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10: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目录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
其它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1.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表格等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树立起正确的时空观念。
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旧 航 路
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概念阐释: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一 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商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的一切物品。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1)对比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西欧各国庄园制度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根本原因:
材料三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秦海(中国南海)中:“…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记》
(3)依据材料,分析《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的描述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马可 波罗行记》激起了多个阶级、阶层到东方和未知海外实现发财梦(寻找金银和贵重商品——“寻金热”)。
社会根源:
材料二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 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思想根源:
马可·波罗(1254—1342)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丁香、胡椒、肉桂、肉豆蔻、姜、辣椒等来自东方物产的总称)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4)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出现了什么问题 造成了什么影响
东西方陆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不畅导致商业危机(商路危机)
西欧国家急于从海上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直接原因:
奥斯曼
帝国
材料五 材料1:(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教主义。凡有人类的地方都应该有基督教,异教徒必须皈依基督教,否则便应该为基督教徒所奴役。西欧人希望通过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
(5)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通过对外扩张传播基督教
精神动力:
哥伦布登陆图
▼立十字架,给土著洗礼
(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造船技术进步
(多桅船的制造)
2、航海水平发展
(罗盘针的传入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
星 盘
航海图是地图的一种,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要工具。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欧洲的航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指南针,不仅容易测定船只方位,而且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 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使远洋航海成为可能。右图为现存最古老的新型航海图。
3、地理知识提高
(“地圆说”、季风、洋流等)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4、西欧人的航海经验
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客观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 “地圆说”的流行,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的丰富知识;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冒险活动
▲哥伦布向西班牙国王展示航海成果
材料1:哥伦布来到西班牙朝廷,起先遭到拒绝,但在哥伦布所描绘的新航路开辟后的前景的劝说下,最后赢得了伊萨贝拉女王的支持。
材料2:达·伽马出生与葡萄牙一个贵族家庭,受到1492年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刺激,葡萄牙王室决心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7年7月,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达·伽马船队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葡萄牙和西班牙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较早建立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为了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对外殖民扩张。
主观条件
1、经济根源: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
2、社会根源:《马可 · 波罗行纪》的鼓动和“寻金热”的出现。
3、直接原因:东西方陆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不畅导致商业危机(商路危机)西欧国家急于从海上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4、思想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5、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客观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 “地圆说”的流行,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的丰富知识;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2)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看下图总结主要航线和开辟者。
二、新航路开辟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西
四个人物
迪亚士、达·伽马
哥伦布、麦哲伦
欧洲
哥伦布
哥伦布是毁誉参半的独门侠客 —敢往大西洋腹地深入前进
麦哲伦
迪亚士
迪亚士是功败垂成的悲情英雄——最终怯于好望角狂风怒号中
达 · 伽马
达·伽马是修成正果的无畏勇士
——最先开辟了欧非亚航线
葡萄牙
西班牙
麦哲伦是无坚不摧的异乡孤魂
—环球航行死于菲律宾群岛
1492年10月到达美洲前,船员发动叛乱,甚至有人威胁要把哥伦布丢进大海。
达·伽马船队,出发160人,生还者54人。
1500年5月,迪亚士再次经过好望角,大风暴摧毁4艘船,船员全部遇难,包括迪亚士。
麦哲伦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下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
大航海时代,船员的平均死亡率高达67%
航海日志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世界地图:以航海家名
字命名的地方:
1.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
3.哈得孙海峡
4.哈得孙湾
5.塔斯曼海
6.塔斯马尼亚岛
......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其他航路的开辟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______________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 开辟了 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北冰洋
拉布拉多半岛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合恩角
澳大利亚
思考:与西葡两国相比,这些航路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出现这样特征的原因意义何在?
特征:在航行方向上侧重于南北方向,并向人际罕至的高纬度和南半球探索,探索的地理意义明显增强。
原因:为了发展海上贸易,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亚洲的更多航路。
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都建立了直接联系。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世界影响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欧洲影响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思想影响
亚非拉影响
客观上亚非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巨大的灾难
世界的初变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有何不同?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背景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影响 消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积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造成中西航海命运差异巨大的根源:经济基础不同
教材38页“问题探究”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尝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并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孤立的封闭状态,而是世界各地逐渐交往联系在一起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形成的作用: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封闭隔绝状态,使得世界各地开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