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5: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西欧庄园
一、选择题
1.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②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①③
2.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B.庄园法庭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C.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D.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3.在课后延时服务时,李明同学要完成“欧洲中世纪庄园平面图”的绘制,遇到了困难,他可采取的解决方法是
A.校图书室查阅资料 B.请教老师 C.参考历史地图册 D.与同学交流
4.观察下图,在此处生活的佃户艾德华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每周为领主义务耕种3天 B.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困苦
C.有权使用庄园周围的林地 D.主持庄园法庭来处理纠纷
5.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它是( )
A.手工工场 B.租地农场 C.庄园 D.采邑制
6.古代绘画能够生动反映许多历史场景。对于下图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商人足迹遍及欧亚 B.罗马帝国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
C.西欧的庄园里农奴辛勤劳作 D.武士装扮的倭寇正在烧杀抢掠
7.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复兴,产生于庄园的内部发展和变动。庄园缓慢的进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开拓荒地和建立新庄园,从而增加了西欧的农产品数量,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流动,为商业复兴提供了物质和人力基础。材料说明( )
A.庄园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B.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 D.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促成了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
8.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有关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能提供日常所有生产生活用品
B.庄园法庭审判主要依据村法和习惯法,既维护领主的权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基督教在庄园精神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佃户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D.庄园佃户由农民和农奴构成,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9.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大约兴起于公元6世纪 B.庄园不具有司法权
C.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D.庄园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10.中世纪贵族主持的庄园法庭,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案件的审判,包括习惯、(贵族的)记忆、誓言、证据等。材料表明( )
A.司法的随意性较强 B.法治理念较为规范 C.庄园法庭形同虚设 D.贵族意志就是法律
1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
A.封建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商业城市
12.在西欧中世纪的乡村,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在领主的统治下,组成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个“经济和政治单位”指的是
A.公民大会 B.西欧庄园 C.自治城市 D.行会组织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材料二 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更加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各种捐税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
——摘编自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材料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归纳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并指出引起该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主线。
14.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探究。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为保障“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个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 的文宇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2)材料二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仁的一个新时 代”
材料三 依据中世纪西欧乡村的惯例,侵犯他人权利的人,会在庄园法庭上被起诉。1280年,某庄园法庭提出指控:“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并且在那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本来村民在那里进行公共放牧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庄园法庭发挥的作用
(4)结合上述探究,请你谈谈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庄园里,农奴们没日没夜地艰辛劳动,生活却极端贫困。农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经常逃亡,甚至组织武装起义。
请回答:
(1)中世纪欧洲乡村庄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庄园的主人是谁 劳动者是谁
(2)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剥削
(3)根据材料,说说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④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④的ACD项排除。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②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③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都是关于庄园法庭的正确表述,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2.D
【详解】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及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其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D项正确;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排除A项;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排除B项;庄园里没有大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是重要的组织者,所以李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采取的解决方法是请教老师,而非去校图书室查阅资料,参考历史地图册和与同学交流,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D项错误,符合题意;庄园佃户取得份地同时要履行每周为领主义务耕种3天的义务,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佃户需要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困苦,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佃户有权使用庄园周围的林地,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5.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C项正确;11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农村的变化,手工业不断发展,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农村产生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排除A项;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承租、购买土地,逐渐建立租地农场,排除B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做法,是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种封地称为采邑,形成采邑制,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C
【详解】
图示反映的是西欧庄园情景图,反映的是农奴在庄园中辛勤劳动,符合史实,C项正确;西欧庄园与阿拉伯商人无关,故排除A项;西罗马已经灭亡,西欧庄园与东罗马无关,故无法体现罗马帝国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排除B项;倭寇与日本有关,与西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西欧,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开拓荒地和建立新庄园,从而增加了西欧的农产品数量,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流动,为商业复兴提供了物质和人力基础。由此可知,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促成了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D项正确;促进欧洲城市兴起的是商品经济发展,不是庄园,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B项;“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和政治单位,能提供日常所需生产生活用品,但“所有”的说法太绝对;庄园佃户由农民和农奴构成,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庄园法庭审判主要依据村法和习惯法,既维护领主的权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基督教在庄园精神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佃户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所以BCD项表述军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选A。
9.C
【详解】
据所学可知,西欧的封建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5---15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庄园是其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A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庄园拥有自己的法庭,领主或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案件的审判,包括习惯、(贵族的)记忆、誓言、证据”可知,庄园法庭的司法随意性比较强,A项正确;B项与题干信息相违背,排除B项;庄园法庭维护了庄园的秩序,排除C项;材料中提及“证据、誓言”等都会影响案件的审判,并不完全依靠贵族意志,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九世纪开始,庄园经济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居住在庄园里面,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就是庄园。A正确;手工工场、租地农场都出现于中世纪晚期,BC错误;商业城市是担负一定区域商品流通的中心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重新兴起于西欧是在10世纪。D错误。综上故选A。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庄园在9世纪开始形成,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在领主的统治下,组成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耕地包括灵芝爱直接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B项正确;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不符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乡村”,不是城市,排除C项;行会是工商业组织,与才中“在西欧中世纪的乡村”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1)土地;封君和封臣之间具有等级关系和契约关系。(或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
(2)从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货币地租流行;从庄园转变为租地农场。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制度建立、发展和瓦解。
【详解】
(1)根据所学,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土地;根据“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即可。如封君和封臣之间具有等级关系和契约关系。
(2)根据“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可得出从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货币地租流行;根据“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从庄园转变为租地农场。根据“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得出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3)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建立、发展到瓦解的过程。
14.(1)政权掌握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津贴制度。
(2)《十二铜表法》;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作用:既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启示: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政权掌握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可知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的措施是: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根据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成文法出现的标志。《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仁的一个新时 代”。
(3)根据材料“……1280年,某庄园法庭提出指控:‘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并且在那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本来村民在那里进行公共放牧的’”结合所学知识,庄园法庭既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15.(1)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封建主(领主);农奴。
(2) 缴纳租税,服劳役,还要承担各种杂役、杂税,缺少自由等。
(3) 封建主(领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详解】
(1)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欧洲乡村庄园的最大特点是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主人是封建主(领主),劳动者是农奴。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封建剥削是缴纳租税,服劳役,还要承担各种杂役、杂税,缺少自由等。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3) 依据题干“在庄园里……甚至组织武装起义。”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封建主(领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