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4:1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毛泽东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气势宏伟,反映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同时也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的生动描绘。以下诗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的是( )
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沈阳第一机床厂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提前完成,并取得巨大成就,下列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 ② 大庆油田建成
③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④青藏公路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接管了上海机器厂,并迅速组织恢复生产。1950年,厂名改为“华东区工业部上海制车厂”,生产永久牌自行车。下图为1950年国庆节,该厂在《人民日报》上做的广告。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以分期付款表明该厂经营方式灵活
B.这是“一五”计划取得的重要成就
C.上海制车厂是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典范
D.这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
6.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走势图》。其中从①到②变化的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的进行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③掀起了“大跃进“运动④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6年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就在这几年,2.8万名中国技术人员前往苏联受训。长春汽车制造厂派500人前往莫斯科—利哈切夫汽车厂受训;洛阳拖拉机厂的173名技术人员在哈伊科夫拖拉机厂受训。”可见,一五计划的开展( )
A.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 B.建成了数个新工业基地
C.工业各个领域捷报频传 D.重工业摆脱了落后面貌
9.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一大
10.“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1.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文革时期
12.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1957年,重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对这几个数据的说明,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中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合理调整
二、综合题
13.【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召开。自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7月23日晚,13位代我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
——摘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
(1)材料一中“这里”是在哪座城市?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材料二 共产党的任务,……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材料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材料四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
(4)材料四建国初期(194-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经济、政治领域各举一例)
(5)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国之路》
材料三读下图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文献作简要评价。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该体制的创立与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够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最基本的前提是什么?
(4)材料四中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毛泽东感慨的现状,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 这一计划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2)这一计划的发展重心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各举一例)
(4)这一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是( )
A.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指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以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排除A项;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均属于党内召开的代表大会,排除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词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是一五计划在交通运输建设上的重大成就,C项符合题意;AD项与长征有关,B项与渡江战役有关,均与题干“一五计划”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我国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往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取得的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通车、青藏公路等,①③④符合题意;大庆油田是十年探索时期的成就(1956——1966年),②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5.A
【详解】
根据材料“1950国庆节”和图片广告内容可知,可以分期付款表明该厂经营方式灵活,A项正确;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都是开始于1953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BC项;上海机器厂属于工商业,不是手工业改造是195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走势图》”,可知从①到②是指1952年到1957年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从①到②变化的原因是①②。选项A符合题意;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③④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C正确,ABD错误。综上故选C。
8.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2.8万名中国技术人员……受训……500人……受训……”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开展时期,苏联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故A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人员受训情况,没有涉及新工业基地、捷报频传、重工业摆脱落后面貌,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有了制度保障,C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商议新中国成立,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依据“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建成投产,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正确;“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十年内乱,排除C项;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之前,我国已有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工业部门,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建成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2.C
【详解】
据题干“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1957年,重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对这几个数据的说明”可知,对这几个数据的说明叙述准确的是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
13.(1)上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领导了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领导了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政权。
(4)进行土地改革,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1)
根据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晚,13位代我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运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因此“这里”是在上海市;由“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因此“相反的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
根据材料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如领导了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领导了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政权。
(4)
根据材料四建国初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召开一届人大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14.(1)《十二铜表法》;评价: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3)国家独立(或独立战争胜利)。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1)
关于名称,根据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可知是《十二铜表法》;关于评价,根据材料一“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根据材料二“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可知,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主要是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能够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最基本的前提是独立战争胜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
根据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材料一是罗马法,材料二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美国民主共和制,材料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点睛】
15.(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
(2)重工业
(3)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厂、长春一 汽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任意一点即可)
交通: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任意一点即可)
(4)A
【详解】
(1)根据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反映的是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
(2)根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根据材料二“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工业取得的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厂、长春一 汽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4)根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项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排除B项;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主人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排除C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