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08:3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论语》十二章
难点名称:理解《<论语>十二章》所蕴含的
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论语




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礼记 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学习方法)
知识讲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孔子无常师,从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优点。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只要抱定“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从中得到提高。(学习态度)
知识讲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
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逝者”可以是消逝的时光,也可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变迁如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孔子的感喟,自然也包括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
知识讲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所以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这是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同学们,七年级是个新的起点,从今天起,大家为自己树立一个志向,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知识讲解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 )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政治家、(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 )”,“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礼》《 》《易》《春秋》。


儒家
仁义
思想家
教育家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 散文集,和《大学》、《 》、《 》并称为“四书”。“五经”:《 》、《尚书》、《礼记》、《周易》、《 》五部作品。
语录体
中庸
孟子
诗经
春秋
课堂
练习
三军:指军队。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夺:改变。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
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川上:河边。川,河流。
课堂
练习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中的语录,养成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可以影响我们一生的。儒家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曾说:“志当存高远,”在《论语》中找寻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论语》中悟孔子和弟子的关系,学习为人之道,和人相处之道;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在 《论语》中养成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态度。《论语》还可以教给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法宝,如诚信,珍惜时间,过简单平淡的生活……我们一起学习经典,传承文化,将古代先贤哲人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