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数学-RJ·A-必修第一册
5.5 三角恒等变换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五章 三角函数
学习目标
1.经历用单位圆以及圆的旋转对称性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
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和讨论交流,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十一个公式,并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为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打好基础.
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
知识梳理
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1)y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y;
(2)x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x;
(3)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x≠0).
一、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课 时 1
教材中[cos(α-β)-1]2+sin2(α-β)=(cos α-cos β)2+(sin α-sin β)2
化简[cos(α-β)-1]2+sin2(α-β)(左边)
= cos2(α-β)-2cos(α-β)+1+sin2(α-β)=2-2cos(α-β),
cos α-cos β)2+(sin α-sin β)2 (右边)
=cos2α-2cos αcos β+ cos2β+sin2α-2sin αsin β+sin2β=2-2cos αcos β -2sin αsin β,
∴ 2-2cos(α-β)=2-2cos αcos β- 2sin αsin β,
∴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α-β的余弦之间的关系,称为差角
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α-β))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推导:cos(α+β)=cos[α-(-β)]=cos αcos(-β)+sin αsin(-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2.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简记作S(α+β).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推导:(1)由诱导公式五得sin(α+β)=cos = cos
=cos cos β+sin 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由公式C(α-β)出发,如何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其他公式?
(2)由诱导公式六得sin(α+β)=-cos = -cos[(+α)+β]
=-cos cos β+sin 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3.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简记作S(α-β).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推导:(1)由诱导公式五得sin(α-β)=cos = cos
=cos cos β-sin 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2)由诱导公式六得sin(α-β)=-cos = -cos[(+α)-β]
=-cos cos β-sin 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由公式C(α±β),S(α±β)出发,如何推导出用任意角α,β的正切表示tan(α+β),tan(α-β)的公式?
1.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简记作T(α+β),tan(α+β)=.
推导:
2.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简记作T(α+β),tan(α-β)=.
推导:用代替
一 利用和(差)角公式求值
<1>给角求值
常考题型
例1
给角求值的解法
(1)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利用公式直接求值.
(2)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求值.
解题归纳
训练题
2.[2020·郑州高三检测]tan 255°= .
B
<2>给值求值
【 解】∵ <α< ,∴ < -α<0,∴ ()=- =- .
∵ 0<β< ,∴ < +β<π,∴ cos()=- =- .
∴ sin(α+β)= ()=
=
=-××.
例2
给值求值问题的解法
在解决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拆角、拼角技巧,同时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利用角的代换化异角为同角.具体做法是:
(1)当已知角有两个时,一般把所求角表示为已知两角的和或差.
(2)当已知角有一个时,可利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转化为已知角.
(3)常见的变角技巧有2α=(α+β)+(α-β) ,2β=(α+β)-(α-β) ,α=(α+β)-β,β=(α+β)-α等.
解题归纳
训练题
C
A
【解】∵ α , ,∴ α-β∈(0,π).∵ cos(α-β)=,
∴ sin(α-β)= .∵ , sin β=-,∴ cos β= .
∴ sin α=sin[(α-β)+β]=sin(α-β)cos β+cos(α-β)sin β
=××.
又∵ α.
例3
<3>给值求角
给值求角问题的解答步骤
第一步,求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
第二步,确定角所在的范围;
第三步,根据角的取值范围写出所求的角.
解题归纳
训练题
D
二 利用和(差)角公式化简
例4
利用和(差)角公式化简的常用技巧
1.逆用和(差)角公式:因为和(差)角公式的原形是由简到繁的形式,逆用这些公式便可起到化简的效果.
2.变角:把已知非特殊角化为两个特殊角的和(差),然后利用和(差)角公式求解.
3.1的代换:将常数1换成tan 45°或将常数1换成sin 2α+cos 2α等.
解题归纳
训练题
B
B
三 和(差)角公式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解题提示】 由三角形内角和为π以及诱导公式、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进行化简,判断三个角正切值的符号即可得到三角形形状.
【 解】∵ A+B+C=π,∴ -tan C=tan (A+B),即-tan C= .
∵ tan Atan B>1,∴ tan A>0,tan B>0,1-tan Atan B<0.
∴ -tan C<0,tan C>0.
又∵ A,B,C∈(0,π),∴ △ABC为锐角三角形.
例5 [2019·贵州遵义四中高一检测]已知在△ABC中,tan Atan B>1,判断△ABC的形状.
三角形中的两角和与差
在△ABC中,因为A+B+C=π或+=所以各个角的三角函数之间
有着密切的联系,如tan A+ 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可以通过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或者计算某个角的数值.
解题归纳
训练题
2.[2019·江苏南通高三联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若sin Acos B=3sin Bcos A,B=A ,则B= .
B
四 辅助角公式的应用
【解析】 ∵ f(x)= +sin 2x+ -a =2
∴ 当x∈ 时,2x+ ∈ .则当2x+ = ,
即x= 时,f(x)有最大值2+ -a.由2+ -a=2,得a= .
【答案】C
例6 [2019·湖北仙桃高三期末]已知函数f(x)= +sin 2x+ -a在x∈ 上有最大值2,则a= ( )
A. B . C . D .
训练题
函数f(x)=sin x-cos x的递增区间是 .
辅助角公式的作用
1.辅助角公式asin x+bcos x= · sin(x+φ)是逆用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这一变换的重要作用是“化一角一函数”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2.对于形如sin α±cos α, sin α±cos α的三角函数式均可利用特殊值与
特殊角的关系,运用和差角的正、余弦公式化简为含有一个三角函数的
形式.在解法上
充分体现了角的变换和整体思想,在三角函数求值化简的变换过程中,
一定要本着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解题归纳
小结
三组公式
1. 记忆口诀:正余余正符号同
2. 记忆口诀:余余正正符号反
3.= 记忆口诀:切切相加减除以1与两切之积相减加
公式变形
1.
2.
3.=1-
角的常用变换
1. 2.=
3. 4.
5. = 6. =
7. 8.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