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是指
A.幕府统治 B.大化改新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2.7世纪中期,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 )
A.使日本基础实现统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幕府统治的出现 D.致使天皇大权旁落
3.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而进行的改革,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私地,土地收归国有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4.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大化改新( )
A.对盛唐文明的学习并不彻底 B.学习中国文明又不全盘接受
C.广泛传播中国的儒家经典 D.以锁国统治抵御中国的影响
5.公元7世纪中期,使日本成功的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幕府统治
6.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以谁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A.大王 B.武士 C.天皇 D.将军
7.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8.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有了这层关系,日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A.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B.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C.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 D.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
9.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0.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A.克莱武 B.孝德天皇 C.源赖朝 D.伯利克里
11.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实行无条件的土地分封
C.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D.得到土地的人提供兵役服务
12.使日本走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倒幕运动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世纪中期的一次改革。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科举制……
一一人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根据材料一,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2)材料一中的这次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主持这次改革的天皇是谁
(3)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此次改革仿效的中国什么时期?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材料三 7世纪前半叶,日本土地兼并盛行,部民制衰弱,贵族们为争夺土地,不断战争……政变后,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革新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法式备定”的唐制为蓝本,有步骤的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王与“金字塔”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制定法典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部编版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以才选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化改新,这一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点早知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被称为汉化过程,B正确;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产物,A排除;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的改革,C排除; 明治维新是欧化的过程,D排除;故选B。
2.B
【详解】
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基本实现统一,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幕府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权力被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B项正确;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可知ACD项与明治维新内容相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点睛】
4.B
【详解】
根据材料“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殊不失为明智。”可知日本的大化改新,效仿唐朝的制度,但是没有用“宦官”,说明学习中国文明,但是又不是全盘接受,B项正确;材料表明对盛唐文化是批判的接受,“不彻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儒家经典的广泛传播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学习中国,与“锁国统治”明显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是发生于645年的古代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它使日本成功的从奴隶社过渡到封建社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生与日本无关,排除BC;幕府统治是在12世纪的时候进入的,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王不是日本的领导者,排除A项;武士和将军名义上都在天皇之下,受天皇领导,排除BD项。故选C项。
7.B
【详解】
据根据题干“日本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B项正确;幕府制度是日本武士集团势力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明治维新是日本向欧洲学习的改革,排除C项。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此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A项正确;根据“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稳定社会秩序及维护天皇的利益,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成为虚君,幕府将军掌握实权,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史实相符,排除。故选择B。
1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B项正确;克莱武是侵略印度的西方侵略者,排除A项;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排除C项;伯利克里是古代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两者的共同点为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C项正确;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排除A项;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分封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土地的人提供兵役服务,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 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项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排除C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1)大化改新。
(2)646年;孝德天皇。
(3)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4)隋唐。
【详解】
详解
(1)根据“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
(2)结合所学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颁发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大化改新的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实行的一次成功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仿效的是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14.(1)金字塔是法老专制王权的集中体现。
(2)发扬正义与公道;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统治、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特点:全盘“唐国”化,由奴隶制走向封建社会;
影响: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国王自称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可知,金字塔是法老专制王权的集中体现。
(2)根据材料信息“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可知法典的目的在于发扬正义与公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实质是维护统治、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根据材料可知这次改革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其特点是全盘“唐国”化,由奴隶制走向封建社会;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同时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5.(1)商鞅变法。
(2)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得买卖;统一赋税。
(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
根据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在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得买卖;统一赋税。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