疏通文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独:惟独。
名:命名。
以:用。
译文:
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合作探讨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水石相搏”说
“扣石发声”说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疏通文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从。
舟:乘船。名为状。
适:到……去。
得:能够。
疏通文义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其:其中的。
焉:形容词尾,同“然”。
固:仍旧,还是。
而:连词表修饰。
疏通文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暮”,晚上。
独:副词、只。
疏通文义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边。
且:一边… …一边… …。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疏通文义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方:正要。
心动:内心惊恐。
绝:停止。
译文: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从水面上传来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
疏通文义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徐:慢。
察:细看。
则:同”乃”,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到那里。
为:形成。
疏通文义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窍:窟窿。
作:起,翻译为演奏。
当:处在(某地)。
空中:中间是空的。
疏通文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之:代下文典故。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因:于是。
识:通”志”,记住,知道。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一段又写了几种说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
合作探讨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苏轼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也。
笑谓迈曰(非
常自信)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二者相应,如乐作焉。
合作探讨
2.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有何作用?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
大石
栖鹘
鹳鹤
——比喻、拟人绘形
——直接绘声
——类比拟声
作用
渲染阴森可怖的氛围,突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三自然段◇
疏通文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目、耳: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殆:大概。
疏通文义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士大夫:有官职的人。
终:终究。
莫:没有谁。
(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译文:
疏通文义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所以:……的原因。
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
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是以:因此。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2.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合作探讨
郦 元
士大夫
渔工水师
陋者(李渤)
——言之不详
——不肯夜泊绝壁下
——知而不能言
——考击以求
(叹)
(笑)
所以不传
(惜)
游因——质疑
郦说
游历——解疑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游感——结论: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李说
——人常疑之
—— 余尤疑之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课文结构
05
延伸拓展
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1)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2)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选自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请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
苏轼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
实践出真知。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正是一致的。
布置作业:
背诵《石钟山记》。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