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7.3 重 力 第2课时 同步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中,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松开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可见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重跟质量有关,在同一地点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
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方向的是( )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运动,0为小球的重心,OA、OB、 0C、0D为带有箭头的线段能正确表示小球所受重示意图的线段是( )
A.OA B.OB C.0C D.OD
4.如果没有重力,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5.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 )
A.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 重心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
C.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 D.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不变
6.如图是放在地球周围的甲、乙、丙、丁四个不同位置的四个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有一个位置苹果所受重力示意图画错了,这个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7.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
上,如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 的交点,球的重心在
8.如图为一款宠物饮水器,其整体质量分布均匀,将饮水器里装满水,若宠物将水全部喝完,在此过程中,饮水器与水整体的重心位置
9.小明用刚学的知识做了一个坡度自动测量仪,如图(a)所示,图中的指针和重锤A会绕0点转动,若放在斜坡上,则如图(b)所示的斜坡坡度为 ,此装置的原理是 ,如果用此装置测量竖直墙壁,则指针应指在 位置。
10.爸爸想在客厅的竖直墙壁上挂一幅全家福,相框的上端有两个挂钩。小明在墙上钉了第一根钉子A,确定了左侧挂钩悬挂的位置如图所示。之后他们发现若想把相框挂正,确定第二根钉子B(右侧挂钩)的位置比较困难。
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帮他们提出解决方案。你需要的物品 ,具体办法: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一种容器——欹器。它空着时就倾斜,盛水适中就端正,盛满了水便会整个倒翻过来,水流尽时,它又像开始那样倾斜,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盛水适中时,容器和水整体的重心应该在转轴的 (填“上”或“下”)方。请你猜想盛满水时,欹器整个倒翻过来的原因是
三、作图题
12.在图中画出重40 N的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13.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4.小军在学习重力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的活动。
(1)在判断重方向时,小军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首先将铁架台放在水平面BC上,用细线将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0点,实验中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面BC间的角,根据 的现象可以判断出重力的方向。实验中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是为了
(2)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是G= mg。查阅资料发现:g值大小不仅与纬度有关,还与海拔有关。下表为某地区的g值与海拔的大致关系:
小军认为利用该表格数据可以粗测该地区某山峰的海拔(约几百米),并选用了图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 _。 小军利图乙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粗略测出此山峰的高度。
五、科普阅读题
1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微重力
2016年4月6日凌晨1点38分,“实践十号”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力,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力,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 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中。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 这个微重力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 显然不是!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值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 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降为0.94g,而在1 000 km的高度大约降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 000 km度受到75 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 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那么,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3.6 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两次实验。
相比之下,“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
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选填“受到”或“不受" )重力。
(2)一个在地面上重为100 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 km的高度处所受的重力为 N。
(3)“实践十号”微重力水平为10%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般为10-3g。_____ (选填“实践十号”或“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4)请你猜测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研究:
参考答案
一、1.D 2.A 3.C 4.B 5.D 6.C
二、填空题
7. 几何中心 两条对角线 球心
8. 先下降后升
9. 1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90°
10. 细线、橡皮 将一块橡皮拴在细线的一端,做成一个简易的重垂线。手拿重垂线靠近相框的一侧,调整相框位置,直至相框的这一侧与重垂线平行,则此时右侧挂钩处即钉子B的位置(合理即可)
11. 下 容器和水整体的重心移动到转轴的上方,且偏离转轴所在竖直面
三、作图题
12.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4. (1)0A始终与水平桌面 BC垂直 获得普遍规律 (2)g=G/m 不能
五、科普阅读题
15.(1)受到 (2)94 (3)实践十号 (4)进行新型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