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0 17: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单元测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刀俎(zǔ) 麾兵(huī) 老躄(bì) 衣疮(yì)
B.参乘(chéng) 壶飨(sūn) 覆校(jiào) 釜鬲(lì)
C.间行(jiàn) 勍敌(qíng) 击柝(chè) 注槊(shuò)
D.鲰生(zōu) 怃然(wǔ) 封识(shí) 晡食(bū)
答案:A
提示:B项中“乘”应读“shèng”;C项中“柝”应读“tuò”;D项中“识”应读“zhì”。
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瞋目 蹈籍 潸然流涕 人为刀俎
B.无赖 肆志 秋毫无犯 风生鹤唳
C.姁姁 弑君 劳苦功高 乘胜追击
D.弓驽 嗣书 项庄舞剑 草行露宿
答案:C
提示:A项中“籍”应为“藉”,B项中“生”应为“声”,D项中“驽”应为“弩”。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帅众五万屯于洛涧21世纪教育网
C.反队 D.以货窜名军伍中
答案:D
提示:“蚤”通“早”;“帅”通“率”,率领;“队”通“坠”。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B.独慕容垂、姚苌和良家子劝之 劝:动词,劝说。
C.太尉尽辞去 辞:动词,辞退。
D.而不获间 间:名词,机会。
答案:B
提示:“劝”在这里是动词,“鼓动”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为”字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B.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
C.以为强弱异势
D.为晋兵所杀
答案:D
提示:D项中“为”是介词“被”的意思,其他三项都是动词。
6.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C.又以其间伐晋也 D.纵士卒无赖
答案:C
提示:“非常”古义是“意外的变故”,今义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是“到某个地方”;“无赖”古义是“为非作歹”,今义是“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公鞭侍人贾举 B.道芷阳间行
C.手注善药 D.吾得兄事之
答案:A
提示:“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手”,名词用作状语,“亲手”。
8.下列句子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大王来何操
B.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C.欲谁归罪
D.君死,安归
答案:B
提示:B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宾语前置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1世纪教育网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眦尽裂 目眦:眼睛。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跪直身子。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西向:西边。
10.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则与之斗卮酒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窃为大王之不取也 臣为韩王送沛公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刑人如恐不胜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头发上指 D.道芷阳间行
12.下列对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德的心理。
C.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D.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答案:9.C
提示:A项应为眼眶;B项,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项,面向西。
10.A
提示:“与”为“给”;第一个“为”为“认为”,第二个“为”为介词“替”。
11.C
提示:A项,“刑”,名词作动词,“处罚”;B项,“王”,名词作动词,“称王”;D项,“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12.A
提示:B项,为刘邦解脱;C项,表现樊哙的勇猛及大无畏精神;D项,还未消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李诚之字茂钦,婺州东阳人。受学吕祖谦。乡举第一。起为江西转运司干办。使称提会子(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第其物力高下输钱以敛之,诚之以为忧。使者不悦曰:“商君之令,犹能必行,今乃龃龉如此。”诚之愀然曰:“使君儒者,而欲效商君之所为乎?”遂辞去。使者逊谢,罢令而后止。
改通判常州,知郢州。知金人必败盟,大修边防战攻守御之具。移知蕲州。蕲自南渡以来,未尝被兵,诚之曰:“备御无素,长驱而来,将若之何?”相视城壁而增益之,备楼橹,筑羊马墙,教阅厢禁民兵,激之以赏,积粟四万。先是,酒库月解钱四百五十千以献守,诚之一无所受,寄诸公帑,以助兵食。
嘉定十四年二月,金人犯淮南。时诚之已逾满,代者不至,欲先遣其孥妇,闻难作而止。喟然谓其僚曰:“吾以书生再任边垒,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独欠一死尔。当与同僚戮力以守,不济则以死继之。”乃选丁壮分布城守,募死士迎击,遇于横槎桥,大破之。居数日,金人拥众临沙河,欲渡,又破之。明日,金兵大至,决湟水,焚战楼,又拒退之。明日,金移兵要冲,为必渡计,蕲兵直前奋去,杀其酋帅。金人虽屡挫,然谋益巧,攻益力。未几,傅城下,围之数重,遂燔木栅。诚之出兵御之,又杀其将卒数十人,夺所佩印。料敌应变若熟知兵者,金人卒不得志。
会黄州失守,并兵为一,凡十余万。池阳、合肥援兵败走,诚之激厉将士,勉以忠义。城陷,率兵巷战,杀伤相当。子士允力战死,诚之引剑将自刭,呼其孥曰:“城已破,汝等宜速死,无辱!”妻许及妇若孙皆赴水死。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为江西转运司干办 起:起用。
B.第其物力高下 第:按……等次。
C.使者逊谢 逊:谦逊。
D.备御无素 素:向来,一向。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相视城壁而增益之 B.当与同僚戮力以守
C.明日,金移兵要冲 D.料敌应变若熟知兵者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诚之才干的一组是( )
①诚之以为忧 ②知金人必败盟 ③备楼橹,筑羊马墙,教阅厢禁民兵 ④寄诸公帑,以助兵食 ⑤料敌应变若熟知兵者 ⑥汝等宜速死,无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21世纪教育网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李诚之能为百姓着想,反对横征暴敛。当转运使借口发行会子向百姓敛钱时,他以辞职进行抗争,迫使其改变了主意。
B.李诚之在担任蕲州知州时,预计到金国会破坏盟约,便大修攻守战具,增城墙,练兵民,积钱粮,进行充分的抗敌准备。
C.当金人南犯时,李诚之在蕲州已经任满,但接替他任职的人没有到,他自觉地担当起守土抗敌的责任,并下了必死的决心。
D.面对敌人的进攻,李诚之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抵抗,多次打败敌人,杀其酋帅。在形势危急时,他激励将士为国尽忠,最后全家殉节,十分壮烈。
答案:13.C21世纪教育网
提示:逊,文中意为羞愧。
14.A
提示:“相视”文中意为“察看”,现指“互相注视”。
15.C
提示:A项,前者为连词,后者为介词;B项,前者为“竟然”,后者为“于是”;D项,前者为“以及”,后者为“如、像”。
16.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提示:①为爱民,④为廉洁,⑥为忠贞。
17.B
提示:“知金人必败盟”当是在郢州时。
18.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作修改,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答案:把“青山绿水”改为“山青水绿”或“山清水秀”。
提示:本题意在引导我们认识对偶修辞手法的特点。对联通常是严格的对偶句,拟写时主要应该注意结构相同或相近;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一致,词义相同或相对。从前的对联,往往还要重视平仄相对,但这一点现在一般不作要求。原句中“青山”和“绿水”都是偏正关系,“日暖”和“泥融”则是主谓关系,所以“对得不工整”。把“青山绿水”改为“山青水绿”或“山清水秀”,变成了主谓关系,就对得工整了。
19.用两个比喻句改写加点的句子,做到既贴切又生动形象。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很艳丽,很夺目。
示例: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提示: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方法的使用。“很艳丽”和“很夺目”是“乍开的花儿”的特点,我们只要选取具有这种特点的喻体组成比喻句就可以了。
20.《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格调清新,旋律优美,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请你任选一至两个角度,评论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注意:要有观点,有分析,不用面面俱到。500字左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附歌词全文: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我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提示:本题可以选取评论的角度很多。比如可以从思想内容充实、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挚方面,也可以从结构的重章叠唱、反复咏叹方面;可以从歌词的音韵和谐、旋律优美方面,也可以从语言的质朴自然、生动感人方面,等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