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文言文阅读整体复习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的普通句式
句式知识概述:大多数现代文语句结构在文言文语句中也是存在的,常见如下表
主-谓结构
主-谓-宾 结构
主-谓-近宾-远宾结构
定-中(名词中心语)结构
状-中(动词中心语)结构
并列结构
介宾结构
赵亦终不予秦璧
两儿齐哭
扁鹊见蔡桓公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尝射于家圃
一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知识概述:
(一)助词判断句
……者……也 ……者…… ……也
【例】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例】兵者,国之大事。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例】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例】夫战,勇气也。
【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例】环村居者皆猎户。
【例】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判断句
判断句知识概述:
(二)副词判断句,“乃”“为”“即”“皆”“本”“诚”“亦”“素”“必”表判断,有时与“也”组合使用;否定词的否定判断。
【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例】梁父即楚将项燕。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例】吴广素爱人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
(三)没有助词和副词,根据语意判断
【例】此教我先威众耳。 【例】此用武之国。 【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二 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介词词组后置)
定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句知识概述
一 感叹句式(语气)的主谓倒装
正常语序的感叹句也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要表达激烈的感情时,则是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例】壮哉,此汉!
感叹句的主谓倒装一般是主谓结构,当谓语还有宾语的时候一般不到装,可以尝试记忆为由形容词作谓语时常见为主谓倒装。
因为倒装的谓语是起到强调,增加感叹的作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真”“太”等来确切表达语气。
感叹句的主谓倒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选择将谓语还原位置去翻译,也可以直接按照倒装语序去翻译。
【例】痛哉,斯言! 【例】小人哉,樊须也!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句知识概述
二 疑问句式(语气)的主谓倒装
正常语序的疑问句也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例】侯生曰:“公子畏死耶?”),要表达心理活动的时候,往往把疑问词前置到主语前,即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例】谁可使者? 【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疑问句的主谓倒装,常见的就是疑问代词前置到主语前边,但不是所有的疑问代词都需要前置:
【例】作亭者谁? 【例】名之者谁?
*选修副本:有些看似主谓倒装而其实不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知识概述
动词在前,宾语在后是常见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句式顺序,但以下情况,需要宾语前置:
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要前置到动词之前
啥是疑问代词?
(二)宾语前置
副本知识-常见的疑问代词
指(问)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可以做疑问句中的主语、宾语(介词的宾语,介宾结构)、定语,疑问句中的宾语或者介词的宾语就要前置。
【例】吾谁与归?
“孰”一般出现在选择疑问句中,前边要有先行词(选择项),一般翻译为“某和某谁怎样”。
【例】孰轻孰重
(二)宾语前置
副本知识-常见的疑问代词
指(问)物的疑问代词:何、胡、奚、曷。
“何”常见作宾语或宾语的定语,前置到谓语动词前,指询问原因、方法、处所。
【例】何陋之有? 【例】大王来何操?
“胡、奚、曷”直接作状语(为什么,怎么)或是作介词的宾语,作介词宾语时候就要前置到介词之前,询问原因、方法、处所。“胡为”“何为”都是做介词宾语(为胡、为何),前置到介词之前。
【例】式微式微,胡不归?
【例】胡为乎中露?
(二)宾语前置
副本知识-常见的疑问代词
指(问)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相当于“在哪里”,可用于反问句,加强语气。主要用作状语。作宾语或作介词宾语,是要前置到谓语或介词之前的。
【例】沛公安在?
【例】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知识概述
二 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1 代词在动词后边作宾语要前置到动词之前
【例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 代词在动词后边作宾语不需要前置
【例】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根据句意判断不需要前置。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知识概述
三 为了强调宾语意思,而把作宾语的词或词组前置,这个时候需要有标志词“之”“是”,作为提宾标志词,表示疑问或否定的时候,一般用“之”,表示语气较为确定的时候,一般用“是”:
1 “之”做宾语前置标志词
【例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例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的何是宾语中心语的状语,是疑问代词引导的短语作宾语在疑问句中要前置到谓语前)
2 “是”
【例】唯利是图
【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知识概述
四 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的词组中,现代汉语是宾语要在介词后(【例】走向胜利,在操场跑步),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却有前置到介词前的现象
1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助记公式:介词+疑问代词(宾) 疑问代词+介词(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问:“何以战?” 【例】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耶?”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2 介词“以”的宾语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要前置到“以”之前:助记公式:以+宾语 宾语+以
【例】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例】夜以继日
(三)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知识概述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一般情况下都遵循的句式是:定语+中心语(定语+主语),以下几种情况则可以判断为定语后置:
1 “者”字结尾,定语后置,省略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助动词“之”,中心词+定语+者
【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例】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2 “者”字结尾,“之”做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不省略“之”,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马之千里者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例】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
“之作标志词”不译or翻译中有“之中”
(三)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知识概述
3 “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数量词作定语后置,中心词+数量词
【例】我持白璧一双
【例】为人五,为窗八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
介词结构后置句知识概述(两种不需要倒装的形式)
介词结构可以作动词的状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介词结构可以作动词的补语,一般放在动词后。
【例】 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
【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
介词结构后置句知识概述
介词结构作动词的状语后置的一些判断规则
1 介词“于”引导的介词词组后置,翻译时位置移动到被修饰的动词之前
当“在”讲
【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当“自”“从”讲
【例】将军率盖州之众出于秦川
当“对”“向”讲
【例】而耻学于师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
介词结构后置句知识概述
介词结构作动词的状语后置的一些判断规则
1 介词“于”引导的介词词组要后置,翻译时位置移动到被修饰的动词之前
当“和”“跟”“同”讲
【例】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当“被”“受”“向”讲
【例】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当“比”讲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
介词结构后置句知识概述
介词结构作动词的状语后置的一些判断规则
2 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
当“把”讲
【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当“拿”“用”讲
【例】蒙辞以军中多务。
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
1 “为”“为……所”表被动关系
【例】始知为人情所患?
2 “为+动词”表被动关系
【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 “于”“被”“见”表被动
【例】帝感(于)其诚(这个例句也可以理解成意念被动句)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表反问
“何……之有”:表反问
“之”宾语前置标志词,“何……”是由疑问代词“何”引导的宾语前置到谓语之前;
“何”本身是宾语的定语;
这个句式表示反问的意思,译为“有什么……呢”。
【例句】何陋之有?
【例句】何罪之有?
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表反问
“不亦……乎”:表反问
“不是……吗?”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表反问
“得无……乎”:表反问,有猜测的意思
“恐怕(莫非)……吧?”
【例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常见固定句式——表反问
“宁……乎”:表反问,强调语气
“难道……吗?”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表疑问
“如……何”“若……何”“奈……何”,疑问语气
“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常见固定句式——表选择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
“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
“(惟)但……耳”
“只不过……罢了”
【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例】但手熟尔 【例】惟手熟尔
常见固定句式——表选择
“所以……”
“……的原因”;“用来……的办法”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THANK YOU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