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3:5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选择题
1.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省流落他乡,受尽屈辱,你知道下列哪个国家曾长期割占台湾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此话出自(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徐骧 D.左宗棠
3.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此图反映了( )
A.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4.《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梁启超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6.《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
A.迫于俄法德三国压力 B.贪图中国的“赎辽费”
C.旅顺军民的强烈抗争 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7.帝国主义1902年在华的总投资,是7.88亿美元,1914年达到16.1亿美元,1907年84%的航运业、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处于外国控制之下。材料强调了帝国主义(  )
A.对华经济掠夺 B.帮助中国经济建设
C.开辟通商口岸 D.割占中国领土
8.1895年9月30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关于中国的潜力以及中国迷梦的种种神话已被这次战争完全澄清了。”某学者说:“这次战争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中的“这次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战争后中国被侵略割占的土地其中之一是
A.香港岛 B.台湾及澎湖列岛 C.九龙司地方一区 D.山东半岛
10.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是纪念
A.丁汝昌 B.左宝贵 C.徐邦道 D.邓世昌
11.1895年出版的《普拉茨塞海军年鉴》中指出,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与材料相关的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哪一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12.125年前甲午中日战争后签下的《马关条约》中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
二、综合题
13.海疆,即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材料三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四: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3)根据材料二、三、四,请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刻下“中国”的名字,5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4)材料五,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五则材料,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14.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后签定了什么条约 这个条约中对中国本土工厂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各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过程中,美国错过瓜分狂潮,为了实现“利益均沾,机会均等”而提出的政策是什么
(3)谈谈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及启示
15.某校同学开展了以“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某同学自制了近代列强侵华事件年代尺(见下图)
材料二: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举一例证明侵略者在B处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2)材料二中“去年今日割台湾”依据的是哪一条约?
(3)李明同学为历史小报搜集了下列人物图片,请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台湾从此与大陆分离了半个世纪,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收回了台湾。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
徐骧是清末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是其名言,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3.B
【详解】
根据“莫待土分裂似瓜”可知《时局图》是让国人警惕被列强瓜分的后果,甲午战后中国战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B项正确;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A项;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导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结果,因此让国人警惕的是列强的瓜分,并不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排除C项;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项正确;割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完整,排除A项;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排除B项;开放通商口岸,仍然属于商品输出,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世纪80年代“朝士皆耻言西学”,19世纪末“人人竞言西学”,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为挽救民族危机纷纷学习西方先进社会文化,B项正确;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末中国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性质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排除C项;D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是清朝面对内外交困局面,内部先进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自救行为。它虽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西方的文化、技术,但不是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德、法、俄三国不满,在三国强力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A项正确;“赎辽费”是日本迫于压力作出的选择,排除B项;旅顺军民的强烈抗争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A
【详解】
由题干材料“帝国主义1902年在华的总投资,是7.88亿美元,1914年达到16.1亿美元,1907年84%的航运业、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处于外国控制之下”可知,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经济掠夺,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A。
8.C
【详解】
依据题干“1895年、这次战争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材料中的“这次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B
【详解】
据题干关键信息“1894年”“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可知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反映的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正确;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A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C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德国强租山东半岛作为势力范围。D排除;故选B。
10.D
【详解】
由材料中的信息“致远深沉第一勋”可知,此诗是纪念邓世昌。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不幸中炮,邓世昌与200多官兵壮烈牺牲。D项正确;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以身殉国,排除A项;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排除B项;徐邦道在旅顺战役中牺牲,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依据题干“致远舰”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有关,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在大东沟附近海域之间爆发了一场黄海海战,期间北洋水师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全力冲向日舰“吉野号”但是中鱼雷而沉没,据此分析,图中①对应的是旅顺之战,②对应的是黄海海战,③对应的是威海卫战役,④对应的是丰岛海战。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C项正确;“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割地”始于《南京条约》,并不是《马关条约》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1)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有海无防)。
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割占香港岛,迫使上海等五口开埠(或海防主权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增开商埠也可)。
(2)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或爱国英雄主义都可得分)。
(3)日本近代学习西方,重视武器装备更新,武器精良;清军舰船、武器没有增加和很好维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腐败;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
(3)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强盛,海军力量日益强大,有效地保卫了海防安全。
认识:清王朝的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的近代化和有效地保卫海疆);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有海无防”的耻辱,维护了国家领海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势日盛,海军舰艇编队成功的环球航行是其体现,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有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这些问题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割占香港岛,迫使上海等五口开埠。
(2)根据材料三“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可知与甲午战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住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在弹尽的关头,他下令朝日舰撞去,最后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因此“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从他身上学习到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日本近代学习西方,重视武器装备更新,武器精良;清军舰船、武器没有增加和很好维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腐败;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圆满成功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强盛,海军力量日益强大,有效地保卫了海防安全。我们能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清王朝的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的近代化和有效地保卫海疆);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有海无防”的耻辱,维护了国家领海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势日盛,海军舰艇编队成功的环球航行是其体现,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及结果。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甲午中日战争。解答第三问需要根据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1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门户开放”。
(3)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1)
根据材料“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
根据材料“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后签定了《马关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本土工厂危害最大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各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过程中,美国错过瓜分狂潮,为了实现“利益均沾,机会均等”而提出的政策是“门户开放”。
(3)
本小问相对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点睛】
15.(1)火烧圆明园
(2)《马关条约》
(3)①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③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详解】
(1)根据“185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B处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有火烧圆明园。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去年今日割台湾”依据的是《马关条约》,该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黄海海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是邓世昌;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