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14: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选择题
1.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2.下列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C.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即使不说些什么,所以是很愉悦的。
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襄嵌 扩大 代替 B.负荷 分辨 一簇
C.清静 努力 刹那 D.灿烂 不仅 范围
4.我选词语来填空。
观赏  玩赏  欣赏
1.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     )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
2.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     )。
3.他很(     )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
5.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清静 B.登陆 C.观常 D.额角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hé shì hūn àn guān shǎng kǒng xì míng yàn
( ) ( ) ( ) ( ) ( )
dù juān é jiǎo jǐshǐ shén qí xiù lì
( ) ( ) ( ) ( )
7.形近字组词。
栽( ) 簇( ) 缓( )
载( ) 族( ) 暖( )
臀( ) 漆( ) 端( )
殿( ) 膝( ) 瑞(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改变句序,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左右那么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训练营。
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写句子。怎样美的环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如人间仙境。
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照样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仿写句子)
仿写:这段时间,天空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就像一个小娃娃变化无常。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指__________。将这句话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都,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0.选文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入山→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
A.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 B.时而宽,时而急,时面窄,时而缓
C.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D.时而缓,时而浅,时而急,时而深
1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
13.作者游览外洞时,先描写了洞口外的景色,特点是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4.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文章是篇____________(体裁)。
1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文中画“ ”处加上标点。
17.这两段话分别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段话中画“﹏﹏”句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一开始就直接告诉我们“我”仰卧在小船里进内洞,“以为……贴着船底了”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精神:有生机和活力的。
2.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分析,要结合前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关联词语选择,在本题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是C项。不应该是即使所以,应该是即使也。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A项错误更正如下:
A. 襄嵌——镶嵌
4.1.玩赏 2.观赏 3.欣赏
【详解】

5.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本题中书写不正确的是C项,观常——观察:(动)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或者观赏:(动)观看欣赏。
6. 合适 昏暗 观赏 孔隙 明艳 杜鹃 额角 即使 神奇秀丽
【详解】

7. 栽树 一簇 缓缓 记载 民族 温暖 臀部 漆黑 端点 宫殿 膝盖 瑞雪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栽树;一簇;缓缓;记载;民族;温暖;臀部;漆黑;端点;宫殿;膝盖;瑞雪。
8. 太阳上升。 靠着洞口的石边泉水往外流。 内洞一团漆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详解】
(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此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改写句子但是不能改变其原意,首先要理解原句的成分结构,然后改变语序即可。
(3)此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4)“大概”和“左右”重复累赘,删去“左右”即可。
9. 设问 山上绿树红花,山下小桥流水 老猫慢慢地走近正疯狂啃咬的老鼠,又突然停在几米外,弓起身子,好像在积蓄力气,猛然一跳扑了过去。 万里无云 乌云密布 阳光灿烂 狂风大作 海上日出 这真的是伟大的奇观啊!
【详解】
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求我们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前面句子中“怎样小的小船呢?”提出了问题,后面句子“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又解答出了问题,所以这里使用的修辞是设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2和3考查句子仿写。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句型转换。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这”指“海上日出”。反问句改写成感叹句,首先要去掉反问词和疑问词,接着把问号改成感叹号,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例如:不、无、没有)等,就去掉。
10. 双龙洞口 外洞
11.C
12. 外洞 大会堂
13. 很有气势 洞口 很宽 外洞 大
10.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文中可知作者路线:入口、双龙洞口、外洞。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2.这句话运用打比方,将外洞比作大会堂。
1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4. 叶圣陶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记
15. 弯弯曲曲地延伸。文中是指盘旋的双龙洞曲曲折折。 变化极大。文中是指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
16.,,,、、,。
17. 坐小船进洞的经过 洞内的美丽景象
18. “我”仰卧在小船里进洞的样子 这段描写不多余。这样写突出了地形的奇特和进洞的艰难。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的出处、作者及题材的了解。
阅读该文段,结合所学课文可知,这段话选自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是篇游记。
15.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蜿蜒”指弯弯曲曲地延伸。结合文中“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分析可知,该词在文中指盘旋的双龙洞曲曲折折。
“变化多端”指变化极大。结合文中“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分析可知,该词在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
16.
本题考查给句子加标点。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后面都用逗号,表示句中停顿;“神仙”“宫室”“宫室”之间均用顿号,表示并列的词语;“器用”后面用逗号,表示句中停顿;“名目有四十多”后面用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
17.
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阅读选段,根据“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及“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分析可知,这两段话分别写的是:坐小船进洞的经过,洞内的美丽景象。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阅读画线句子“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可知,这句话主要写了“我”仰卧在小船里进洞的样子。
结合“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分析可知,“以为……贴着船底了”的描写不是多余的,这样写突出了地形的奇特和进洞的艰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