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8 09: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a.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
b.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a.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b.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c.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e.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a.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b.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不亦乐乎(高兴。)
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2.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三)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1.重要字词。
2.重点句子。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一)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传不习乎?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子曰:“贤哉回也……”
(5)饭疏食,饮水……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三、拓展提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勤于复习;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诚实谦虚;
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
坚贞守节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