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共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共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08: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把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把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学生集体背诵《论语》第一、二、三章内容,检测背诵情况。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前三章讲述的内容分别是学习方法、为人处事、道德修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五、六章,了解它们所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诵读感受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试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揣摩朗读节奏。
范读:学生听朗读录音,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子 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子 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子 曰:“贤 哉,回 也!一 箪 食,一 瓢 饮,在 陋巷,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贤 哉,回 也!”
研读探究
分组讨论,翻译句子,提出质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第四章主要讲了哪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学习方法,强调要温故知新。
②第五章主要讲了哪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③第六章主要讲了哪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道德修养,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拓展延伸
(一)《论语》的影响
1.国内首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新书《习近平用典》在京首发。该书收录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进行解读、释义。编辑组发现习总书记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儒学经典《论语》。
论语 时间 事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12年12月5日 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3年3月1日 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013年3月19日 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学习中华礼仪
1.观看视频《中华礼仪之美·见面行礼》。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情境表演。
五、课堂小结
各抒己见:(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发言)
学习了《论语》第四、五、六章,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你认为学习《论语》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师进行总结:
学习这三章的内容我们不仅认识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而且还知道了独立思考和学思结合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温故而知新,学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知识。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论语》第四、五、六章;
2.预习《论语》第七至第九章。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为人处事 道德修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