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回忆(节选))》精读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 我的回忆(节选))》精读检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3: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必修2精读检测(1 我的回忆(节选))高手支招⑥精读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皈依(guī) 宽恕(shù) 捕捉(bǔ) 阐明(chǎn)
B.缔造(dì) 草拟(nǐ) 募集(mù) 遣散(qiǎn)
C.薪饷(xiǎng) 劫掠(lüè) 胡髭(cī) 煽动(shān)
D.扰攘(rǎo rǎng) 憎恨(zēng) 踝骨(huái) 角色(jué)
答案:C
提示:“髭”应读“zī”。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蹚水 狡猾 矫首 茕茕孑立
B.倾压 黯淡 磨蹭 昂首阔步
C.干燥 流泻 端祥 安然无恙
D.娇嗔 招骋 蠕动 耳濡目染
答案:A21世纪教育网
提示:B项,“压”应为“轧”;C项,“祥”应为“详”;D项,“骋”应为“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不同的只是,由于我父亲_________基督教并任职于伦敦布道会,我有较多的机会和广州的英美传教士接触。
(2)随后我到了旧金山,并在美国各地进行一种凯旋式的旅行,_________听到消息说,驻华盛顿的中国公使正千方百计地要绑架我,将我解回中国。
(3)简单说来,就是要攻占广州城,并且坚持到我们的请愿被接纳,我们的冤情得到_________,新征的捐税被取消。
A.皈依 或者 雪耻 B.归属 间或 雪耻
C.归属 或者 昭雪 D.皈依 间或 昭雪
答案:D21世纪教育网
提示:“皈依”,佛教语,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后泛指虔诚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间或”,偶然,有时候; “或者”,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昭雪”,洗清冤屈、诬枉;“雪耻”,洗除掉耻辱。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消息说,霍金在北京的公开演讲数千张票一时洛阳纸贵,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以100多元一套的高价在京城各大书店“卖疯了”。
B.当我回到国内,发现一切都处于扰攘不安的状态。
C.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却突然来了一声晴天霹雳。
D.他们知道我的所有事迹,也知道清政府正悬重赏购求那个臭名昭著的“孙文”的首级。
答案:A
提示:“洛阳纸贵”语出《晋书左思传》:“思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写成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形容文章写得好,传抄的人很多。后比喻著作名贵,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这时,我在澳门为谋求行医生涯而作出种种努力,不得不取下招牌,将开业地点迁到了广州。
B.接着是一场长时间的争论,我将我的观点以及成千上万想法与我相同的人们的观点,阐明得不厌其烦。
C.但有的时候,却有一大笔盛情难却的捐款交给我随意支配,因为在美国,有些侨胞很富裕、慷慨而且爱国。
D.我得承认,这种情况使我受惠不浅,不然的话,在许多危险关头我是难以不易逃脱的。
答案:C
提示:A项,“在”后应有照应的词,可在“努力”后加“……之后”。B项,“阐明得不厌其烦”应改为“不厌其烦地加以阐明”。D项,“难以”“不易”重复,可删除一个。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能够讲出许多有关悬赏我的首级的故事。说来令人感慨,在所有谋算我的人们中间,竟再没有人像上面所说的那一位。有些人千方百计想要得到这笔赏金,但总是我的朋友们救了我。有一次,我被藏在一间屋子里,有六个星期不曾离开房门一步。又有一次,我在广州郊区的一间小屋里和一个渔民住在一起,人家告诉我,有两名士兵奉命埋伏在附近的小树林里,只要一看见我就开枪射击。他们要我小心,让我在小屋里躲了两天。后来,听说那两个士兵自己被打死了。
但是我最不寻常的经历,也许要算在广州有两名年青官吏亲自来捕捉我的那一次。在一个夜晚,我只穿一件衬衣,在屋子里阅读文件。那两人推门进来,让带来的十几名士兵留在外边。当我见到他们时,就镇定地拿起一本经书,高声朗读起来。他们静听片刻,其中一人便开口问我一个问题,我回答后,他们又问了些别的。接着是一场长时间的争论,我将我的观点以及成千上万想法与我相同的人们的观点,不厌其烦地加以阐明。两小时以后,那两人走了。我听得他们在街上说:“这不是我们所要抓的人,他是一个好人,致力于行医。”
据说,索购我的首级的赏格曾提高到七十万两(即十万英镑)。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问我为什么竟然在伦敦随意走动而不加戒备。我的回答是,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因为已经有许多人可以接替我的位置。十年前,如果我被暗杀,或者被解回中国处决,事业就会遭到危害。但现在,我付出多年努力所缔造的组织已经很完善了。
6.开头“我能够讲出许多有关悬赏我的首级的故事”一句有什么作用?
7.请谈一谈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8.孙中山先生屡次逃亡,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去完成自己的伟大事业,但最后却说:“我的回答是,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因为已经有许多人可以接替我的位置。”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6.指出本段要写的中心内容,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7.明指孙中山的职业,实际上指他从事的救民于水火中的推翻帝制、寻求民主道路的思想及行动。两个清政府的官吏称他为“好人”,即表现出对孙中山思想的认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不矛盾。作者在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使这种思想在国民中的影响逐渐扩大,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者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当他看到革命者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因为自己既逃学,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较远的庙里。到了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都只好用耳朵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来去学校我得拿一个书篮。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得背诵。分量相当沉重。逃学时还把书篮挂到手肘上,这就未免太蠢了一点。凡这么办的可以说是不聪明的孩子。许多这种小孩子,因为逃学到各处去,人家一见就认得出,上年纪一点的人见到时就会说:“逃学的,赶快跑回家挨打去,不要在这里玩。”若无书篮可不会受这种教训。因此我们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把书篮寄存到一个土地庙里去。那地方无一个人看管,但谁也用不着担心他的书篮。小孩子对于土地神全不缺少必需的敬畏,都信托这木偶,把书篮好好的藏到神座龛子里去,常常同时有五个或八个,到时却各人把各人的拿走,谁也不会乱动旁人的东西。我把书篮放到那地方去,次数是不能记忆了的,照我想来,次数最多的必定是我。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面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一顿打。在学校得自己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要对孔夫子牌位作一揖,表示忏悔。有时又常常罚跪至一根香时间。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好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剌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山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由于最容易神往到种种屋外东西上去,反而常把处罚的痛苦忘掉,处罚的时间忘掉,直到被唤起以后为止,我就从不曾在被处罚中感觉过小小冤屈。那不是冤屈。我应感谢那种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
家中对这件事自然照例不大明白情形,以为只是教师方面太宽的过失,因此又为我换一个教师。我当然不能在这些变动上有什么异议。这事对我说来,我倒又得感谢我的家中。因为先前那个学校比较近些,虽常常绕道上学,终不是个办法,且因绕道过远,把时间耽误太久时,无可托词。现在的学校可真很远很远了,不必包绕偏街,我便应当经过许多有趣味的地方了。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若从西城走去,在那边就可看到牢狱,大清早若干人带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过去看看那个糜碎了的尸体,或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会。若还有野狗在那里争夺,就预先拾了许多石头放在书篮里,随手一一向野狗抛掷,不再过去,只远远的看看,就走开了。21世纪教育网
(选自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9.节选文字主要是写自己小时候逃学时的见闻,但从字里行间却看不出得到教训的意味,倒是有许多自豪感,为什么?
10.文中有一节对 “杀人处”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幼年沈从文怎样的心理?当时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形态?
11.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9.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这里的“小书”指课本,“大书”指大自然、大社会。文章写的是自己在逃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本真与快乐,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所以有一种自豪感。
10.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小孩子的好奇。同时,透过这些描绘,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情的冷漠。
11.从结构上来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总结逃跑的收获,一方面又引出下面的描写,写出逃学的快乐。
12.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按后面所设情景写一段话。
班主任甄老师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对学生非常关心,但脾气比较急躁。
(1)请用一句话委婉地向甄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2)同学们对甄老师有些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他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示例:(1)甄老师,您对我们十分负责,非常关心,我们非常感激您,如果您脾气再温和一点,那就更好了。
(2)同学们,甄老师虽然脾气急躁一点,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为我们负责,希望大家理解老师。
13.下面是某酒店的提示语,请你补充完整,并分析其妙处所在。21世纪教育网
你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的经理;
你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满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请告诉你的朋友。
提示:第一句亲切友善,并不只是生硬地说“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到经理处投诉”;第二句含蓄委婉,言下之意为“如果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请你为我们多作宣传”。
14.结合孙中山回忆录中的遭遇和作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努力方面的原因。200字左右。
提示:关于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的原因,历史上早有定论,再通过对孙中山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应该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只从一个方面分析,尤其要结合课文分析。语言应该简练而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