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有关
D.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压力来增大摩擦
2.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3s内木箱没有被推动,此时推力小于摩擦力
B.3~6s内木箱做加速运动,此时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N
C.6~9s内木箱做减速运动,此时木箱所受摩擦力为6N
D.9~12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所受摩擦力小于6s~9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
3.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印度举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是张馨在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鞋与草坪间的摩擦力
C.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带球时要持续跳球,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力将一长方体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特静止,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减小压力,使物块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关于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上
B.f1=f2,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上
C.f1=f2,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
D.f1>f2,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
5.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如图甲,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 N
B.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速度之比为1∶2
C.木块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D.第二次木块受到的拉力比第一次小
6.在交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自行车仍然是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给车轴加润滑油
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7.拔河是一项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图所示是某校拔河比赛的场景。拔河中用到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下列各种做法,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是( )
A.选体重大的队员 B.选脚更大的队员
C.穿崭新的运动鞋 D.向地面撒些沙子
8.在交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自行车仍然是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柄是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增大摩擦
B.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
C.轮胎上有凹凸不平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珠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9.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
D.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A、B两物体重力分别为40N、60N,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滑轮到两物体的轻绳均水平。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轻绳对A物体的拉力大小为12N。忽略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轻绳对两端物体拉力大小相等,物体A始终位于B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60N B.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9N,方向水平向左
C.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D.若增大拉力F,B对A的摩擦力将增大
12.小华在班上擦黑板时隐隐感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回到家,他拿出小时候的一块玩具黑板,把它平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再用一个黑板刷来擦黑板。如图所示,他给黑板刷斜向下施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动起来;当他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大于0)时,他怎么也推不动黑板刷。在这两种情形下,黑板刷分别( )
A.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D.不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14.小英用10N水平力推车,车沿粗糙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将水平推力增大到20N,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15.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所示,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写字,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此时笔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
16.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准备起跳她受到的重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跳板表面做的比较粗糙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7.如图为中国队参加冬奥会冰壶比赛的照片。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比赛时,图中中间的运动员后脚蹬地,将冰壶推出,冰壶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两边的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冰壶被推出后,______(填“受到”或“不受”)推力的作用,它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______;
(2)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______;
(3)中间运动员蹬地脚的鞋底应该______一些。(填“光滑”或“粗糙”)。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旱冰
开展溜旱冰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运动需要有双旱冰鞋,有条件的可以到专门的冰场上进行,没有条件的在较光滑的水泥地面也可以进行,但不能在车辆来往的道路上开展这项活动。
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摩擦较大。人穿旱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旱冰鞋变为滚动,旱冰鞋下安装了滚动轴承,轴承上套上了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
人在起动时或加速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起动和加速的目的。
(1)在同样的条件下,______要比______小得多;
(2)溜冰时脚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3)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前一种做法是通过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后一种做法又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方向是_________;当t=3 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状态;当t=5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0.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便利之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行驶过程总会产生大量噪声,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降低噪声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B.内饰采用柔软的材料 C.喇叭安装隐蔽
(2)如左图,汽车的前灯的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3)寒冷的冬天,常会看到车前挡风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侧会起雾,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4)当汽车由匀速直线运动到紧急刹车的过程中,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5)如右图,在车内挡风玻璃前放透明矿泉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 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司机驾驶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下表: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汽车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______对平衡力。小轿车刹车后,由于________,小轿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以上数据,估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_________ 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4)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其原因是:因为下雨后,路面的________降低,使摩擦力变小,使________(选填“反应距离”或者“刹车距离”)变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摩擦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它也可以充当动力,比如将物体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时,开始阶段物体向前的滑动摩擦力而运动,此时摩擦力是动力,故A错误;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影响,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故C错误;
D.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鞋子和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0~3s内,木箱的速度为0,保持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9~12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可知,推力大小是6N,故摩擦力为6N;3~6s内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所受摩擦力大小为6N,故B错误;
CD.由图丙可知,9~12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可知,推力大小是6N,故摩擦力为6N;6~9s内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所受摩擦力大小为6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作用在足球上,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正确;
C.足球踢出去后,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带球时要持续跳球,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所以
f1=G
物块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墙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所以
f2=G
由此可知
f1=f2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4N,故A错误;
B.木块第一次为
木块第二次为
所以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速度之比为2∶1,故B错误;
C.前后两次木块都是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样,所以木块前后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与运动速度无关,故C正确;
D.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前后两次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第二次木块受到的拉力与第一次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给车轴加润滑油可以轴承之间形成油膜,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C.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和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故BC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
A.选体重大的同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选脚更大的队员不会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穿崭新的运动鞋,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地面上的沙子能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脚踏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珠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压力;故A错误;
B.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
D.人和滑板在地面滑行,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滑板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不是惯性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因为A、B两个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个物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趋势,不满足摩檫力的产生条件,所以,A、B之间无摩檫力,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水平向右的摩檫力,因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为5N,故B正确;
C.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B物块受到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B物块,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受力物体是B,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水平桌面上A、B两物体重力分别为40N、60N,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两物体的重力之和
F=GA+GB=40N+60N=100N
故A错误;
C.已知在15N的水平向左拉力F作用下,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对A物体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为12N。因A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对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fB对A=FA-T1=15N-12N=3N
故C错误;
B.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摩擦力大小为
fA对B =3N
已知细绳对B水平向右的水平拉力为T2=12N,以B为研究对象,因B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f地对B= T2- fA对B =12N-3N=9N
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D.若增大拉力F,因A对B的压力大小不变(始终等于A的重力大小),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B对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小华给黑板刷斜向下使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动,黑板刷对黑板有一个压力,且黑板刷和黑板之间接触面粗糙,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作用;小华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时(大于0),黑板刷对黑板有一个压力,尽管黑板刷没有滑动,但黑板刷与黑板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作用。故选B。
13. 3 1
【详解】
[1]由图乙可知,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拉力为3N,此时由图丙可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大小为3N。
[2]木块在第7s时,由图乙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为2N,由图丙可知,木块此时做减速运动,因木块的摩擦力与速度大小无关,因此仍为3N,方向和拉力相反,故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F合=F拉-f=3N-2N=1N
14. 10 10 20
【详解】
[1]车沿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车所受的摩擦力
f=F=10N
[2]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不变,仍为10N。
[3]发现前面有小孩后,用10N的水平拉力向后拉车,则车此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方向都与运动方向相反:一个是水平拉力,一个是滑动摩擦力。小车减速过程,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所以所受的合力
F合=F拉+f=10N+10N=20N
15. 不变 向左
【详解】
[1]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笔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故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2]在纸上写字,笔运行中受到纸面的摩擦力,笔毫向左弯曲,说明笔毫向右运动,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笔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6. 平衡力 摩擦
【详解】
[1]在跳板上准备起跳时,运动员是静止状态,受力平衡,重力与她所受跳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跳板表面比较粗糙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17. 不受 惯性 减小摩擦(或摩擦力、阻力) 粗糙
【详解】
(1)[1]冰壶被推出后,手离开冰壶,没有了施力物,也便不受到推力了。
[2]被推出后,冰壶能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3]用冰刷扫刷冰道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让接触面变光滑,从而减小摩擦。
(3)[4]中间运动员地脚的鞋底应粗糙些,这样可以增大鞋与冰面的摩擦力,更利于运动员前行。
18.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相互的 增大压力
【详解】
(1)[1][2]由题文描述可知,其他条件一样时,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2)[3]当力向后蹬地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地面施加力的同时地面也给人施加力,所以他会向前加速。
(3)[4]用力向下压,粗糙程度不变,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19. 2 水平向左 匀速 2
先由图丙的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及方向;又因为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由物体间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如果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变、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物体间的摩擦力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丙图图象知道,在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当t=3s时,物体处于匀速状态;由图乙知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f=2N;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当t=1s时摩擦力也为2N,方向水平向左;当t=5s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的摩擦力也为2N.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图象问题的分析能力,关键是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结合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解.
20. C 会聚 内 液化 增大 圆柱形的透明矿泉水相当于凸透镜,会把光线汇聚在焦点,使得焦点处的温度较高,容易引燃车内物品
【详解】
(1)[1]A.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内饰采用柔软的材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而喇叭安装隐蔽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3][4]在冬天,由于车内温度较高,玻璃温度较低,玻璃内侧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而积雾。
(4)[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有关,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不因速度变化,故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不变。
(5)[6]矿泉水瓶和内部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燃车内物品。
21. 2 惯性 0.7 速度 粗糙程度 刹车距离
【详解】
(1)[1]汽车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汽车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
[2]小轿车刹车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3]由表中数据可得,司机每次制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
该司机反应时间大约是
(3)[4]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40km/h到100km/h,对应的制动距离由8m到54m,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
(4)[5][6]下雨后,路面有水,相对于晴天而言,路面更光滑,即路面的粗糙程度降低,摩擦力变小,汽车受到的阻力变小,使刹车距离变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