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图①②处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C.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邓小平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何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此中国
A.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 B.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经济体制改革
3.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社会和谐 D.人民幸福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全方位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八大
6.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7.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百年的奋斗过程中,工作中心先后发生几次变化,建国后,1956年的中共八大和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确定的是
A.经济建设 B.阶级斗争 C.国防建设 D.思想建设
9.“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10.如图漫画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A.温室效应环境恶化 B.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C.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11.史实和史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涉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一些史实和史论,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长征胜利——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胜利——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了饱受殖民侵略的命运
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南方谈话”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召开。下列属于中共十四大内容的是( )
A.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 B.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最大得益者是( )
A.农民 B.工人 C.外商 D.手工业者
14.1980年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被划为经济特区的是(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海南岛
1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开展冤假错案平反 D.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二、综合题
16.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更加深切缅怀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材料三:下图
材料四: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写出这一“开天辟地”的相关大事是什么?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材料三图片所展示的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会公报: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材料一的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一的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出一点即可得)
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材料二的大会是哪次会议 此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概括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①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②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是中共十五大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D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点,根据题干“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可得,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故选D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本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没涉及到“一国两制”,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故排除C项。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和谐不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C项正确;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A项正确;中共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的开端,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项错误;中共十二大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而材料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不是中共十二大,C项错误;中共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D项错误。
6.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D符合题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开始,A不符合题意;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不符合题意;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属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C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BC,故选择D。
7.B
【详解】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8.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A项正确;文革时期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排除B项;C、D都不是当时的工作中心,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9.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项符合题意;“四个全面”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方法,排除A项;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排除B项;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排除D项,故选择C。
10.C
【详解】
根据漫画内容可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就是在“自己磨自己”,最终受害的就是人类自己,所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故选C;漫画中主要强调“自己磨自己“,不只是环境恶化,A不符合题意;BD项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
1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正确;1935年初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排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了饱受殖民侵略的命运,B排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我国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C排除。故选D。
12.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排除;C项与中共十八大有关,排除;D项与中共十二大有关,排除。故选B。
13.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政策给农民和农村带来的变化体现在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最大的得益者是农民。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我国决定在海南岛成立经济特区,这是全国最大的特区,D符合题意;珠海、汕头、厦门是1980年成立的经济特区,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详解】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D符合题意,排除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排除A;开展冤假错案平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不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排除C。故选D。
16.(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2)五四运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
【详解】
(1)材料一中这一“开天辟地”的相关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材料三(如图)展示的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国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由材料四“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可以看出,中国进入“崛起准备期”的标志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发生转折的事件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
17.(1)邓小平
(2)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或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等等。
(3)中共十九大(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解】
(1)核心: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转折: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政治、经济及组织路线等方面的转折进行分析即可,如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或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等等。
(3)会议及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十九大的内容,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概括:根据材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可归纳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