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测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 并蒂莲(tí) 屡见不鲜(xiān) 强词夺理(qiǎng)
B.桎梏(gào) 抹桌子(mā) 泉水淙淙(cóng) 疾风劲草(jìng)
C.提防(dī) 翘首(qiáo) 间不容发(jiān) 量体裁衣(liàng)
D.碑帖(tiè) 摒弃(bìn) 万马齐喑(yīn) 魂不守舍(shè)
答案:C
提示:A项,“蒂”应读“dì”;B项,“梏”应读“gù”;D项“摒”应读“bì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果腹 杀手锏 见风驶舵 兵慌马乱
B.合龙 掉书袋 大气晚成 呕心沥血
C.必竟 座右铭 信马由缰 迷天大谎
D.安详 林阴路 长年累月 戴罪立功
答案:D
提示:A项,“驶”应为“使”,“慌”应为“荒”;B项,“气”应为“器”;C项,“必”应为“毕”,“迷”应为“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朋友的眼球。
B.多哈亚运会足球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国奥队在缺少一人的情况下苦战120分钟,战平伊朗队。但在接下来的点球大战中功败垂成,以7∶8负于对手。
C.上千名莘莘学子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
D.据报道,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遭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为此,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答案:B21世纪教育网
提示:A项,“回马枪”比喻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突然袭击,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项,“莘莘学子”不能受“上千名”修饰。D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琢,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B.鲁智深和李逵都是粗豪之人,请你比较一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李逵负荆》两篇文章,看看两人的言语和举动有什么不同?
C.乐府最初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词》。
D.“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答案:A
提示:B项中“两人的言语和举动有什么不同”是做“看看”的宾语,不是疑问语气,句末应用句号。C项中“乐府诗”和“乐府歌词”是民歌的称谓,不是书,应该把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中“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是动词短语的并列,中间的顿号应改成逗号。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21世纪教育网
B.加入湖南卫视后,黄健翔主持新栏目《名声大震》,开场白说得干巴巴的,丝毫不像他主持体育节目那样游刃有余。
C.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D.西部人的生存状态,西部的雪原,西部的森林,西部的草原,西部的沙漠,西部的矿山,这一切都给长江、黄河带来了什么影响?换言之,东部的高速发展,究竟给西部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答案:B
提示:A项,“职责……不是执法机构”属于主宾不搭配,“擅自”的主语不明。C项,成分残缺,“牢记”缺宾语,可以在“预防”后加上“……的要求”。D项,表意不明,上文是问“什么”影响,“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具体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到几年,包豪斯崛起,由格罗皮厄斯、密斯·凡德罗等人领导的国际样式注入布杂艺术传统精神的课程中,将建筑从古典带入现代。可惜思成已经毕业了。在30年代和40年代,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然而,对一个注定要走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建筑学家来说,布杂艺术所提供的训练,对他今后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思成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作业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典型的习作,是以适当的风格完成一座未完成的教堂设计;以原历史背景重新设计凯旋门,但又不能背离当时的环境;或修复毁损的建筑物。另外,他在展览会上看到获罗马奖的学生作品,按比例缩小的罗马建筑图样,对他也很有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后一年,思成开始全面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比较草图、平面图、立面以及建筑特色入手,追溯建筑的变迁。这种训练极其重要。虽然我们不曾看到他绘制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图,但我们却有他后来十五年间制作的、关于中国建筑演化史的一批重要摹拟图。他高超的制图本领,帮他顺利完成这些作业,加上他一直对绘画很拿手,所以更不成问题。
在思成的大学时代,他的才能可由两枚设计金奖及其他奖励得到证实。尽管如此,有时候他还是感到不满足,写信告诉了他父亲。梁启超的忠告是:“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我听见倒很喜欢。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引自梁启超《年谱》)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念书期间,徽因乍闻挚爱的父亲猝然去世的消息,心如刀割。林长民担任郭松龄将军的幕僚,1929年,郭在北京倒戈张作霖时,林长民到东北避风头被流弹击中丧命,时年四十九岁。他的挚友梁启超负责把这噩耗通知徽因,他写了一连串的信,开始时只写一些谣言和担心,最后则证实他的死亡。在信中他告诉他们,现在必须意识到,今后的一切计划都将受到影响。林长民的二姨太带着孩子回福建老家,而徽因生母的余生将靠思成,因此思成必须很快找到工作。从这时起,父亲更多考虑的是思成的未来,尤其是找寻一份好工作。
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他在2月拿到建筑学士的学位,7月得到硕士学位。她在2月以高分得到美术学士的学位,四年学业三年完成。而这年夏天,克雷请他们当助手,这是对他们的最大鼓励。
(选自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6.文章最后一段写道:“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他在2月拿到建筑学士的学位,7月得到硕士学位。”请从文中总结出梁思成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7.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在30年代和40年代,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21世纪教育网
(2)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8.文中说林徽因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挚友梁启超负责把这噩耗通知徽因,他写了一连串的信,开始时只写一些谣言和担心,最后则证实他的死亡”。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父亲的死讯?
答案:6.两方面原因。一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学校内广泛涉猎并多方面接触社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二是父亲的鼓励和开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好强的梁思成觉得与自己的理想还有较大的距离,所以有些灰心。梁启超及时给予开导,纠正了他不正确的思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1)学习无止境,说明了梁思成求学的精神。
(2)梁启超引用曾国藩的话,意在告诉儿子,做学问也要有淡泊宁静的品质,也要有享受寂寞的思想准备。21世纪教育网
8.表现出梁启超对林徽因的体贴、爱护和关心,怕她一下子经受不住打击,所以在信中慢慢透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①然后,我就作出判断,既然一个羸弱的妇人能在三小时内扫完整条街,那么一个壮汉也许在一小时内就可完成。这里我要说明,在这条狭窄的街上,中间有一条沟比在街两边各有一条沟要便利一些。雨天,落在街面上的雨水会从两边汇集到路中央,在那里形成强大的水流冲力,足以将留在沟里的泥土冲净;但如果分成两条沟,汇聚的水量就不足以将泥土冲刷掉,只能使泥土成为更稀的泥浆。这样,车轮和马蹄将泥浆溅起落在人行道上,弄得满地肮脏滑溜,有时甚至把泥浆溅到行人身上。我就向这位善良的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②“为了更有成效地清扫街道,保持伦敦和威斯敏斯特街道的干净,建议同一些守更人签下合同,晴天清扫街上泥土,雨天将积土刮掉,每人包干几条街道和附近小巷,为此目的,要准备扫帚和其他工具给他们,由他们在一定的地段保管好,以便他们雇用穷人洒扫之用。
③“在干旱的夏季,应当在商店和住户开门前,每隔一段距离将垃圾堆积起来,然后由清运工用封闭车将垃圾运走。
④“泥土铲积起来后,不能让车轮和马蹄碾踏,以免又摊散开来,但是给清扫工配用的清运车不能高高地置于轮子之上,而应低低地置于有滑轮的底盘上。底盘呈格子状,上覆稻草,这样,泥土就漏不下来了,泥浆中的水分则渗漏下来,车身就变轻了。水分是车载重的主要分量。这些马车应放在离堆积的泥土有适当距离的地方,泥土用手推车送来,运泥的车停在原处等水分沥干,再由马车把它们拉走。”21世纪教育网
⑤后来,我怀疑这项建议的后半部分是否可行,因为有的街道很窄,要选一个不碍事的位置给沥水车停放还真是困难不小。但我仍然认为建议的前半部分,即要求在商店开门之前将垃圾清扫并运走,这在夏季是行得通的,因为夏季白天很长。有一次,早晨七点钟,我在河滨街和舰队街散步,看到虽然太阳已出来了三个小时,天光已然大亮,却没有一家商店开门营业。伦敦的居民宁愿生活在烛光下,却在日光中睡大觉,还抱怨蜡烛税太高,油烛价格太贵,这多少有些荒唐。
⑥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琐碎的事不值得关心或提及,但是,如果起风时,灰尘吹进一个人眼里或飘落进一家商店里,他们认为这还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话,当这类事情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城市,并反复出现,这件事就变得重要而有意义了,这时,他们就不会过分指责那些对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比较重视的人了。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因此,假如你教会一个年轻人自己刮胡子,并将剃刀好好保养的话,比你给他上千金币更能给他带来幸福。钱很快会用光,留下的仅仅是对愚蠢消费的懊悔。但如果他学会了自己刮胡子,他就不用经常地等待理发师帮他刮胡子,避免了理发师的那双有时脏兮兮的手,难以容忍的喘息和迟钝的刀片。他可以在自己家里在最方便的时候刮胡子,每天享受刮胡用具带来的快乐。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不揣冒昧地写下了前面数页纸,希望它能给我喜爱的这座城市提供有益的启示(我在这座城市非常幸福地生活了多年),也许能对美洲其他一些地区也提供一些启示。
(选自《富兰克林自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前5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叙写自己向博士提的建议,这是个什么建议?请用一个短句概括。(不超过10字)
10.找出第6段的中心句。
11.文末作者写道:“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不揣冒昧地写下了前面数页纸。”“这些思想”指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9.清扫伦敦街道的方案。
10.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
11.从细小事做起,每天享受幸福。
12.根据要求,发挥想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拟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角度合适,语言简明,富有文采。(从以下3题中任选2题,在10—20个字之间)
(1)(从学生角度)展现青少年的精神风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社会角度)表现对和谐社会的热情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角度)表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从我做起,青少年要做建设和谐社会的急先锋!
(2)人民需要小康,社会需要和谐!
(3)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切合,角度得当,语言连贯,合乎标语的要求,不超字数,即可得分。
13.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下面划上横线,并标出序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选出五处进行修改。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
答案:这篇报道有7处错误,错误情况及修改如下:(1)“到会的15名与会者”有赘余的毛病,保留“到会的”就应将“与会者”改为“共青团员”或“同学”;保留“与会者”就要去掉“到会的”。(2)“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中”,“为……”这一介宾结构中缺中心语“作贡献”,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3)“当说话做事前”的“当”字赘余,如要保留这样的结构,应是“在……前”。(4)“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搭配不当,与“提高”搭配的,应是“认识”,与“意识”搭配的应为“加强、强化、树立”等。(5)“不把这一点重视好”不合词语搭配的习惯,可改为“不重视这一点”或“对这一点不重视”,如要保留原有句子,则可改为“不把这一点重视起来”。(6)“不尽人意”是“不尽如人意”的误用,“尽如人意”是完全符合人的心意的意思,“不尽人意”语意不通。(7)“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对……改进”一句中,分号误用,应改为逗号。
14.揣摩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礼物的贵重,大致有两种体现吧:一种是货币的价值,一种是情感的价值。货币价值较高的礼物,不一定都有珍贵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当你________________饱暖富贵的时候,有人飨你以盛宴,赠你以锦裘。我想,你一定觉得前者更珍贵吧。
答案:情感价值丰盈的礼物,无法用商贾的眼光来估量 处于饥寒的困境之中,有人饭你以粝食,送你以粗衣
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你搜寻熟悉的乡贤,看看他们的成长和你熟悉的土地有什么关系,并以“人与乡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从题干的要求来看,似应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当然也包括传记。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一个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学习传记的写法,如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有适当的议论和恰当的抒情。总之,人物要丰满,主题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