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10: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今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对话,但是出舱活动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D.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2.下列物理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3.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杠杆原理
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麦克斯韦——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5.2020年8月3日,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向全球免费提供全天候的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测速和授时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速度就越快
B.所有电磁波的波长是相等的
C.5G和4G技术使用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6.今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13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点56分飞船成功与中国天宫空间站实现自动交会对接,9点58分三名航天员进入了空间站。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接时,“神舟十三号”相对天宫空间站的速度很小
B.对接后,“神舟十三号”相对天宫空间站是静止的
C.对接后,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接时的图片不是通过声波传播的
7.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
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
D.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8.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列车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都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的传递
C.用手机扫码支付时,二维码应在手机镜头的1倍焦距以内
D.共享单车座垫的形状能增大与骑行者臀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臀部的压强
9.五十年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在光导纤维通信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因此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传播信息利用的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10.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采蜜后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D.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而要使用无线电对话
11.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B.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提供全天候即时定位服务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且可以传递图像信号
12.2022年虎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在天上过年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向祖国和人民送上了祝福,其中指令长翟志刚说到:“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翟志刚祝福发出的声音是由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翟志刚祝福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C.宇航员们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3.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G 网络所指的就是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中的第五代网络, 经测试 5G 下载速度是 4G 的 15 倍,因为 5G 网络比 4G 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小
B.指南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附近
C.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
D.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
14.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5.手机是成年人的生活必需品,小明爸爸开私家车进出大城市时,必须打开手机北斗导航系统来指引汽车行进路线。手机导航系统与北斗卫星之问传输的信号属于(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二、填空题
16.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过大年。宇航员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饺子质量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对话 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供助于无线通讯设备;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其实是 _____形成的。
17.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运载火箭燃料选用液氢,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高;载人飞船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通过______传递信息。
18.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______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人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______传递指令信号的。
19.中国航天打响了5G争夺战的第一炮,他们计划在2020年执行一个代号为虹云工程的计划,即通过发射一百多颗卫星组网形成5G卫星通信网,从而覆盖整个地球的5G网络。那么5G会比4G牛多少?为什么能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升级换代?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的定义,5G将带来三大应用场景:
eMBB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将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uRLLC低延时:5G的理论延时是1ms,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mMTC广联接: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
我们生活中常听说的AI技术、VR/AR技术与全息通信,虽然现在已经部分应用,但因为传输速率不够,体验并不好,经常出现卡顿。模糊甚至让人晕眩。但如果有了5G,速率提高,360°的画面都能够清晰而稳定的呈现,我们就能真正体会到“远隔万里却身临其境”的神奇了。特别是自动驾驶的汽车与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也都将有望在5G时代真正实现广泛应用。

示例:
物理信息:覆盖整个地球的5G网络;
物理知识:5G卫星通信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
作答:
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其主要部分是一段内置有一小块磁铁的密闭的空心塑料管,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塑料管跟着手一起运动,磁铁则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此过程利用了_____原理,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计步的数据还可通过__________传送到手机上.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的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利用______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其中电动机的原理如图______(选填“甲”或“乙” )。人可以利用遥控器操控它的工作状态,遥控器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红外线” )向机器人发送指令的。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由于地球上的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其背面,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如图乙所示),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在近月轨道15公里处调整登月姿态,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用反推火箭发动机作用,垂直下降。由于月球表面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所以在距离月面100米时,推进器开启使着陆器处于悬停状态,然后利用激光和摄像头进行探测,分析最佳的着陆位置,择机着陆(如图丙所示)。10时26分精准降落在月背着陆点。
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下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的第一行“脚印”,通过“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如图丁所示)。
(1)火箭升空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
(2)嫦娥四号着陆器上的监视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玉兔二号”通过镜头所成的是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玉兔二号”在月面上的重力为____N(地球上g取10N/kg)。
(4)中继卫星距离地球约44.5万公里,距离月球约6.5万公里,从地球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光速通过中继卫星传到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s(不考虑信号在中继星上的延迟)。
23.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天问一号”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部分。为了让着陆视器准确进入火星着陆轨道,首先需要环绕器在携带着陆巡视器的情况下进入着陆轨道。实施两器分离后,着陆巡视器则进入火星大气层,完成系列着陆动作;环绕器则需要迅速抬升轨道,再次进入环火轨道,成为着陆巡视器与地球的通信中继站,进行火星环绕探测,并及时将火星上的图片信息传回地球。
(1)环绕器能将图片信息传回到地球上,主要是因为电磁波能在 ______中传播的特点。
(2)着陆巡视器从距火星表面约100m处开始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阻力 ______火星对它的重力,它的机械能 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着陆巡视器上搭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轮子与火星表面接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如果火星对表面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0.4倍。求“祝融号”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______。
(4)若“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0m/h,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祝融号”行驶15min做了多少功______?
24.如图甲为某品牌“无人机”,经常用来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预防虫灾和火灾。该“无人机” 总质量为5kg,携带的微型摄像机带有自动拍摄功能,正常巡航高度为200m,速度10m/s。未出现火情时“无人机”处于待机状态,等到火情来临时,摄像机将自主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并将拍摄的图像进行传输确认。如图乙所示,该“无人机”电源电压为24V,R是电阻箱,Rp是红外探测器,可视为可变电阻,它的阻值与红外线强度E(cd为单位)变化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该“无人机”从地面开始发射,到达正常巡航高度,发动机克服重力做功______J(g=10N/kg);
(2)发生火情时,该处温度升高,红外线强度______,该“无人机”将拍摄到的图像通过______传输到监控中心;
(3)若a、b两端电压必须等于或大于18V时,控制电路才能启动摄像机进入工作状态。小明设定红外线强度为3cd时启动摄像机工作,电阻箱的阻值至少应调到______Ω。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27Ω,则能启动摄像机工作的红外线强度为______cd;
(4)为了使控制电路在红外线强度较弱时就能启动摄像机,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
E/cd 1 2 3 4 6
RP/Ω 18 9 6 4.5 3
25.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0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宜布,中国行星探索计划以屈原的长诗“天问”命名,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于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我国首次火星飞行任务命名为“天问1号”,将开启中国人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
火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荧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火星表面g约为3.7N/kg。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非常干燥,南北极有以固态的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冰盖。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火星表面平均温度约为-55℃,从冬天的-133℃到夏日白天的将近27℃,温差很大。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约为700Pa,比地球上的1%还小。如图是火星车其质量约为240kg,为6轮独立驱动,携带6台载荷,其太阳翼呈蝴蝶翼形。
(1)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若用降落伞减速,为保证减速效果,如果让你选择着陆点,应选择在地势______(选填“较高”或“较低”)的地方。火星探测器与地球之间是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2)假如同一物体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在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在火星上滑行的距离会比地球上______(选填“长”或“短”),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______N;(g取10N/kg)
(3)有人设想通过加热火星两级的冰盖获得液态水,从而减小地表温差,这是利用了水的什么性质:______;
(4)在火星上水的沸点会比地球上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的原因之一。
26.2021年5月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固体,白天会吸热______成液体储存能量,晚上______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2)着陆组合体总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5.5×1010m~4×1011m),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需要较长时间(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试求信号来回至少需要多少秒?(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改变,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响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光在书的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
A.发现杠杆原理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故A错误;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奥斯特发现了电能产生磁,即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赫兹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音箱悬浮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磁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音箱悬浮是受到磁体间排斥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速,为3×108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BC.所有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在真空中,它们的传播速度相等,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因此各种电磁波的波长是不相等的,故AB错误,C正确;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较小的运动速度,这样才能便于操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接后,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不变,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飞行,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接后,两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通讯联络,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对接时的图片不是通过声波传播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A.电路中的电线需要导体,电工维修电需要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对于电工来说作用都很大,所以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
A.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或转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无线通信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手机扫码支付时手机相当于照相机,所以镜头应该在两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共享单车座垫的形状能增大与骑行者臀部的接触面积,根据公式,这样可以减小对臀部的压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光纤通信利用的就是全反射的道理,光纤在结构上有中心和外皮两种不同介质,光从中心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A.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制成的纤维中的反射原理而制成的光传导工具,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光的速度传播,故A错误;
B.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阻止噪声进入人耳。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
C.蜜蜂采蜜后飞行时比不采蜜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小,发出的音调低,故C错误;
D.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而要使用无线电对话,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通信的信号有两种,即数字信号和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能传递图象信号,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翟志刚祝福发出的声音是由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D错误;
B.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翟志刚祝福的声音很大即响度大,是因为他的声音振幅大,故B错误;
C.真空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们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
A.5G网络和4G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快,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指南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附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激光属于电磁波,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B
【详解】
A.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 2021年5月15日是农历四月初四,而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即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B错误,故B符合题意 ;
C.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息,还能传递图像信息,“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详解】
AB.北斗卫星位于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可见光在传播时能量的损耗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散射,导航系统与卫星之间是利用微波进行通信的,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不变 需要 水蒸气遇冷液化
【详解】
[1]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位置、物态、形状而改变,饺子从地球带到太空其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饺子质量不变。
[2]宇航员在空间站外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对话需要供助于无线通讯设备。
[3]“白色气团”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7. 热值 电磁波
【详解】
[1]用液氢作为运载火箭的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氮的热值高,与其它燃料相比,在燃烧相同质量时,液氮放出的热量更多。
[2]太空与地面间有真空,所以载人飞船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18. 原子 电磁波
【详解】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9. 5G下载速度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5G卫星通信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
【详解】
物理信息:5G下载速度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物理知识:5G卫星通信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随着1G、2G、3G、4G的发展,使用的电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这主要是因为,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下载速度也就越快。
20. 电磁感应 机械 电磁波
【详解】
第一空.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塑料管跟着手一起运动,磁铁则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此过程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第二空.此过程消耗机械能,获得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三空.这种手环可发射电磁波,计步的数据通过电磁波传送到手机上.
21. 大气压 甲 红外线
(1)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来传输指令,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
【详解】
[1]清洁地面的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使尘盒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垃圾吸入尘盒内。
[2]甲图研究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原理;乙图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
[3]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向机器人发送指令的。
22. 相互的 缩小 225 1.7
【详解】
(1)[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点火向下喷出气体,火箭也受到气体向上的力的作用,火箭向上运动。
(2)[2]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玉兔二号”通过镜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3]“玉兔二号”在月面上的重力为
(4)[4]由题意可知,从地球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光速通过中继卫星传到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23. 真空 等于 减小 9.6×103Pa 4.8×103J
【详解】
(1)[1]真空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环绕器能将图片信息传回到地球上,主要是因为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特点。
(2)[2]因为着陆巡视器从距火星表面约100m处开始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此过程中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阻力等于火星对它的重力。
[3]此过程中,陆巡视器的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故它的机械能减少。
(3)[4]由题意知,着陆巡视器上搭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轮子与火星表面接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如果火星对表面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0.4倍。 则“祝融号”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为
(4)[5]由题意知,“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0m/h,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
因为“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匀速直线行驶,所以阻力等于牵引力为
F=f=0.1G=0.1×0.4×240kg×10N/kg=96N
则“祝融号”行驶15min做了的功为
24. 1×104 变大 电磁波 18 2 调高电阻箱的电阻值
【详解】
(1)[1]该“无人机”从地面开始发射,到达正常巡航高度,发动机克服重力做功
W=Gh=mgh=5kg×10N/kg×200m=1×104J
(2)[2]发生火情时,该处温度升高,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该“无人机”将拍摄到的图像通过电磁波传输到监控中心。
(3)[4]由表中数据可知,红外线强度为3cd时,Rp=6Ω,由题知,启动摄像机工作时,a、b两端的最小电压(即电阻箱的最小电压)UR=18V,则RP两端的电压
UP=U-UR=24V-18V=6V
电路中的电流
电阻箱的最小阻值
(4)[5]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27Ω,电路中的电流
RP的电阻
由表中数据可知,能启动摄像机工作的红外线强度为2cd。
(5)[6]在红外线强度较弱时,红外探测器RP的阻值较大,其两端的电压将增大,为了保证a、b两端电压必须等于或大于18V不变,可采取的措施:一是调高电阻箱R的电阻值;二是调高电源的电压值。
25. 较低 电磁波 长 888 水的比热容大 低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火星表面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而降落伞的工作要借助大气的阻力来减速,因此,选择着陆点时,应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大气阻力的作用。
[2]火星表面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接近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火星探测器与地球之间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3]在火星表面g约为3.7N/kg,说明相同质量的物体,与地球上相比,其在火星上的重力更小,从而对水平面的压力更小,则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阻力更小,因此,同一物体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在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在火星上滑行的距离会比地球上长。
[4]火星车其质量约为240kg,火星表面g=3.7N/kg,则该物体在火星上的重力为
G=mg=240kg×3.7N/kg=888N
(3)[5]水的比热容大,与相同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较,在同样吸放热的情况下,其温度变化小,因此,通过加热火星两极的冰盖获得液态水,可以减小地表温差。
(4)[6]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在火星表面的大气压强比地球表面要小得多,因此,水的沸点会比地球上液态水的沸点低。
【点睛】
本题以火星探测为背景,考查了多个物理知识点的相关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与高科技领域的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6. 熔化 凝固 366.67s
【详解】
(1)[1][2]正十一烷固体,白天会吸热熔化成液体储存能量,晚上凝固放热释放能量。
(2)[3]火星、地球运动过程中的最短距离为5.5×1010m,信号来回传播的路程
s=5.5×1010m×2=1.1×1011m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v=3×108m/s
由可得信号来回至少需要的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