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机会,师生同乐,共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水平二快速跑的教学,是在水平一走和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中结合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能。通过教学,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锻炼兴趣,激发他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在实践中。因 此,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迪、导疑、创新为主 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反复学练的过程中,掌握浅易的知识,学会简单的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所以我把本单元分为 4 个课次来完成,让学生从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高抬腿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M 全程跑等四个过程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对快速跑能力的提高。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为薄弱,侧重于感性。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性以及模仿能力强且好学的心理特征,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加强对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个别辅导),另一方面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作展示,让其余学生观察,以提高动作质量。通过表扬、榜样、直观示范、实践及比赛等方法进行教学,并采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动作质量,同时结合运动保健,关注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 养,以达到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四、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通过跑的专门练习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跑的能力,改进跑的姿势,发展腿部力量。
3、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合作学习的学习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提高跑的能力,改进跑的姿势,发展腿部力量。
培养互相协作、合作学习的学习品质。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次——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快速跑的概念,使学生在运动中掌握快速反应的能力。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课的开始,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先有一个起跑的概念,再从中导入各种突发信号跑的动作及要求。接着让学生在老师发出的信号下尝试做各种突发信号起跑的方法和姿势。之后让学生练习几次,教师有目的地请出动作完成情况不同的几个同学上来演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教师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并有的放矢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让学生再次进行练习,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按不同信号做不同姿势与方向起跑 5——10 米。
第二课次——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之间通过(1)原地高抬腿踏步。(2)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膝盖触同伴手掌。(3)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脚背触同伴手掌(4)原地高抬腿跑,膝触同伴手掌(结合合作展示).(5)原地听节高抬腿跑(6)原地高抬腿跑(结合分组展示)(7)原地高抬腿跑接 10-20 米加速跑的练习,达到本课的要求。游戏的设计起了个巩固的作用,并为下一次课做铺垫。
第三课次——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起跑姿势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逐一起跑姿势的尝试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出最快的一种起跑姿势,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对技术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过程中,由学生两人一组的尝试学习,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并在巡视观察中指导“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第四课次——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动手、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中学习。根据课堂设计的思路要求把本环节设为五部分:a.直线跑练习;b.跳过“小河”跑的练习;c.钻“山洞”跑的练习d.学生代表展示;e.“勇敢者”之路。(竞赛)接着运用游戏“播种抢收”把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
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各项目与游戏紧密结合的形式对每项技术动作进行教授,同时通过尝试——质疑——解难——学练的步骤,鼓励并启发学生亲身去尝试学习快速跑的每个动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挑战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效果预计
本单元教学练习强度:预计本课的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60 次/分左右,平均心率 120 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 40%。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散点的教学的多,可能会出现安全的问题,教师应要组织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大腿抬不高(曲小腿),二是重心提不高(坐着跑)的现象。对于这些情况,教学应尽量鼓励,并通过动作语言或在在斜坡上做高抬腿跑的练习来激励学生,让他增强自信,展示自我。
3、起跑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抢跑的现象及会有同手同脚的状况。教师应及时的纠正和多次的发令,让其提高准确性。
4、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站位不明确的现象,教师在讲解时力求讲到位。九、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录音机一台、小排球 2 个、呼啦圈 4 个、接力棒 4 根、小红
旗 1 面、
《高抬腿跑》课时设计
教学内容 1、高抬腿跑 2、游戏:大鱼网 重点:掌握跑的专项练习手段以及跑的正确姿势。难点:抬腿送髋,蹬地充分,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高抬腿跑,初步学会这一跑的专项练习手段。 2、技能目标: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改进跑的技术、发展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与时间
1、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徒手操活动 3、小游戏活动 4、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注意力集中,各关节活动到位
开始热身部分 2 、宣布本课任务。 3、徒手操 8 分钟 4×8 拍
4、小游戏:点鼻
学习提高部分 1 、原地高抬腿跑: 2、行进间高抬腿跑 3、快速跑 1、讲授并示范动作 2、组织学练 (1)原地高抬腿踏步 (2).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膝触同伴手掌 (3).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脚背触同伴手掌 (4).原地高抬腿跑膝触同伴手掌(结合合作展示) (5).原地听节奏高抬腿跑 原地高抬腿跑(结合分组展示) 原地高抬腿跑接 10-20 米加速跑的练习 3、及时讲评 要求:跑直线,蹬地充分,动作协调,摆臂有 2-3 次 18 分钟
力。
组织形式
×××××
××××× →
○○○○○
○○○○○
游戏:《大鱼网》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分小组进行游戏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 4、教师及时点评游戏活动情况要求: 运用快速跑技术,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关心与帮助,,同时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组织形式:
方法:从学生中
选出 2-3 人做
“网”,其余学生
做“鱼”分散在场
内。游戏开始由
组成“网”的学生
拉手围捕“鱼”;
被围住者便参加
“网”,手拉手围 捕其他的“鱼”, 8 分钟
当把全部的“鱼”
捕完,游戏结束。
规则:
1、做“鱼”的学
生不能跑出场外
2、“鱼”被围住就
算被捉,不能冲
破网
恢复整理部分 1、师生一起在《小燕子》的音乐伴奏下进行
放松练习。
1、组织放松练习 2、小结讲评 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2、教师对本堂课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 3、宣布下课 要求: 动作尽量放松,评价积极组织形式:散点式 6 分钟
场地器材 录音机 1 台、小红旗 4 面 运动强度与练习密度 强度中等,练习密度为 40%
预计心率 最高心率为 145—155 次/分左右,平均心率 120 次/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