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中考备考库,资料全收录
探究表达方式作用及表达效果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中考要点梳理
本文采用了哪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考题形式
答题模式:这句(段)话运用了……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表达、抒发)了……(事件、景物、人物、观点、情感),表达了……(结合主旨分析)
一、记叙
1、定义:记叙是用来叙述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2、作用:
(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交代人物的关系;
(2)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3)在议论文中,概括事实事例,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4)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3、基本要求
(1)人物事件要交代明白;
(2)叙述时要有线索,讲究条理;
(3)根据文章体裁、文章中心,把握叙述的详略。
4、记叙顺序:
(1)顺叙:包括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
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印象深刻。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①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使文章引人入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3)插叙:一般在文章中间,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用: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4)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作用:①使读者恍然大悟;②造成叙事的波澜;③使故事情节完整。
5、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常用代词“我”“我们”等。主要作用是真实性。
作用:①便于直抒胸臆,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
②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③用第一人称“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④“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了文章的始终,推动了情节发展;
⑤通过“我”与XX作对比,衬托/映衬……人物形象;
⑥通过“我”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文章主旨/情感意义)。
(2)第二人称:与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常用代词“你”“你们”等。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被叙述的对象称作“你”;第二种是把读者称作“你”。主要作用是亲切感。
作用:①形成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倾诉)的效果,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服效果更明显;
②有利直接表达强烈深沉的情感,
③便于抒情(强烈的表达了某种情感),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④用“您”较之用“你”,又表达了对XX的尊重。
(3)第三人称: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被称为“全知视角”。常用代词“他”“她”“他们”等。最主要的作用是客观性。
作用:①直接、客观、自由灵活地展现生活,可以更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
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二、描写
1、定义:描写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2、作用:
(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3)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4)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3、描写的分类
(1)按照描写手法分类:
①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③场面描写
④细节描写
(2)按照描写角度分类:
①正面描写
②侧面描写
4、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包括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
(2)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3)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4)心理描写: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包括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幻觉梦境。
(5)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
人物描写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答题模板:运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的人物形象。
5、环境描写
(1)定义:对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心情(感情);衬托人物……形象(性格);
③推进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④暗示社会环境,预示人物命运,揭示文章主题或反映社会生活。
(3)社会环境: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作用:①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或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或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渲染环境气氛,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
6、场面描写
(1)定义: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也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2)作用:①塑造人物形象;②表现(突出)中心;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
7、细节描写
(1)定义: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2)作用:①增强主题的表现力;②表现人物个性;③展现环境景物特征;④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
8、按照描写的角度分类
(1)正面(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
作用:直接写出(表现)人物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
(2)侧面(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和渲染间接描写写作的对象。
作用: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三、抒情
1、定义:抒发和表达作者感情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常用的辅助表达手段。
2、分类
(1)直接抒情: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由于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时的语言往往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2)间接抒情: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一般表现为在叙述、描写中抒情,以及在议论中抒情。
3、作用:
①饱含深情,直抒胸臆;
②表达(抒发)了……的情感;
③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议论
1、定义:议论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议论对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表达方式。
2、分类及作用
(1)用议论引出记叙:在记叙前作者先写出自己的看法,紧接而来的记叙就是对议论的具体说明。
作用:①引出下文;②使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得更鲜明;③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2)夹叙夹议:在叙述过程中同时进行议论,边记叙边就所记叙的事物进行阐明、发挥。在文中,后面的议论常常是前面叙述的自然发展。
作用:①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②揭示所叙事件的意义。
(3)用议论总结记叙:这种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最后部分。
作用:①总结全文;②突出中心;③升华主题。
五、说明
1、定义:用言简意明的文字,直接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
2、作用:将抽象的事物或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详细清楚地交代了……科学准确地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