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其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该城市是( )
A.底比斯 B.孟斐斯 C.华氏城 D.阿卡德
2.下图为某文明古国存在的社会等级制度。该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3.佛教故事说,有个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到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是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故事体现了( )
A.佛教强调的是众生平等 B.佛教只是对低种姓开放
C.尼提没出家修行的想法 D.释迦牟尼同情低种姓者
4.下面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
A.历法、《太阳历》 B.数学、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流域、印度河流域 D.宗教、创立了佛教
5.“它源于印度教,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认为等级越高越纯净。”“它”是
A.种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建制度 D.庄园制度
6.近日印度新冠疫情失控,不断有生命凋零,有人感慨“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该“感慨”中涉及的宗教是
A.佛教 B.儒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7.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等,不同种姓的人要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麻痹人们的斗志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C.神化了种姓制度 D.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8.下图是一宗教的传播路线图。这一宗教是( )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佛教,创立于公元6世纪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10.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19年8月19日,印度岳父难忍女儿嫁给贱民女婿之耻,在婚礼后不到一个月,雇凶杀死了23岁的女婿。这一新闻说明了古代印度哪一种制度的影响严重?
A.佛教教义 B.种姓制度 C.印度教 D.孔雀王朝
11.宗教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恒河流域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2.在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按这个制度划分,商人是属于下面四个等级中的( )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赞美你,你从大地诞生并来到我们跟前,带来了营养,灌溉了田地,并使牲畜得以生存。你给远离水源的沙漠解了干渴,让大麦和小麦成活。使粮仓盈满,使库房扩张,你给穷人以恩赐....”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在非洲东北角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材料二:印度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1)材料一中非洲东北角的“古老的文明”指的是什么 这一文明的象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文明区域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 请分别写出其中掌管祭祀和军事的等级名称。
(3)这些古代文明都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教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当时它是受人们支持还是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1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说出图一中的A、B、C、D所在的文明的名称。
材料二: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其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法典还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
(2)这些条文出自哪部法典?从法典内容上看,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这部法典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4)材料三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这一等级制度史称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最高等级是?最低的等级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其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C项正确;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地位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B项正确;古埃及的文明是金字塔,古希腊的文明是奴隶制民主政治, 古罗马文明是“十二铜表法”,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材料“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可知,材料中的释迦牟尼接受低种姓的尼提,让他跟随自己出家修行,说明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并不排斥低种姓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对众生开放,而不是只对低种姓开放,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佛教强调众生平等,没有强调尼提是否出家修行的态度,无法得出尼提没出家修行想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所述释迦牟尼接受低种姓的尼提不仅仅是因为同情,主要是因为佛教自身的教义,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古埃及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属于古印度文明的成果,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5.A
【详解】
由材料“它源于印度教,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认为等级越高越纯净”及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所以“它”指的是种姓制度,A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城邦制度主要存在于古希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A
【详解】
根据材料“印度”“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于古印度。佛教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同时吸引了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发展,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故选项A符合题意;儒教 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是我国的三教之一,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伊斯兰教在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创传。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可以看出,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指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目的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项正确;麻痹人们的斗志,神化了种姓制度,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这些都不是材料规定的根本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8.A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该宗教发源于古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并且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此外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A项正确;犹太教,基督教发源于古代巴勒斯坦地区,排除BC项;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是佛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D符合题意,A排除;《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B排除;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C排除。故选择D。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所以材料中岳父杀死女婿就是深受种姓制度的影响,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点睛】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恒河位于印度北部,B项正确;道教产生于中国,排除A项;基督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排除C项;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定为第三等级吠舍,C项正确;.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被定为第一等级婆罗门,排除A项;掌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国王、武士和官吏被定为第二等级刹帝利,排除B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被定为第四等级首陀罗,排除D项。故选C项。
13.(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2)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
(3)大河流域。(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 根据材料一“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在非洲东北角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馈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2) 根据材料二“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涉及的国家是古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3)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印度都是在大河流域的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14.(1)佛教。
(2)大力支持。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
【详解】
(1)根据材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是佛教的教义。
(2)根据所学知识,我认为当时人们大力支持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故不论当时的劳苦大众还是国王都是支持的。
15.(1)A古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 婆罗门 首陀罗
【详解】
(1)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主要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依据材料一的地图信息可知,A是位于非洲的古埃及文明,B是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C是位于南亚的古代印度文明;D是位于东亚的中国文明。
(2)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依据材料二“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可知,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其内容是规定四个等级,分别是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因此,依据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可知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内容;依据材料三信息可知,种姓制度中最高一级是婆罗门,而最低的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 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