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用电器使用了电动机的是( )
A.电风扇 B.电水壶 C.台灯 D.手电筒
2.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 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S1 S2都闭合 D.S1 S2都断开
3.“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常德市城区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电动公共汽车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4.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 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5.航天器穿上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耐热“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B.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甲带何种电荷
7.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8.在一个电源两端接有两个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则这两个灯泡( )
A.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B.一定是并联
C.一定是串联 D.电阻一定相等
9.图中的电加热眼罩,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S1闭合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眼罩停止发热。下面电路图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A. B. C. D.
10.为加强疫情防控、保护师生安全,学校在校门口设立了红外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若人脸识别通过,开关闭合;若红外测温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开关闭合。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放行。图中电路设计符台要求的是( )
A. B.
C. D.
11.将两个电流表分别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此时电流表A1和A2读数分别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大小分别为( )
A.0.24A 0.7A
B.1.2A 0.7A
C.0.24A 0.46A
D.1.2A 0.14A
12.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13.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金属勺
B. 瓷碗
C. 塑料壳
D. 木铲
14.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电流表内阻不计,如果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3A,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可能是( )
A.0.1 A B.0.3A C.0.4A D.0.5A
15.一个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开关断开,两灯同时熄灭,则两灯连接方式一定为串联
B.若一盏灯暗,另一盏灯亮,则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C.若测得通过每盏电灯的电流不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
D.若测得通过每盏灯的电流都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串联
二、填空题
16.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______。当她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1)为了预防新冠病毒,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制作口罩的熔喷无纺布纤维表面携带大量电荷,能够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空气中的轻小物体。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现象。
(2)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火箭搭载核心舱升空,火箭加注的液态燃料需具有____ (填“热值”或“比热容”)大的特点。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开关闭合时,两灯都亮,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判断A1表(图乙)的读数是______A;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是______A。
1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电。用这个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箱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____而张开。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选填“A到B”或“B到A”)
20.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电;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
三、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我们需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而被吸附。而对于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物质的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填序号);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飞沫传播______(属于/不属于)扩散现象;
(3)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导电性/绝缘性),与熔喷布带有静电而吸附微小细菌和病毒原理相同的实例有______(写出一种)。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旅行者在荒野里迷了路,又累又冷,他想生火取暖,可是却没有火种,只有一把旅行用小剪刀,几节新的干电池和一包口香糖(包裹口香糖的锡纸上覆有一层薄纸,薄纸易燃),他隐约记得有媒体上说可以利用如图所示带有薄纸的锡箔纸连到干电池的两端,薄纸就可以燃烧起来。他按照媒体上说的方法做了,可是发现没有引起燃烧。
(1)假如你是这个旅行者,怎样操作才能利用干电池和锡纸将干草点燃,写出你的做法;
(2)请你解释一下你这样做的意图和理论依据。
23.“中国国家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要立即拆除恐怖分子设置的定时爆炸装置。如图所示引爆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请你帮助专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排爆。
(1)定时器(钟表)应该安装在 _____(选填“a”或“b”)导线上。在定时阶段,该导线是 _____(选填“通”或“开”)路,因此起爆器被短路,电流 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引爆器,因此在定时阶段起爆器不会爆炸引爆炸弹;
(2)当定时器(钟表)定时结束时b导线被 _____(填“接通”或“切断”),此时电流 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因此在定时结束的瞬间起爆器立即爆炸;
(3)综上所述,定时器(钟表)在定时阶段相当于一个 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的开关。为使该定时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立即剪断导线 _____(选填“a”或“b”)。
24.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
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叙”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
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体表现为不带电。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国,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它的原子B,A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都会发生电子的转移,电荷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在其它材质的物体上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处不在。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节目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响声,而穿全棉衣服时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尺寸最大的应该是( )
A.分子 B.电子 C.质子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
A.穿全棉的衣服 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使用尼龙围巾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质子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25.(1)如图是一个简易“表决器”,“赞成”时,绿灯亮;“反对”时,红灯亮;“弃权”时,绿灯、红灯均不亮,甲、乙是两个与绿灯、红灯相对应的按钮开关,表决时,按下哪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弃权时,不按任何按钮,两灯均不亮,请在虚线框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_______;
(2)“中国国家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要立即拆除恐怖分子设置的定时爆炸装置。如图所示,分别为该定时炸弹的实物图和引爆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已知起爆器有电流通过就会立刻爆炸,请你帮助专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排爆。在定时阶段,开关S应该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因此起爆器处于______(选填“通路”、“短路”或“断路”),所以在定时阶段起爆器不会爆炸引爆炸弹。定时结束时,定时器时钟会把b导线________(填“接通”或“切断”),此时电流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所以在定时结束的瞬间起爆器立即爆炸。综上可知,定时器时钟应该安装在______导线上。为使该定时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立即剪断导线______(均选填“a”或“b”)。
26.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远大于小球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其中常量k=9×109N·m2/C2。
(1)如图1,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力(选填“引”或者“斥”),此时两球将相互______(选填“靠近”或者“远离”)。
(2)如图2,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_____电荷(选填“正”或者“负”),且丙球的电荷量q3______(选填“>”、“<”或者“=”)乙球的电荷量q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电风扇是将电能转化机械能,应用了电动机。故A符合题意;
B.电水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台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手电筒是将化学能转为内能和光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
由电路图知,若只让电动机工作,则需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故选A。
3.C
【详解】
A.若后门没有关好,汽车可以行使,后门关好后,电动机短路,无法行驶,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后门没有关好,汽车可以行使,后门关好后,电动机短路,无法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
C.只有前门和后门同时关上,故C符合题意;
D.前门或者后门只要关上一个,汽车就行使,故D不满足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
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绝缘性好是反映不容易导电,与耐热没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航天器为了减小自身的重力,要选择密度小的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D.航天器在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需要有耐高温和隔热性好的材料,与延展性无关,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甲带正电;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7.A
【详解】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由图可知,与丙球在相互排斥,则丙球一定带正电;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又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则乙球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A
【详解】
如果两个小灯泡串联,电流一定相等,如果两个小灯泡并联且两个小灯泡规格相同,那个两个小灯泡的电流也相等,所以两个小灯泡电流相等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故选A。
9.A
【详解】
由题意可知,R1、R2应并联,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R2支路;
A.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只有R1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后,R1、R2并联同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电路断路,眼罩停止发热,故A符合题意;
B.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2闭合时,只有R2工作,再闭合S1后,R1与R2同时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R1与R2同时工作,再闭合S2后,只有R1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R1与R2同时工作,再闭合S2后,只有R2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当人脸识别不通过或体温不正常时,闸门就不会打开,这说明两个开关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两个开关是串联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根据电路图,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干路电流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而从两表指针偏转位置来看,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即通过灯L1的电流是0.24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7A,即干路电流0.7A,通过灯L2的电流
I2=I-I1=0.7A-0.24A=0.46A
故选C。
12.B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带电轻质小球带正电,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详解】
A.金属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符合题意;
B.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壳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木铲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详解】
设R1、R2、R3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I3,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分别为IA1、IA2、IA3。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相当于导线,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流表A3测量通过三个电阻的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
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若R1=R2,则I1=I2,由②得
由①得
I3=IA1-I2=0.2A-0.15A=0.05A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
I=I1+I2+I3=2×0.15A+0.05A=0.35A
若R1=R3,则I1=I3,由①②可得:IA1应等于IA2,与题不符,不可能;若R2=R3,则I2=I3,即
由②得
I1=IA2-I2=0.3A-0.1A=0.2A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
I=I1+I2+I3=0.2A+2×0.1A=0.4A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
A. 开关断开,两灯同时熄灭,两灯也可能是并联,开关位于干路,故A错误;
B. 由于两灯泡规格未知,则无法通过灯泡亮度判断串并联,故B错误;
C. 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若测得通过每盏电灯的电流不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故C正确;
D. 若两灯完全相同,则串并联电流均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6. 排斥 不变
【详解】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物像等大,所以当她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不变。
17. 吸收 扩散 热值
【详解】
(1)[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纤维表面携带大量电荷,能够吸引空气中的轻小物体。
[2]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2)[3]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18. 1 0.6
【详解】
[1]由图甲知开关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1在干路上,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得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图乙示数应大于图丙示数,故电流表A1接入电路的为0~3A量程,分度值为0.1A,所以A1表(图乙)的读数是1A。
[2]由图丙知电流表A2在支路上与灯泡L1串联,即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图丙示数,由图丙知该电流表接入电路的为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所以A2表(图丙)的读数是0.4A,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知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
19. 负电 排斥 B到A
【详解】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电子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验电器的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箔片张开。由于电子带负电,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此过程中电流方向是从B到A。
20. 正 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详解】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说明金属箔之间的斥力变大,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则验电器原来带正电。
[2]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子从金属箔移动到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故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21. ACB 不属于 绝缘性 静电复印
【详解】
(1)[1]1nm=10-9m,1μm=10-6m
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所以物质的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飞沫、病毒、分子。即ACB。
(2)[2]飞沫属于宏观颗粒,所以飞沫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
(3)[3][4]熔喷布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有很好的绝缘性;熔喷层通过静电吸附病毒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静电除尘也是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
22.(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将锡箔纸中间某位置剪的细一点,再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
(2)将锡箔纸中间某位置剪的细一点,再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这样做可以使被剪细的那一部分电阻相对较大,根据 Q =I2R t,R 越大,相对其他位置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容易引起薄纸的燃烧;或采用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根据,U 变大,R 不变,I 变大,根据 Q =I2R t,I 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23. b 通 不能 切断 能 闭合 a
【详解】
(1)[1][2][3]由电路图知,定时器应相当于开关安装在b导线上,在定时阶段,该定时器是接通的,即b导线通路,则起爆器被短路,电流通过小灯泡,而不经过引爆器,起爆器不工作,不会发生爆炸。
(2)[4][5]定时结束,则定时器会切断b导线,那么电流通过起爆器及小灯泡形成回路,起爆器立即爆炸。
(3)[6][7]定时器在定时阶段相当于处于闭合状态的开关,起爆器处于短路状态。此时应剪断a导线,则定时结束时,起爆器所在电路断开,无法爆炸。
24. 机械能 A C B
【详解】
(1)[1]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同时产生了电能,则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可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几乎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因此,尺度最大的应该是分子,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且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容易产生静电现象,据此可知:
A.全棉的衣服不容易得失电子,不容易产生静电,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导体,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不容易产生静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尼龙围巾容易得失电子,并且尼龙是绝缘体,容易产生静电,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闭合 短路 切断 能 b a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甲按钮开关仅仅控制绿灯,乙按钮开关仅仅控制红灯,那么甲按钮开关和绿灯串联,乙按钮开关和红灯串联,两灯互不干扰,两灯是并联,根据上述作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2][3]由题意可知,起爆器有电流通过就会立刻爆炸,在定时阶段,要求不能有电流流过起爆器,观察引爆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可知道当开关S闭合时,起爆器会被短路,没有电流流过起爆器,这样符合要求,所以在定时阶段,开关S应该闭合,起爆器处于短路。
[4][5]定时结束时,起爆器会爆炸,会有电流流过起爆器,观察电路图,把b导线切断,那么电流不能流过b导线,电流会流过起爆器,符合要求,定时结束时,定时器时钟会把b导线切断,此时电流能通过起爆器。
[6]假设定时器时钟安装在a导线上,定时器时钟把a导线切断,那么没有电流流过起爆器,起爆器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所以定时器时钟不能安装在a导线上,定时器时钟应该安装在b导线上。
[7]为使该定时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假设剪断导线b,那么还是有电流流过起爆器,起爆器会爆炸,该定时爆炸装置没有停止工作,不符合题意,所以不是剪断导线b,而是剪断导线a。
26. 引 靠近 正 >
【详解】
(1)[1][2]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相互靠近。
(2)[3][4]甲球受到乙球的引力向右,甲球要静止,则应受到丙球向左的排斥力,甲球带正电荷,所以丙球也应带正电荷,因为乙对甲引力和丙对甲斥力大小相等,丙和甲距离大于乙和甲距离,根据可知,丙电量要大于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