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
部编版 八年级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2.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3.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4.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
学习目标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澳
门
香港
台
湾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从上图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你向大家介绍台湾和大陆历史上的往来。
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台湾问题的由来
1. 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
2. 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3. 我国对待统一问题的态度怎么样?
材料四: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江泽民
材料二: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一: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两岸局势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徽章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3)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4)九二共识
时间:1992年
内容:海协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意义:海峡两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九二共识
相关史事
(5)汪辜会谈
时间:1993年
地点:新加坡
人物: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内容: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2005年,胡锦涛会见率团访问访大陆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促进了两岸关系新发展。
时间:1993年
地点:新加坡
人物: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内容: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6)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影响: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澳
门
香港
台
湾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一年就有3万多名台胞来大陆探亲。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至2016年底大陆赴台居民累计达1500万人次
(1)人员往来密切
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
等多个空港、海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
(2)经济往来密切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03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02
根据课本72页—73页,归纳两岸关系不断取得进展的表现。
台湾、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
(3)文化往来密切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启示: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三、祖国统一定实现
回来吧!
就缺你一个!
材料一: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 “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他们加紧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这些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
——摘自《国台办》(新华社,2020.5.20)
材料二:台海局势出现新一轮紧张,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企图“倚美谋独”,美国及个别国家有意“以台制华”……正是这些倒行逆施损害了台海和平稳定……。
——摘自《国台办》(新华网,2021.12.20)
根据两则材料思考: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民进党蔡英文
台独势力(内部)
外国势力的干涉(外部)
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企图能够得逞吗?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及台湾“国际研究学会”发布一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支持民进党“抗中保台”政策的比率降到16.1%,支持两岸和平往来的高达77.3%。另外,民调显示36.7%的民众认为美国是在真心支持台湾,46.9%的民众认为美国并不是真心的。发布民调结果的台媒说,台湾多数人民相信大陆才能维持两岸和平的局面。 ——国际在线(2022.3.21)
材料一
今年2月1日,台湾人民共产党在新营区总部,组织数十位党员参加庆祝2022年虎年春节升旗仪式。
此前,在台北西门町街头,就有不少岛内民众高举五星红旗,高喊“打倒台独”的口号,上街抗议蔡英文当局和岛内“独派”。
材料二
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
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展望未来
你认为促进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海峡两岸的交往
1. 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20世纪50年代中期
(3)改革开放后
(4)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2. 两岸关系的变化
(1)走向缓和:1979年
(2)打破隔绝:1987年
(3)达成共识:1992年
(4)不断发展:2005、2008、2015年
课堂小结
1.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
当堂训练
2.“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D
3.《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个代表”
D.政治协商制度
A
4.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政府开始确立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改革开放后
D.21世纪初
B
5.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